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2车莉
车 莉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车莉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陇南746000)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落实产业发展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的要求,林业技术推广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不仅是林业科研技术广泛应用的表现形式,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农林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入手,分析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效率,改善农林矛盾,提高居民收入,达到践行生态建设和实现生态脱贫的目的。
林业技术推广;生态文明建设;林长制
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被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对其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民生,也是民意,林业作为生态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林长制”的推广实施,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得到了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也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让生态环境成为普惠民生的福祉,让林业技术转化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成为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新的增长点。
1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1.1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生态建设不仅包含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还包括依附于其中的各类公共资源,林业技术作为枢纽,对生态建设和自然资源有序利用、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公共资源的共享利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发挥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的高效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作用。
1.2 林业技术推广实现了生态建设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生态建设作为宏观的概念,其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投入、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环节,而粗放式的管理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只是为了完成某一既定目标,而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过程。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协作能力,做出成本最优决策,使生态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1.3 解决农林矛盾、实现生态脱贫
充分发挥林业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有助于维护林农的利益,解决保护与开发、林业和农业生产的矛盾,提升林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和林业经济培育动能,完善林业经济产业链,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农林产业体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围绕生态脱贫,林业技术推广助力建设高起点生态产业,高质量提升生态产业品质,集群发展山林经济,使“土产品”变身“洋产业”,有力推动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脱贫。
1.4 林业技术推广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通过健全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林业技术推广活动,破解农村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短缺难题,加快现代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新理念,拓宽新思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林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1]。
2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技术推广制度建设不完善
影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首要因素,在于技术推广制度建设不完善,限制了我国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林业生产技术落后,项目落地困难。因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林业生产仍沿袭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加之农村信息闭塞,基层林业科技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政府在发挥行政职能的过程中,对林业技术推广的宣传不到位,科技转化利用效率不高,推广项目筛选困难,找不到适合本地的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其次,镇、村两级没有充分发挥对于农民林业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再次,林业科技项目建设规模小,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技术推广和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举步维艰。最后,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奖励制度,林业技术推广培训、宣传等工作的经费尚无保障。
2.2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能够充分了解技术特点、应用范围。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林业整体技术水平比较低,致使技术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一方面,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等,无法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使其一心一意投入到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因地制宜地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发展,致使农村留守人员多是儿童和老人,受限于传统观念,林业技术推广的高投入低回报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失,对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严重影响,进一步阻碍了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2]。
2.3 林业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林业项目无法落地生根
一方面,由于林业技术推广没有固定经费保障,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缺乏,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补助资金仅够开展项目前期建设,建成投产后缺乏管理资金,特别是需要长期投资的项目,因此资金匮乏成为影响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
2.4 思想认识不深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农村人才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主要领导频繁交替和执政理念不同,导致出现上下政令不通,推广工作往往虎头蛇尾,无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因受待遇、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队伍不够完善的问题使其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3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建设中的对策
3.1 以林业技术推广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林业发展要切合实际,必须规模化发展,着眼于当下的发展困境和难题,集中精力进行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将林业发展和多种经营体系相结合,打造多元化林业产业。
3.2 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的,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快创新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激发内生动力,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林业技术为手段,以原生态的绿水青山作为基础材料,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在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林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主要从优化生态产品供给、推进林业质量精准提升、持续做强森林康养休闲、扩大林业改革红利、加强林业品牌培育等方面入手,推动林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可持续的方向发展[3]。
3.3 提高对林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认识,促进林业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认识,坚定林业技术推广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森林资源高效利用、经济林培育、林业产业发展,建立创新型林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林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向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向林业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转变。
3.4 全面推行林长制,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林长制作为林业发展的制度靠山,既是实现生态脱贫的有效途径,也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党政领导主体责任的必然选择。通过全面建立林长制,将进一步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推进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强化生态资源科学管理,严格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森林等生态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林长制最终将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群策群力,统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林业技术推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全新局面。
3.5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人员薪资待遇和业务水平
强化林业技术推广,关键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人员薪资待遇和业务水平,构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切实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的目的[4]。
[1]雷晓刚.林业技术推广[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王宗星,冯博杰,杨荣亮.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4):620-623.
[3]李春.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种苗科技推广中心发展[J].现代园艺,2013(15):117.
[4]胡林立,范霞.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8):81.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he Li
(Gansu Bailong River Caganglia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Gansu Province, Longnan 746000)
In order to deeply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liminating poverty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est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has been raised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which is not only the manifestation form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ssroots forest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basic forest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listic,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These advice aim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asic forest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improve the contradic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to achieve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goal of ecological pover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orest head system
F326.2
A
2095-1205(2021)02-8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