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菏泽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

2021-12-02王美芹孙锦锦臧晨光

广东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菏泽市菏泽文旅

王美芹 王 颂 孙锦锦 臧晨光

菏泽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

王美芹王颂孙锦锦臧晨光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300)

菏泽市乡村旅游已形成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标签,但尚未把观光、娱乐、休闲等旅游要素融为一体,存在景观开发创新力不足、娱乐项目陈旧、文旅景区特色不明显、乡村文化主导能力欠佳等问题。因此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菏泽乡村旅游产业市场推广和运作监管,强调社区在乡村旅游事业中的角色重要性,整合乡村旅游项目,以区域文旅方向为核心,构建新型文旅形象,从而给菏泽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促进菏泽市文化旅游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文旅形象

现在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旅游方式,不仅消费群体日益扩大,还成为各地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多元化的一条捷径,菏泽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但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菏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不可持续的问题常常存在。因此,乡村旅游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开发菏泽乡村旅游项目时,应全面掌握菏泽乡村资源特点,以菏泽市乡村旅游项目为视角,以区域文旅方向为核心,构建顺应菏泽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路线,提升菏泽区域经济创造综合实力,保障农村生活品质。

1 菏泽市乡村旅游发展回顾

1.1 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1.1.1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情况

在菏泽重点产业推进发展进程中,比如煤电化、商贸物流、农产品供应链、文旅项目等,为菏泽市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使其形成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标签。现阶段,完成旅游项目开发的示范景点包括牡丹区生态观赏景点、牡丹区农业参观景点、曹县荷塘休闲度假村、成武养殖生态观赏区等,此类生态农业的景点开发,一度获得3A级乡村旅游景区评价[1]。

在原有乡村旅游项目有序运作基础上,菏泽市开展了穆李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全市范围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典范;积极探索采摘园、农家乐等具有菏泽乡村特点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观赏兴趣;有序落实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工作(制定人员培训方案,开展旅游全程讲解活动等),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1.1.2 乡村旅游运作情况

菏泽市乡村旅游项目在原有运行模式基础上,开展了旅游运作优化工作,形成了新型旅游项目运作体系。在此期间,完成了信息技术融合。在线上网络环境中,全面推广菏泽乡村旅游区域的文化理念,分别从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了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在线上推广菏泽乡村旅游项目的同时,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12301,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讲解服务;并在菏泽全市范围内添加了电子门票验证程序,提升了乡村旅游项目电子信息化应用程度,为乡村旅游产业先进性运作模式奠定了基础条件。

1.1.3 菏泽乡村旅游代表景点开发现状

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在早期开发时,旅游项目以农家乐为主,提升了游客对休闲娱乐旅游项目的认可度。在20 世纪80年代,农家乐旅游项目主要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此种旅游项目存在发展的局限性,尚未添加全套的旅游要素,比如观光风景、娱乐游玩项目。早期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尚未形成休闲旅游概念。在后续发展进程中,农家乐旅游体系获得了成长,逐渐发展成休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度假村、乡村风景观光等旅游项目。如穆李村旅游项目融合了观、玩、吃的旅游元素,为来往游客展现梅花拳、炮拳等武术表演;为游客展示马术表演,马术俱乐部营建极具时尚运动的观光环境;提供原味现磨面粉,便于游客感受田园生活;提供鲁锦、香油、苹果等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区特色饮食的需求。

1.2 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经验

1.2.1 成熟化乡村旅游运作环境

结合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情况可知,在菏泽乡村旅游项目中,含有众多已完成的景点项目,便于菏泽乡村旅游融合新型发展思想,增强菏泽乡村旅游运作能力。在成熟化乡村旅游运作条件中,景点项目、人员培训等主观条件均具备,顺应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需求。

1.2.2 互联网旅游项目的推广能力

结合乡村旅游运作情况可知,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形成了成熟化运作体系,包括服务热线、在线售票、智能验票等旅游服务项目,为乡村旅游持久性健康运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1.2.3 特色化旅游产品

结合菏泽乡村旅游代表景点开发现状可知,以穆李村旅游项目为例,菏泽乡村旅游具备特色旅游产品,能够为游客提供原生态乡村风景、马术表演、武术展示、特色农产品等,在生态景观、艺术表演、特色饮食三个方面具备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后续将在原有特色旅游产品中开展创新研发,以期满足游客度假需求,提升旅游观赏体验,创造菏泽乡村旅游项目的经济获取能力[2]。

1.3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景观开发创新力不足

在菏泽乡村旅游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景观开发不具创新思想,尚未融合主题观赏旅游文化,难以展现乡村旅游特色。在菏泽乡村旅游项目中,并未落实景点新型开发思想,存在旅游项目趋同,无法吸引更多游客。与此同时,在文旅产品中,表现出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由此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模式,不具备博取较高市场份额的竞争能力。现阶段,菏泽部分乡村旅游产品以农村地区为主,旅游路线尚未完成开发,存在道路拥堵、交通不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乡村旅游项目中,为游客提供的餐饮、住宿、美食等旅游副产品难以满足游客对景区的配置需求,严重影响了游客玩赏心情。

1.3.2 旅游娱乐项目陈旧

穆李村中的旅游项目包括面塑工艺品开发,为游客提供面塑展览参观、面塑作品购买、面塑工艺学习等游玩项目。然而,现阶段面塑旅游项目开发存在先进性不足问题,难以提升面塑营销市场适应性。在面塑工艺旅游项目运作后期,逐渐取消了此项旅游产品,尚未有效发挥面塑工艺内在的经济创造价值。

1.3.3 旅游各项设施存在缺陷

在菏泽乡村旅游项目中,存在旅游标志不完善、设施损坏、休息区较少、住宿条件舒适度不足等问题,由此降低了游客再次观赏的兴趣,难以获取较高的旅游评价。

1.3.4 旅游服务不达标

旅游服务运作期间,菏泽乡村旅游体系存在服务不达标的情况。比如官网宣传内容空洞、在线客服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等,此类旅游服务工作执行力较差,严重降低了菏泽乡村旅游项目的运作能力[3]。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2.1 民营经济活动受限的问题

2.1.1 位置限制

菏泽所在的地理位置为其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充足客源。然而实际上,山东省区域内游客普遍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区,比如济南、潍坊等。在空间上,菏泽距离经济发达城区较远,旅游时间的增加降低了客源流量,对菏泽旅游项目经营发展形成了桎梏,也相应降低了菏泽文旅产业的运作能力。

2.1.2 文旅景区特色限制

在文旅景区方面,山东较大的文旅景观游览项目“山水圣人”极大程度地吸引了国内游客,拥有较大客源量,然而,此旅游线路中尚未涵盖菏泽乡村旅游景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菏泽景观文化塑造,由此限制了菏泽旅游项目的经营发展。

2.1.3 旅游产品市场发展限制

在菏泽周边旅游项目中,菏泽西边的洛阳,其牡丹风景更易于获取游客认可,由此限制了菏泽牡丹旅游项目的市场发展;菏泽东部区域景区较多,包括曲阜、泰山等,此类景区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国内拥有较大的景点名气。由此发现:在周边旅游项目的共同作用下,菏泽乡村旅游项目难以获得市场认可,由此限制了菏泽文旅产业发展。

2.2 话语权缺失问题

菏泽市整体经济创造能力较差,整体产业结构发展平衡性不足,造成其旅游产业发展话语权缺失问题。经济发展失衡,生产总值较低,社会整体经济创造能力欠佳,在文旅产业发展期间难以实施大规模建设,降低了文旅产业发展能力,无法发挥文旅产业经济创造能力。与此同时,菏泽财政收入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无法在文旅产业中投入大量资金,资金不充足问题也增加了文旅产业的发展难度。因此,在进行菏泽文旅开发建设时,要把加强资金建设、吸引外来资金引入、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能力,作为重点开发工作。

2.3 定位与导向问题

2.3.1 乡村文化主导能力欠佳

在菏泽乡村旅游项目中,牡丹可作为颇具观赏性的生态景观。然而菏泽牡丹存在季节性生态问题,每年菏泽的牡丹花仅在4月、5月盛开,存在旅游观光时间限制问题。与此同时,浮龙湖水库、菏泽农业生态景观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季节限制问题,特色文旅产品存在季节性观赏限制,难以形成乡村文化主导效应。菏泽区域旅游资源市场吸引力较低,同时牡丹景观并不具有唯一性,难以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主导元素。菏泽虽具有深厚文化背景,但现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尚未完成文化资源有效整合,由此降低了菏泽旅游文化主导能力。

2.3.2 旅游产业链运作不顺畅

菏泽城区内,乡村旅游产业链运作不顺畅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运作不畅的具体表现有:旅游产业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各单位按部就班,尚未形成联动体系,并未认识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文旅运作体系过于呆板,难以有效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开发专业人员较少,无法完整文旅资源的有效整合[4]。

2.4 职业农民的培训问题

在开发菏泽文旅产品期间,应增强区域文旅产品整合效果,加强职业农民的旅游知识培训。如若农民未完成专业性培训,将会削弱文旅产品开发效果。比如在游客观赏景区时,农民拔除了旅游交通指示牌,造成导游带队迷失方向,使文旅产品市场口碑下降;或者在面塑工艺品展示时,职业农民不能以专业语言为游客讲解工艺思想,造成工艺品展示形式化,难以切实彰显面塑工艺品的旅游经济创造价值。因此,针对职业农业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能够切实提升菏泽乡村旅游产品的经营能力,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具有实施的重要性。

2.5 其他问题

2.5.1 竞争激烈

文旅产品在乡村旅游体系中获得了成熟化发展潜质,以全新的乡村旅游形式获得市场认可。每个区域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存在较为强烈的竞争关系。菏泽乡村旅游发展形势严峻,周边旅游项目对菏泽乡村旅游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比如洛阳杜丹、泰山古文化等。

2.5.2 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

菏泽乡村文化发展时间较短,其知名度相比文旅城市存在一定差距。菏泽具有国内牡丹城的发展优势,然而在旅游产品包装宣传方面存在欠缺,由此削弱了文旅形象的塑造效果,难以完成文旅产业建设工作。文旅产业发展尚未达成各部门工作协同,当地文旅经营人员不具有专业的市场洞察能力,难以为菏泽乡村文旅产品带来全新的旅游产品,加大了菏泽文旅产业先进性发展难度。

由于菏泽现阶段市场规划存在一定偏差,原有景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曹州牡丹园建设方案以城市公园为参照,景观建设占据了较大场地,同时设施建设冗余,视觉效应混乱,对原有生态景观造成了一定破坏。与此同时,其他乡村旅游资源均存在开发创造性不足、旅游资源利用率不充足等问题,造成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

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3.1 改革创新

3.1.1 加强菏泽乡村旅游产业市场推广

现阶段,乡村文旅产品借助媒体宣传形式,提高自身文旅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以此获取较高的客流量。菏泽乡村旅游产品应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提升自身旅游产品的网络宣传效果。与此同时,菏泽相关政府部门应完成各项政策颁布,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政策扶持。在媒体宣传期间,应关注旅游产品宣传效果,保障旅游产品宣传辐射面积,提升媒体宣传的有效性。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微一端、短视频、VR全景等新技术、新渠道,建立完善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自媒体营销矩阵,深化市、县文旅企业自媒体联动机制,借力网络自媒体大V,组建菏泽市文旅自媒体营销联盟。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设智慧文旅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一部手机游菏泽”,满足游客“自由自在”旅游服务需求。通过举行“好客山东年会”、世界牡丹大会和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来提高知名度[5]。

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可采取各种活动形式来完成文化景点的高效宣传,扩大菏泽文旅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或者采取促销方案,为游客提供实惠型旅游方案,包括旅游路线、特色产品、农家乐美食、牡丹生态观赏等旅游元素,以此提高游客观赏热情,使其在旅游期间借助游客线上朋友圈信息发布形式,提升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在小型人际圈的宣传效果。在游客返程时,为游客推荐菏泽特色农产品,比如曹州耿饼、烧牛肉等,将其加工生产成可携带的真空包装产品,便于游客购买,以此提升菏泽乡村旅游项目的经济获取能力。

3.1.2 构建新型文旅形象

旅游景点在开展文旅形象设计时,应结合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融合创新思想,以此提升旅游景点市场适应能力。构建新型菏泽文旅形象的积极意义主要如下。

(1)借助文旅形象设计,提升人们对菏泽文旅景观的认知。比如在“五一”牡丹文旅观赏项目中,添加的文旅形象以牡丹为主,其次在牡丹整体花朵形象基础上,适当添加马术场景元素,以此营造全新的牡丹生态风景观赏环境,让人们感受生态风景美丽的同时,还能体验菏泽的特色武术文化,以此加强牡丹景观的市场适应能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与此同时,在牡丹观赏项目中融合的马术旅游元素,应为游客添加体验式骑马、骑马拍照、骑马服装售卖(物流快递服务)、武术文化学习等项目,增强游客旅游体验。在售卖骑马服装时,可为游客提供快递运输服务,以此减轻游客背包负担,提升菏泽文旅项目的开发全面性。

(2)在文旅形象设计期间,文旅单位可建设完整性旅游运作产业链,为后续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奠定基础条件[6]。

3.1.3 建设全面的旅游配套设施

结合菏泽文旅产品的开发情况,为文旅产品配置全面的旅游设施。在配置设施时,应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服务热线应定期汇总游客反馈信息,针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比如卫生条件有待改进、住宿条件应更舒适等,将其作为后续设施建设的首要考虑方向。结合游客的实际需求,完成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在住宿、餐饮等项目建设期间,应回避一致性建设方案,为每个景区的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构建全面的建设方案,从建筑外观形态、服务体系等视角,带给游客新鲜感,切实发挥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价值。

(1)在牡丹的观赏景区,应以百花为设计元素,以此展现牡丹花的神韵,提高菏泽牡丹观赏价值。与此同时,可为游客提供牡丹花种、牡丹种植方案等旅游产品,以此提升游客观赏体验。在游客住宿、餐饮期间,可通过牡丹花朵装饰措施,为游客构建牡丹观赏氛围。

(2)以武术相关文旅景区为例,在配套设施建设期间,应顺应武术文化的思想,完成武术刀具的布置,加强武术文化宣传,必要时可售卖武术服饰,提供武术服饰写真拍摄文旅服务,以此带给游客全新的游玩体验。在武术表演区周边,融合茶道,让游客品茶看表演,提升游客观赏表演的愉悦感。

3.2 经济重构

3.2.1 经济重构必要性

由于菏泽区域资金获取能力较差,应积极制定经济重构措施,以整体视角完成菏泽乡村文旅产品规划,提高各项事宜工作推进速度。各县区应针对重点乡村文旅产品,开展景点规划工作,以此提升景点经济获取能力,提升景点旅游服务层次。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原有的旅游模式难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因此,以乡村旅游为文旅产品开发立足点,加强菏泽各项旅游资源整合,融合山庄娱乐、农家乐等旅游元素,提升菏泽文旅产品的市场生存能力,增强菏泽市经济创造的内在活力。

3.2.2 菏泽市经济重构的方法

根据现阶段菏泽市的发展情况,新型旅游形式能够提升菏泽经济获取能力,同时,联合其他产业形成快速成长体系,有助于菏泽推进经济重构。新型旅游产品的发展建立在长期完善与经济积累的基础上,应由政府完成景点调研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经济重组方式,提升旅游主题确定的科学性,强化旅游产品特色,以此提升菏泽旅游业发展的持久性。

菏泽市乡村旅游产品应强化农产品的重要价值,以此提升菏泽市旅游规划能力。农产品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开发方向,加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能够彰显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价值。农产品融合在文旅产品中,能够带给游客生态性、绿色化的思想认知,以此确定菏泽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在宣传农产品时,应添加农产品原生态生产过程展示,塑造人们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形象,使人们对菏泽乡村旅游产品有良好的信任。

与此同时,以庄园为视角,为人们构建新型娱乐形式。比如采摘活动,游客进入果园可自行采摘,由职业农民为游客演示讲解采摘形式,导游可为游客统一采买采摘工具,包括手套、篮子等,以此带给游客体验式旅游感受;在采摘结束后,可按斤数适当收取游客成本,价位应低于市场价,以此提升果园经济获取能力,获取的采摘资金将会持续投建果园,形成持续性发展体系。

3.3 社区协商和参与

3.3.1 整合乡村旅游项目

依据菏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观之,部分工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方面工作运行并未形成成熟体系。比如菏泽休闲旅游项目发展不具有创新性。针对旅游项目开发问题,应形成社区合作关系,发挥其社会主导作用,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市场适应能力,以此提升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全面性。现阶段,国内各级单位经营体制形成了改革发展局面,在此种社会环境中,菏泽乡村旅游项目,应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协商确定旅游工作项目,提升乡村旅游规划能力,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构建符合菏泽文旅产业特点的旅游项目,以此增强菏泽旅游产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7]。

例如,依托明清黄河故道资源,联动河南开封、商丘,以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百年梨园、天沐湖、万亩芦笋小镇、田园花海文旅小镇等为节点,融入研学科普、创意农业、休闲渔业、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多种业态,配套建设旅游标识牌、骑行绿道、特色景观绿化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兼具景观体验和交通通行双重功能的“黄河故道风景道”。

3.3.2 开展职业农民旅游课程学习活动

社区在参与旅游项目建设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应以精细化思想,量化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效果,增强旅游产业开发的科学性。与此同时,社区应全面构建旅游专业性培训课程,为旅游工作人员提供课程学习机会,便于增强职业农民的旅游服务能力,构建有序的旅游服务体系。

3.4 政府主导

3.4.1 加强菏泽乡村旅游交通便利性

菏泽市交通环境整体较好,乡村区域交通环境应以景区为中心,完成开发建设,便于提高菏泽乡村旅游产品的游客容纳数量,增强菏泽旅游产品的经济创造能力。菏泽市在提升自身交通性能时,应发挥政府主导职能作用,分别从铁路、公路等视角完善交通系统,为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奠定基础条件,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

3.4.2 加强旅游产业运作监管

(1)政府单位应落实旅行社的监管工作。保障旅行社营销运营规范性,提升菏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服务性能,保障旅游市场处于有序发展状态。

(2)建设全面性景区管理体系。应以特色化景区建设为基础,提升菏泽乡村景区的经济创造能力。重点建设景区项目包括黄河森林公园、牡丹生态产业园、穆李村等。在景区建设期间,应完成配套设施建设。

(3)加强饭店管理。在管理期间,以饭店食品卫生、住宿消防安全为重点管理方向,以此保障游客健康[8]。

3.5 小型化、区域化、人文化和政治化

在建设菏泽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坚持小型化开发原则,顺应区域化景区特点,关注人文化旅游需求,彰显政治化管理约束,以此全面构建服务性能较高、文旅价值浓郁的乡村旅游产品。

(1)小型化文旅产品开发方案:以菏泽特色化产品为视角,为游客开发小型乡村旅游产品,比如真空包装食品、面塑工艺模型、戏曲电子文件,以此提升菏泽特色文化的宣传能力。

(2)区域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方案:以景区为区域视角,为游客构建全新的游赏体验,最大限度开发区域内的文化思想、特色产品,以期提升区域经济获取能力。

(3)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法。人文思想的乡村旅游产品,集中表现在游客的住宿、餐饮等方面。比如游客在观赏景区时,当地村民可辅助导游,为游客讲解区域文化,比如牡丹养护方法、面塑工艺发展历史等,以此彰显区域人文文化特点。

(4)政治化旅游全程产品的融合方案:应为游客购置意外险,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饭店食品卫生,严厉打击强制消费等不法行为。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设菏泽市乡村旅游长久发展运营体系时,应以生态旅游、文旅等视角,逐一开展旅游项目开发,满足人们对旅游项目的多元化需求,逐渐构建出极具休闲娱乐、区域活动融合式、区域文化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以此激发游客观赏兴趣,便于菏泽文化获得宣传与传承,提升菏泽区域经济创造能力,发挥乡村旅游事业的开发价值。

[1]王德信,吴鸽,杨晓莹.菏泽市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48-50.

[2]高志丹.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以菏泽市休闲农业生态园为例[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3]冯春英.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研究——以菏泽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4):259-261,275.

[4]赵传松.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王德贞.菏泽乡村旅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4):16-17.

[6]宋传祥.基于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2):15-16.

[7]刘贤.菏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8]王琛.菏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7.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Rrural Tourism in Heze City

Wang MeiqinWang SongSun JinjinZang Chenguang

(HeZe Homemaking Professional College, Shandong Province, Heze 274300)

The rural tourism in Heze has become the label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but is has not integrated tourism elements such as sightseeing,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into one whole. Besid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in landscape development, outdated entertainment items, not apparent features of cultural tourism scenic attraction, as well as poor leading ability of rural culture.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leading role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Hez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marketing and operation,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role of community in rural tourism, to comple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tourism projects. On the other hand, taking regional literature brigade direction as the core, loc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build a new tour image, which provide securi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s as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touris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Heze.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culture; Wen brigade image

F590.8

A

2095-1205(2021)02-99-05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48

2020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菏泽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20_ZZ_46)

王美芹(1967- ),女,山东单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菏泽市菏泽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