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流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12-02李璐琦杨一民
李璐琦,杨一民
(1.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儿科,福建 厦门 361009)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行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带来显著影响,其危险性不容小觑。目前现代医学上防治流感主要体现在注射流感疫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两个方面,但由于流感病毒株一直存在突变,而化学类抗病毒药物作为治疗流感的首选药物也面临耐药性、潜在的副作用和群众接受度不高的问题[1]。中医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后积累了治疗温疫的丰富经验,显示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在防治流感的过程中,中医药治疗并非只针对病原体,而是通过整体治疗,辩证论治,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抑杀病毒,既注重驱邪,也注重调护人体的正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2,3]。目前临床上对流感的分型主要以病情为纲,辨寒温、分期论治,分为轻、重病情和急性期、恢复期[4]。本文通过搜索阅读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医药在流感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现综述如下。
1 轻症
1.1 银翘散 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本方以辛凉透表中佐以辛温透表之品,以达到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流感风热犯卫证。廖陈等[5]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出“成分-疾病-靶点”的相关联系,发现银翘散的主要活性成分群是通过作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中IL-6、TP53、MAPK1、TNF 等的主要核心靶点,而起到抗炎、抗病毒和调节免疫治疗的作用。有学者[6]研究发现,从金银花、连翘中所提取出的本犀草素是一种潜在的抗甲型流感病毒(infuenza A virus,IAV)剂,它能抑制IAV 衣壳蛋白Ⅰ复合物的表达,可在病毒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干扰病毒,并阻止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吸收与内化。
1.2 麻黄汤 麻黄汤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方,其中麻黄这一药物中的提取物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在临床上有极好的抗炎活性,因此对流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多用于流感风寒束表证。邓力等[7]通过构建IAV 感染小鼠模型发现伪麻黄碱能保护小鼠免受H1N1病毒感染,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伪麻黄碱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基因、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等细胞因子以抑制IAV 复制,从而发挥出了优异的抗流感作用。有文献表明[8],麻黄汤能显著降低细胞中Toll 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mRNA 表达的影响,其可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抑制流感病毒的生物合成,因此麻黄汤抗流感病毒的疗效突出。
1.3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表里之总方,可祛半表半里之邪。小柴胡汤在治疗流感中发挥出清解透邪的重要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流感之寒热错杂证。有学者[9]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抗病毒能力。且大剂量的柴胡具有解热功效,其可抑制流感病毒,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渗出,从而降低死亡率[10]。
1.4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以藿香为君药,《名医别录》中记载广藿香是化湿药的代表药物之一,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治湿浊中阻所致呕吐最为捷药,临床上多用于流感之暑湿证。广藿香由两大成分组成,即挥发油和其他非挥发成分。而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24.88%)[11]。有实验研究发现[12],广藿香醇对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腺病毒具有重要的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广藿香醇通过与病毒蛋白或核酸的靶点以及病毒与细胞结合的位点相结合来阻断病毒吸附细胞的途径。此外,在流感病毒感染动物实验中有学者[13]发现,广藿香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中能显著提高肺指数,提高小鼠生存率和延长存活时间。
1.5 大青龙汤《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体现出大青龙汤适用于外邪侵袭后,腠理闭塞,内有郁热这一症候表现[14],临床上多用于流感表寒里热证。有相关研究报道[15],在治疗流感中使用大青龙汤的实验组与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缩短患者发热时间,这是因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含有碳酸钙等物质,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调节体温中枢,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缓解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大青龙汤依据寒热错杂的病机施以治疗,在临床上对于表寒里热型的轻症流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1.6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名方,张锡纯认为麻杏石甘汤为治温病之方[16]。赵澄等[17]探讨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的免疫机理实验中发现,麻杏石甘汤能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中趋化因子CCL3、CCL25 的表达水平,是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临床上多用于流感热毒袭肺证。龙茜等[18]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及相关文献发现,麻杏石甘汤中RELA Licochalcone A 这一位点在抗流感上优于其他靶蛋白和有效成分。因此,麻杏石甘汤在治疗流感上发挥着干预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增殖、调节抗体免疫功能、保护宿主细胞的重要作用。
1.7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属于解表剂,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祛湿之功。由于荆防败毒散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是临床上治疗流感的常用方,临床上多用于流感风寒犯肺证。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抗病毒、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促循环促代谢促消化、改善肠道微环境5 个方面[19]。有研究表明[20],荆防败毒散能显著改善对于流感风寒湿邪证引起的恶寒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促进症状消失。荆防败毒散具有解表退热及良好的抗病毒能力。
2 重症
2.1 宣白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为《温病条辨》中方剂,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肃降,腑气则赖肺气的肃降得以畅通。宣白,即宣通肺气,承气,即承顺腑气[21]。甲型H1N1流感患者常伴见咳嗽或喘促,而且易迅速发展成肺炎,甚至为重症肺炎,早用宣白承气汤苦寒泄下使蕴结之积毒邪热先予驱除,可减轻传变营血、内陷心包之患[22]。赵兴峰[23]在92 例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住院患者中使用宣白承气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发现,宣白承气汤能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从而改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2.2 参附汤《正体类要》记载参附汤主治阳气暴脱证,有益气回阳之功。现代为了适应阳气暴脱证候急救的需要,将本方剂型改为注射液,名为参附注射液[24]。中医特色在于整体辨证,个体化治疗,重症流感患者邪犯心营,具有“本虚标实”的中医特征,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5]。因此,应予以参附汤加减来扶正固脱,清热解毒。一旦病情稳定,要辩证调治,不要多服,以免纯阳过剂,或伤阴血,临床上多用于流感毒热内陷、内闭外脱证。
3 恢复期
沙参麦冬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为滋润内燥剂。书中对其描述为“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故沙参麦冬汤温病后期以燥伤肺胃之阴为主的病变,此证型多见于多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后期[26]。杨春等[27]对沙参麦冬汤联合奥司他韦治疗31 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中观察到,沙参麦冬汤的治疗不仅针对咳嗽症状,还可扶正固本,标本兼顾,促进机体修复,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有所帮助,临床上多用于气阴两虚、正气未复证。有学者[28]研究发现,对于小儿肺阴亏虚证的慢性咳嗽,沙参麦冬汤能降低疾病复发率,远期疗效值得关注。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沙参麦冬汤时应发挥其滋阴润肺、生津润燥止咳的重要作用,提高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
4 中成药
4.1 连花清瘟胶囊 连花清瘟处方是集汉代方祖张仲景、明末医家吴又可和清代温病大家吴瑭三朝名医临床经验于一方的重要处方。连花清瘟胶囊具有宣肺泻热、清温解毒之功效,可以有效作用于流感热毒袭肺证治疗。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流感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主要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肺部炎性损害,调节炎性细胞因子,从而促进机体平衡[29]。柏小辉等[30]通过绘制“连花清瘟胶囊组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分析得到,连花清瘟胶囊筛选出来的IL-6R 等6 个蛋白可以抗病毒感染,改善疾病炎症因子反应,提升人体免疫力。有学者[31]指出,连花清瘟胶囊可以预防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增殖能力,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4.2 疏风解毒胶囊 疏风解毒胶囊是由湘西民间老中医向楚贤捐献的家传百年秘方“祛毒散”发展而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对H1N1型流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西医药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具有抗炎、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平衡等作用[32]。鲍岩岩等[33]研究发现,与连花清瘟胶囊相比,疏风解毒胶囊在HSV-1、柯萨奇病毒B5 型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SV-2、副流感病毒等与连花清瘟胶囊作用相当。因疏风解毒胶囊在副流感治疗指数(TI)达到15.93,因此其对副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最佳。
4.3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是根据中医名方安宫牛黄丸所改良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是国家的重要储备药品之一。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醒神开窍的功能,在抗病毒时也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清开灵注射液对H1N1、H5N1流感病毒具有综合抑制以及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34]。
5 外治法
5.1 防甲流香囊 防甲流香囊由苍术、藿香、艾叶、白芷等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组成。防甲流香囊具有疏通经络、避秽祛邪的作用,因其制作简单,佩带方便,无毒副作用,可以广泛推广使用。防甲流香囊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医“芳香辟秽”法。其中,苍术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作用,白芷具有解热抗炎及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而艾叶还可增强人体免疫,诸药合用,共效抗病毒之功[35]。
5.2 足浴 有学者在治疗流感中辅以中药外洗方(青蒿、香薷、荆芥各15 g,艾叶10 g)发现[36],患者发热时间、流感症状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相比明显改善。足浴在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下能使腠理疏松、邪气外散、气血调和,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流感时使用。
5.3 推拿疗法 推拿是中医的一个特色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推拿是指医者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通过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辨证施治。有研究报道[37],推拿在治疗儿童流感中具有良效,中医推拿联合西医治疗与纯西医治疗相比,流感患儿的痊愈率更高。因此,中医推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5.4 针刺疗法 从古至今,采用针刺治疗感冒的病例颇多,临床上主要选取大椎、合谷、外关等腧穴[38]。胡厚君等[39]通过针刺大椎、天突治疗28 例流感患者发现,其可振奋卫阳、祛邪外出,可缓解呼吸道症状,缓解气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5.5 艾灸疗法 艾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是通过点燃艾绒后熏灸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闫怀士等[40]在研究艾灸在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中发现,艾灸可以延长小鼠存活时间,故应用艾灸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炎症吸收,改善急慢性呼吸道症状。
6 总结
目前,现代医学防治流感主要体现在注射流感疫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两个方面,但由于流感病毒株一直存在突变,多种化学抗病毒药物面临严重的耐药性及潜在的药物副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上药物可选择少、副作用多,疫苗研发时间长且有效性不高,已经成为流感治疗和新药研发的一大问题。中医药在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后积累了治疗温疫的丰富经验,显示出自身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中医药耐药性低,副作用少,还体现在中医的独有特征即辩证论治。随着中医中药对流行性感冒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防治流感的治疗手段也更加丰富,因此,需要充分运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来治疗流感,减少危重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