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以奉节县为例

2021-12-02刘菊芳

广东蚕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帝城奉节县脐橙

刘菊芳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1100)

全域旅游指的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综合管理、整体营销,以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和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融和共享的开发模式[1]。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域旅游”。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强调要突出六项原则、突出融合共享、大力推进“旅游+”,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自此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家战略。

本文以全域旅游概念为指导,深入分析奉节县的特色优势,探究奉节县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改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区域通过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 案例背景

1.1 案例地概况

1.1.1 地理概况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接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属长江三峡库区腹心,长江横贯中部。该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境内长江干流41.5 km,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河流。县域内有白帝城·瞿塘峡、天坑地缝、夔州博物馆等主要旅游景区。

1.1.2 经济发展概况

2018年,奉节县经济发展态势较好。2010—2018年,奉节县GDP逐年增加,平均增速约10%,其中,脐橙总产值占奉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脐橙产业逐渐成为众多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截至2018年,当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874 24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5:33.6:50.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2%、28.4%、61.4%。

1.1.3 交通概况

多年来,交通不便是制约奉节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沪蓉高速开通,重庆主城区至奉节县的路程缩短到4 h,奉节县到周边巫山县、巫溪县、云阳县均实现30 min内到达,距离奉节县30 min车程的巫山机场也于2019年8月正式开通运营,极大地提升了奉节县的交通能力,正在建设的郑万高铁途径奉节县,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这些都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1.2 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奉节县自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不断开发辖区旅游资源,着力于打响乡村旅游名片,且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来看,依然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特色资源挖掘不深等问题,这些影响了奉节县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急需执行好上级各项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三峡自然风光、诗文化和中国橙都等优势,通过农旅融合创新田园综合体加特色小镇业态,将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当中,以全县为范围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实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速乡村旅游发展,提速辖区经济发展[2]。

1.2.1 瞿塘峡

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富集的“金三角”地区,区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龙桥河、夔州博物馆、天鹅湖、有“川武当”之称的道教圣地长龙山等景区,同时,伴以土家民族文化、渝东山地民俗风情,让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独特的人文风情。

1.2.2 诗文化

白帝城位于奉节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是观赏“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等都曾登上白帝城,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特别是“诗圣”杜甫,在流寓奉节的两年多时间里,写诗四百三十余首。

1.2.3 奉节脐橙

奉节脐橙历史悠久,据记载,在1953年秋天,奉节园艺场引进了两株华脐橙树苗,种植在草堂果园里。1972年,四川柑橘育种合作组从引进的脐橙品种中筛选出了优质高产的“奉园72-1”脐橙芽突变体,经过8年的观察和鉴定,其遗传特征是稳定的。从此,奉节脐橙和被广大人民熟知的白帝城一起被当作奉节县的标志。1998年,奉园72-1被重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奉节脐橙”。

1.2.4 《归来三峡》

2018年12 月,奉节县携手张艺谋联合精心打造了以天地为舞台、以山水为幕布的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归来三峡》是在“中华诗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水域打造的实景演艺“换代之作”“传世之作”,它以诗城奉节白帝城、瞿塘峡、夔门三大景点为背景,以诗为主线,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呈现出震撼的舞美效果,对奉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国庆长假七天,奉节县共接待游客66.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52%,实现旅游总收入35 008.84万元,同比增长23.53%。

2 思考与探索

2.1 明确发展方向

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接待游客量、营业额和受益农民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奉节县应该抢抓该历史机遇,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合理编制奉节乡村旅游规划,明确发展路径,为“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指明方向[3]。

2.2 县域全域发展

奉节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应结合其“一城”中华诗城、“一峡”白帝城·瞿塘峡、“一果”奉节脐橙的特色,坚持“文旅结合、农旅融合、构建文、旅、农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一是将诗城文化理念贯穿到全域乡村旅游之中,将诗文化理念贯穿于看似孤立、分散的景点中,使旅游资源产生深度效应,做到“景散意连”,塑造个性鲜明的诗文化旅游品牌。二是以张艺谋导演的实景演艺《归来三峡》为点,充分挖掘瞿塘峡的旅游资源,完善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江景精品民宿,开发紫阳鸡等特色餐饮。三是结合脐橙,在多个乡村结合实际,设计不同的采摘、观光、体验、科普等形式的旅游项目,明确区域定位,落地精品项目,带动县域的乡村旅游发展[4]。

2.3 明确形象定位

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两大景区为中心,建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名城,打造集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探险等为一体的高品质旅游景区集群。创建天坑地缝为世界地质公园,白帝城大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白帝城和天井峡为5A级景区,切实推动全域旅游发展[5]。

2.4 农业融合发展

“旅游+脐橙”的农旅融合发展是奉节县乡村旅游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为此,除了推动当地居民加大种植培育范围、提升脐橙品质、培育种植售卖产业链外,还应该积极利用脐橙天然优势,发展以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几种模式为主的田园农业旅游等旅游模式,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5 完善基础设施

奉节县需要从整体规划上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以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产业支撑、农户主体的工作格局。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共炒一盘菜,各进各的油盐”的办法,相关部门牵头分别解决路网、通信、引水、供电、供气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环境和服务功能配套问题[6]。

3 结语

奉节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农业突出,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白帝城·瞿塘峡,有中华诗城、奉节脐橙等国家名片。因此,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是促进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奉节县实现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未来奉节县应该抢抓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旅深度融合,以诗文化为灵魂,促进文旅融合,投资多元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域乡村旅游典范。

猜你喜欢

白帝城奉节县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动物的“叫”各不同
奉节观瞿塘峡
游白帝城有感
家乡的脐橙林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奉节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