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米脂休闲农业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究
2021-12-02贺甜甜
贺甜甜
榆林米脂休闲农业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究
贺甜甜
(榆林学院艺术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目前米脂大部分景区的打造都将红色文化元素进行了充分应用,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如何将景区的旅游内涵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相协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榆林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利用休闲农业进行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将科技创新融入整个景区的提升设计中去,探究了“文化+农业+旅游+科技”的新型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米脂;红色文化
1 项目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项目现状
米脂红色文化景区属于陕北地区红色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多位共产党重要领导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以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区,已经成为集红色旅游、红色主题教育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1.2 发展趋势
米脂红色文化景区的发展随着游览人数的增加和需求提升,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转变,这也是很多红色文化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例如,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的标杆,在转型过程中不断融合当地其他产业,使其景区发展拥有了更多机遇。米脂周边的村落规模不等、数量众多、分布零散、类型丰富,而且保存完整的较多,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陕北窑洞的变迁史,特别是在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旧址和一些窑洞庄园,其美学、研究、旅游、文化等价值很高[1]。
2 目的和意义
2.1 目的
米脂红色文化景区的发展不应该是单一产业发展的模式,除了通过充分发掘自身历史文化价值,更应该注重景区周边产业与米脂县革命老区资源结合的优势,既要打造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景区旅游体系,也要注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生产方式的传承。
2.2 意义
红色文化景区的发展应该结合地域环境特点,不同地方的红色文化景区的背景都不一样,但是中国红色文化大部分都根植于中国农村,所以在文化中都脱离不了农业生产对其的影响。红色文化景区中对农耕文化的割裂,无疑也是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不完整诠释。而像米脂这些文化特色较为明显但整体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专门的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特色研究还开展得比较少。
3 榆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述
榆林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技术的不断提升,榆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会进一步推进周边乡村的发展,特别是观光休闲的旅游产业已成为改变乡村面貌与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榆林周边的不少乡村在休闲农业的引领下,已逐步改变原有的产业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9年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示”,陕西共有9 个村落上榜,榆林赵家峁硬核上榜。跟随2020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的指示,各地深入发掘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榆林金鸡滩的白舍牛滩村也成功入选。说明榆林休闲农业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机遇,还是产业模式更新换代的机会,也是米脂县经济实现腾飞的重要机会[2]。
4 米脂县红色文化景区现状分析
米脂红色文化景区主要是指以杨家沟毛泽东革命旧址为主的红色旅游基地,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群山之中。2009年5月,被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始对游客免费开放。如今,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等专题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学员参观学习。
5 休闲农业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径
米脂红色文化景区既要传承红色文化,也要善于借鉴,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创新农业旅游载体,深入挖掘富有米脂特色的民间文化,弘扬具有米脂特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创新农业理念,不仅要发掘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要注重人文精神。
结合米脂县红色文化景区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原则上首先,要以人为本: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本;以游客为本,注重整体景观品质的打造和游客的观赏体验创新性、领先性。其次,因地制宜:整体建筑风貌和材料本土化,种植本土化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方面效益回报——近期以红色体验性旅游项目启动、以放心农业为主;中期以养生、旅游开发项目为主;远期以“红色旅游+休闲农业”为主。再次,共建共享:形成“文化+农业+旅游+科技”的模式,不断推进创意休闲农业与米脂红色文化景区融合发展[3]。
5.1 建立原生态的景区旅游体验
由于缺乏清晰的整体规划,目前很多旅游景点项目都丧失了最初的“乡土地域”气息,呈现“游乐场”发展的偏向,基本每个景区都有类似于游乐场的娱乐项目。最能体现“原汁原味”的农业生产经营、农民劳动场景、农耕历史文化、地方乡土民风等特色文化项目的缺乏,致使地方特色文化失真、商业化开发过度,独特的休闲农业景观意境也被破坏。米脂红色文化景区的优化与提升也应该充分保证以产业化的发展理念,选取高附加值、契合主题、适宜本地气候的植物种类;以景观效果塑造为原则,进行种植搭配建议。例如,果树栽植方面,相关数据显示:米脂县已发展山地苹果面积21 万亩,涉及行政村178 个,共建成果园638 个,其中千亩以上果园8个,500~1 000 亩以上果园55 个,300~500 亩以上果园114 个,100~300 亩以上果园301 个,国家级标准园2个,挂果面积7 万亩,2018年产量达8.5 万吨,产值4.2 亿元。早在1986年的全省果品品评会上,米脂生产的“秦冠”“黄元帅”苹果就分别获得过第一名、第三名。
米脂小米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5 万亩,其中以谷子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达22 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8%,总产量达4.18 万吨,总产值达3.5 亿元。2008年,米脂小米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1月,在“第二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米脂县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小米之乡”荣誉称号,2015年,米脂小米入选全国“一县一味”老物种,大大提高了米脂小米的知名度。
仅仅就以上所述的苹果和小米种植来说,如果可以实现在景区内的大范围推广,实现景区内的观赏采摘、景区外的推广营销,就可将旅游产业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
5.2 深度发展和创新特色文化产业
5.2.1 拓展红色旅游
根据实际需求,米脂红色文化景区可以充分结合两个特色进行拓展。一是结合地域特色,可以依托农耕文化优势,开发窑洞民宿,让游客体验窑洞院落的别样生活情趣;展示石碾、石磨、毛驴小推车、农耕具,发展耕种体验项目,寓教于乐。二是依托红色文化,在军事指挥部旧址和战场景点可以设计大量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活动,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文化遗产地的体验参与项目体系。
5.2.2 延伸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的延伸不仅仅是景区景点的打造,在景区旅游文创产品上做足功夫,促进红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米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陕北可持续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一些乡土性较强的作品与红色文化遗产结合进行开发和市场化推广[4]。
5.2.3 做强红色产业
大力发展放心农业及为旅游服务的农家乐,尊重自然规律,结合传统农作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生产高品质健康农产品为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淘宝农村项目的实施,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电商企业,已打造出“米脂小米”“米脂贡米”等知名网络销售品牌。
5.2.4 创建红色平台
依托景区创建红色文化的推广平台,米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们是米脂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是米脂红色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它们彰显着米脂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历史遗风,反映着米脂独特风貌,展现着米脂人的性情和气质。但是随着米脂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剧,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出现了衰落迹象甚至消失,对米脂地区以及国家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了损害。
5.2.5 发展红色经济
打造品牌和搭建平台,使这些地域性极强的文化产品成为米脂经济活动的盈利点,为米脂红色经济复合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米脂红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5.3 红色旅游与绿色农业结合科技创新
随着米脂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内旅游景区建设与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应该明确科技在旅游景区建设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有科技的地方就有进步,想要发展景区,同样少不了科技的带动。既然要科技的带动,就要为科技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旅游景区现阶段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科技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旅游景区建设中的作用。结合科技优势,建设农业生态建筑,让游客享受采摘乐趣[5]。
6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构想
根据米脂红色文化景区内的环境情况,将其划分为红色核心保护区、文化生态环境区、绿化生态环境区、休闲农业观光区。核心保护区为革命旧址范围,除必要维护外,不允许有任何修建。文化生态环境区以核心保护区外围地域为主,形成对核心区边界的包围之势,可以通过适当添加景观小品营造。绿化生态环境区根据现有的绿化资源,对已有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并发展更新。休闲农业观光区,依据现有农田和农作物种植区域进行保护和发展,形成外围空间。米脂红色文化景区最终实现田园综合体的构想,不仅需要充分将景区的建设与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起来,而且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此作为整个区域发展前行的扎实基础和动力。
[1]王思瑞,叶宇健.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红色景区文化提升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166-167.
[2]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3]张琳.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4]马乃喜.榆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J].陕西环境,1997(2):5-8.
[5]吴昊.陕北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计划(2020)项目,榆林休闲农业与红色文化科普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研究(NO:2020PSL026)
贺甜甜(1988- ),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方向:地域景观建筑。
F592.7
A
2095-1205(2021)02-14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