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助力农机现代化发展探究
2021-12-02贺瑞华
贺瑞华
计算机助力农机现代化发展探究
贺瑞华
(太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山西太原03003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现代化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作用,对计算机的科学运用可以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文章针对计算机与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关系展开了探讨,旨在利用计算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现代化;计算机;农业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在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市场对粮食的供应需求。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在此过程中,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合理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1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部分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为了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国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农机化发展实质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来提升和优化农业相关设备的性能,以满足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必须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确保农业机械研发的资金充足,提高农业机械整体水平。相关研究人员曾指出,农业机械现代化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比如在机械设备结构改进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设计思想的可视化,必须购买相关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农业科研资金相对有限,制约了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1]。
1.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影响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研发人员作为农业机械设施的研发者、设计者与改进者,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对农业机械技术、设施的更新速度与应用价值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多数国企中,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仅占全部人员比例的4%左右,增长速度过慢,技术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也较为失衡,加上专业能力的缺乏,诸多因素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
1.3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缓慢
从技术和装备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大量中小农业企业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的问题,不利于农机装备的发展。同时,虽然大型农机企业发展相对较好,但其主要的大中型农业装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匹配度,致使大量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不能被大规模推广,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也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优势为农机设计与应用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各地区间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不均衡、农机设备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农机品种缺陷、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因素都对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
2 计算机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2.1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环节的应用
要想在根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实现农机的设计、仿真与制造,而这一过程必须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试验和制造中,是衡量农业机械现代化设计水平与制造水平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标志之一。
计算机辅助功能作为现代化农机的设计手段和模式,完全不同于农机的传统设计模式,其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优化设计与建模仿真等多方面优势都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在设计阶段的可视化,实现农机的三维绘图,更能保障农机的质量与设计水平。在农机制造过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含量的提高,规避传统农机设计水平低问题,这样更有利农机设备综合性能的提升。借助计算机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理念,比如提高农机装备制造精度,实现精准农业模式的形成与持续优化等。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与合理运用可以为农机设备设计人员提供便利,实现农业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提高。
2.2 农业机械维修环节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大量的新型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根据对农业为机械设备维修的相关调查和相关研究可知,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的解决效率,农机维修人员可以对农机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与具体状况进行高效率的准确定位,缩短故障检修时间,实现对农机零部件的及时维修与更换,提高农机设备维修的整体效率与水平。基于计算机的机械智能控制系统,也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精度与准确度得到大幅提高,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或问题的概率。因此,计算机与农业机械维修环节的有效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设施的维修效率[3]。
2.3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环节的应用
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普及与推广,而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宣传、推广体系中具有十分便捷的优势,也在农业机械推广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计算机推广的主要特点有:传播形式多样、交互性强、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在数据信息以及在资料收集方面十分便捷且准确。借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平台来开展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可以加大力度与增强效果,通过计算机推广系统向农机使用者传递农机新技术的简介、使用演示视频等信息,提供优质化服务与合理的解决方案。目前,农业机械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宣传等基本都依靠计算机完成。
2.4 农业机械管理环节的应用
农业机械现代化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辅助农业机械管理实现科学管理的人机交互系统,利用数据库等软件系统完成相关任务,主要涉及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日常管理、宣传、推广、使用、质量监督、培训生产等多个环节。通过借助计算机构建农业机械现代化管理系统,可以提出对农业机械使用操作的建议,并进行在线讲解,发生机械故障时提供远程诊断和维修咨询,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关数据,便于进行农业机械政策调整等等,为农业机械现代化管理提供便利[4]。
2.5 智能自动机械化与精准农业的应用
在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下,计算机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动力性、管理精度、动态指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型,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现代化农业要求农业机械必须具备智能、自动识别功能,比如在耕地时遇到埋藏的石块、耕地深度、施肥量等问题,都需要借助计算机分析识别技术对此类对象做精准识别与判断分析,并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此外,基于计算机终端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有效管控,在GIS和GPS技术与农业机械的融合下,农业谷物自动收割机、全自动农业耕作机、农药喷洒机、幼苗播种机等智能农业机械得以产生,不仅提高了农业作业的精度,还更好地节省了资源,实现了田间农业管理的智能自动机械化,实现了精准农业的目标。
3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趋势与前景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农业机械现代化近些年在农业发展中也体现出了显著优势,对农业增产增收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不仅可以减少耕作时间,降低耕作难度,还可以实现农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结合农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明显看出农业机械现代化在未来农业发展中有十分广阔的空间。计算机技术是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基础,根据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实际发展需求,也应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在农业机械化的设计、管理、生产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将计算机技术与农业机械的设计、应用相结合,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性,促进农业机械在农业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现代农业认知观念的改变,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会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会持续增长[5]。
农业机械的开发与应用俨然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与普及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压力。因此,未来农业机械现代化的设计与发展趋势必然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与自动化为主。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整体水平已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大环境对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众多促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章制度,为农业机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6]。
4 总结
在社会与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党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推动。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使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管理、决策、维修、使用、推广等都有所进步,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与农业综合实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蒋迎霞.现代农业机械中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0):21-22.
[2]邓红伟.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5):73+96.
[3]谢辉.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广东蚕业,2019,53(9):43,45.
[4]王桂凤,王珂.计算机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39(2):265-268.
[5]李华梁,高正明.浅谈计算机在农机化中的支撑作用[J].南方农机,2020,51(1):30,39.
[6]马生红.我国农机化现状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78.
贺瑞华(2000- ),女,山西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S126
A
2095-1205(2021)02-8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