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2赵少婕
赵少婕
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与对策
赵少婕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当前,辽宁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但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辽宁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辽宁乡村的全面振兴,带动乡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以人才为根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辽宁越来越重视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但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真正实践中依然存有不足。乡村人才振兴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为此,文章对辽宁乡村人才振兴的改善对策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希望尽快补齐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短板。
1 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
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指出: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202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因此,加强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能帮助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推进[1]。
目前,辽宁乡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在人口总量、管理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而乡村人才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坚力量,对带动农村致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辽宁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吸引全社会英才投身到广大乡村事业发展之中,让各类能人志士在广阔的乡村大展才华,注入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整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2 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
2.1 乡村人才总量不足
随着“三支一扶”政策的引导和大学生村官数量的不断增加,辽宁乡村人才数量得到增加,水平得以提高。但是,当前乡村人才更多的是土生土长内生式人才,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都很匮乏,人口总量依旧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更是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使得当地学有所成的人另寻发展,一些外来人员因为当地环境望而却步。加上教育水平的落后,难以培养出满足当地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并不肯留下来,导致辽宁乡村人才总量不足。
2.2 乡村人才外流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当前,占据辽宁乡村主体的是50 岁以上的农民,大量乡村本土人才因为收入、就业、教育资源等因素涌入城市,导致青壮年人才流失,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此外,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人才扎根乡村,通过“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选拔等,给予优厚待遇,使得每年有人才流入乡村。然而,面对投资回报长且低效益的农业产业,加之生存环境的艰苦,更多的基层大学生将其当作自我成长的跳板,当服务期满后便会离开乡村。
2.3 乡村人才教育缺失
当前,辽宁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难以得到满足,家庭没有足够重视,使得村民没有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第二,接受过高素质的乡村人才基础不牢、人员不稳定。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机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向城市转移。留下来的人员更多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更多的现代农业知识,难以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也是影响辽宁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因素。因此,现有的乡村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掌握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技术知识,人才教育缺失,劳动转化率较低[2]。
2.4 乡村人才管理欠缺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同时也要管理好人才。在选拔乡村人才方面,受封闭思想的影响,存在排外、任人唯亲现象,对人才的选用标准难以统一。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来形成合力。但当前社会并没有共同培养乡村人才共识的局面,人才培训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并不匹配,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多样化要求。在乡村人才发展方面,激励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很少有倾斜政策,且力度不大,难以落实到位。这些都不利于留住人才,也不利于促进乡村人才积极性的发挥。
3 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3.1 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技术人才涵盖的范围较广泛,目前需求量大的人才包括技术型人才、管理服务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发展方式。因此,政府要起带头作用。
一是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好人才引进的相关标准,合理匹配所需的岗位,从而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二是通过招募到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项目引进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探索出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并通过提高待遇来解决服务期满后的去向问题,让一部分真正热爱农村的人才继续留下来。三是利用委托培养的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依据需求,因地制宜与一些农业院校以及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就业协议的签订。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农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又有助于解决困难家庭的学费、就业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四是注重对当地的形象宣传,营造出一个好发展、发展好的乡村氛围,并利用各类人才优势,深入开展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推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针对不同问题给予针对性解决。同时,做好人才留用的准备工作,为乡村发展谋求新出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3]。
3.2 留住乡村本土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必须改善一种单向局面,即人才直接流向城市。留住乡村本土人才,主要围绕社会贤达、返乡创业人员、青壮年群体,实现“人才回流”,这是缓解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的根本途径。
首先,加强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价值观念,并调动村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充分调动社会贤达的优势。将乡贤们组织起来,通过成立顾问团等形式来出谋献策、积极实践以推动乡村建设,还能利用其所见所闻以及生活方式传播文明,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并在村民办事中监督相关的干部们。此外,亲戚朋友们的来回不仅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也为乡村建设带来人流、资金流等。再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为各类回乡的人才提供投资创业的平台。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完善各类返乡人员创业政策。尤其在财政资金方面加大力度,可以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专柜,为乡村创业人才提供创业信贷服务,并将条件优化放宽,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以此鼓励他们凭借低租金与优惠政策来创办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等,为农村创业环境增加活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4]。
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振兴的发展趋势,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地方应加大培养力度,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给予不同的培养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条例规范行为,关注他们的成长,以此促进长远的发展。
对于有一定教育水平的青壮年村民,创建“政府主导+高校+社会力量”的培养方式,通过政府补贴开展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更接地气的乡村专业人才。此外,还要提高他们对现代化农业的理解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让年轻的农民职业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长久地留在乡村。对于外出务工的人员,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不但进行技能培训,还要通过学历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与专业知识,加强他们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情感态度,培养成“三农”人才。对于有意向参与一线农业生产的人员,引导培养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后备军。进行农业类高校培养,从农业产业专业人才智库中选取导师,运用实地指导、职业教育、科技推广等形式来强化他们的技术[5]。
3.4 加强政策环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良好的环境,创新与人才便无从谈起。因此,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关键。
首先,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网络、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村民对乡村公共服务的认可。此外,在待遇上对乡村人才倾斜,对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适当放宽任职年限等要求,激励优秀的乡村人才建功立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其次,构建人才激励机制。政府要积极地引导,从而构建适宜乡村人才振兴的激励机制,并不断得到优化。通过采取人才职称制度,使人才职称等级的评价趋向于完善,以此来打通人才晋升的通道。此外,加大福利待遇的投入,解除乡村人才的后顾之忧,做好其保障工作。再次,建立乡村人才的评价机制。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树立重理论、重实践的评价依据,使得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灵活。高度重视评定结果,加强人才的管理,使各类人才学有所用,用有所得,在公平竞争中提高各项能力,从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6]。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破解辽宁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必须加强政策环境的建设,做好“引人才”“留人才”“育人才”等人才振兴工作,使得更多人才加入辽宁乡村人才振兴的事业中来。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乡村资源将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1]何琴,杨正丹,尹德志.大数据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17-19.
[2]蒲实,孙文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90-93.
[3]秦武锋,袁辉平.以乡村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25):11-12.
[4]边琳丽,刘泽惠.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9(27):72-73.
[5]吴思斌.乡村振兴需多元力量共同参与[J].人民论坛,2018(32):72-73.
[6]陈小涵.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7):165.
赵少婕(1996- ),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D035
A
2095-1205(2021)02-13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