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你南瓜水稻育秧棚后茬栽培技术

2021-12-02唐利忠唐建胜

广东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瓜苗南瓜种子

李 纲 唐利忠 唐建胜

迷你南瓜水稻育秧棚后茬栽培技术

李纲1唐利忠2唐建胜3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100;2.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00;3.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农村局湖南永州425100)

文章介绍了迷你南瓜品种,阐述了迷你南瓜水稻育秧棚后茬栽培技术,分析了迷你南瓜的推广情况和经济效益。

迷你南瓜;瓜苗培育;吊蔓整枝

在最近几年的健康文化发展中,南瓜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尤其是集营养保健、高效生产为一体的迷你南瓜,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并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受到欢迎。文章通过对南瓜栽培现状及迷你南瓜高效栽培模式的调查,收集了国内外几十个迷你南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和品质评价后,选出了几个优质的新品种,应用于实际栽培活动中。

1 现有迷你南瓜品种

通过引种筛选和现场评价,从国内外引进的迷你南瓜中筛选出了3个品质比较好的新品种,分别是黑金玲3号、贝贝3号、贝栗4号。这3 个优质品种的果实特点是口感好、产量高。其中黑金玲3号由北京某种子有限公司引进,该品种的特点是植物生长旺盛,叶子呈浓重的绿色,且抗逆性强,能有力抵抗霉菌。播种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底,播种到收获期间经历110~120 d,果实呈扁球形、瓜缘深中、瓜顶扁圆、果皮深绿色,横径和纵径分别为12.0 cm和7.5 cm,瓜肉厚度大约在2.5~3.5 cm范围内,瓜的尾部果肉厚1.0~1.7 cm,单个瓜的质量在550~700 g之间,每株可采瓜4~6粒。香瓜肉呈橙黄色,煮后的香瓜粉肉质非常细腻,甜度较高,栗子味中等,具备优良品质。贝栗4号系安徽江淮园艺种业有限公司引进[1],该品种的迷你南瓜植株植物生长旺盛,叶子呈绿色,抗逆性强。播种时间是2月中旬至3月下旬,收成时间105~120 d,果实呈扁球形,瓜果边缘清晰,果皮深绿色,横径12.5 cm,纵径8.0 cm,瓜肉厚2.5~3.0 cm,瓜尾果肉厚1.0~1.6 cm,单个果实质量在600~700 g范围内,瓜肉呈橙黄色。熟后的瓜肉品质适中,瓜粉细腻,香甜且栗子味适中,质量非常高。贝贝3号由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该品种的南瓜植株植物生长旺盛,叶子呈绿色,有较强的抗逆性。播种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下旬,从播种到收获经历105~120 d。果实呈扁球形,果皮深绿色,横径在12.0 cm左右,纵向长度约为7.0 cm,瓜肉厚度在3.0~3.5 cm范围内,尾肉厚度在1.0~1.6 cm范围内。单个果实的质量大约为550~650 g,瓜肉呈浅橙黄色,该品种的瓜肉经蒸煮后有较强粉质感,中等甜度,栗子味强,品质也非常好。

2 迷你南瓜水稻育秧棚后茬栽培技术

2.1 瓜苗的培育和管理

2.1.1 品种选择

选种时,应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肉质甜、风味好的微型迷你南瓜品种,需要准备72 孔或72 孔培养基和培养皿孔。以泥炭和蛭石为原料,以2∶1或泥炭蛭石与珍珠岩按1∶1∶1混合均匀,置于盘穴中。选用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饱满、发芽整齐的种子进行催芽,种子在播种前用温汤浸泡,用清洁的种子粘蛋白水清洗,置于25~30 ℃的环境中保持水分,加速发芽。为了预防病毒性疾病,灭菌后可在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微型南瓜的种植在温室保护地进行,一般在春季2月和秋季9月初播种,每穴播种1~2粒,播种深度为0.8~1 cm。播种时,种子的胚根斜放在盘腔的中心孔内。播种后,用蛭石覆盖播种孔,倒入透水性好的水,在播种盘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夏秋季高温季节用两层防晒网覆盖。播种深度应均匀,以确保苗的外观均匀。从播种到出苗,穴盘应避免暴晒,以免对出苗产生不利影响。

2.1.2 瓜苗培育

从实际的种植活动来看,水稻播种棚内的土壤被反复压实,直接播种南瓜不利于秧苗生长,另外迷你南瓜种子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推荐的播种方法是移植,而且这种种植方式还能使南瓜尽快上市,以增加收入。种植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将南瓜种子放在60 ℃热水中浸泡,连续搅拌10 min,保证南瓜种子受热均匀。当水温降至30 ℃时,浸种6~8 h。然后用干净的湿布包好种子,放在25~30 ℃的环境中加速发芽,在种子表面洁白后才能开始播种,芽不要过多,也不能过长。播种时间在5月初到5月中旬,播种期通常在25 d左右,可根据水稻移栽日期计算期限。播种时,发芽的种子可以直接放在一个营养钵里,一碗一粒,保证土质覆盖均匀,土壤太厚出苗慢,生长也会不均匀。播种前必须浇水,并确保种子完全渗透。幼苗生长后,应立即移去薄膜。做好苗期的管理作业,播种后第2 d和出苗前,苗床温度应保持在25~30 ℃范围内。白天在20~25 ℃之间,晚上在15 ℃上下。在种植前7~10 d对幼苗进行精炼,确保幼苗能够良好适应移栽种植后的生长环境,防止根系在苗床上积水腐烂。阳光不足或多云多雨的天气会造成瓜苗长度过长,所以也要保证苗圃棚膜的清洁、透光性好。如遇连续雨天,应及时补充光线,避免发生幼苗徒长的不良情况。在幼苗定植过程中,需要喷洒百菌清、多菌灵以及一些其他的杀菌剂,防止产生慢播期瓜苗病害。

2.2 整地和定苗

由于水稻播种棚内的土壤被反复压实,土壤孔隙度差,种植蔬菜后使用水稻播种棚可能会对幼苗造成危害,这些危害是使用前茬强播剂或其他化学药剂所导致。为此,种植前应大量施用成熟有机肥或其他生物制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止药物危害。稳定种植后,需要每亩施撒750 kg的N、P、K三元复合肥及生物肥1 500~3 000 kg。且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应控制为6 750~7 500 株/亩的范围内。种植前采用滴灌的浇水方式,并铺设好黑色地面塑料膜。根据种苗的大小完成定植,大小苗需要分别种植。种植时,可定点施用恶草胺或其他生物制剂,从而有效控制传染病。南瓜根系再生能力比较弱,应尽量保护根系使其不受伤害。

2.3 吊蔓和整枝

当迷你南瓜植物的高度为40 cm时,需及时修剪藤蔓。因为叶片蒸腾失水后,藤蔓韧性好,不易损坏,所以应该在下午展开吊蔓工作。将挂藤的绳子松松地系在苗基上,也可以固定在地上,然后把瓜藤顺时针缠绕在挂藤的绳子上,再把挂藤的绳子系在铁丝上。在晴天修剪单株藤蔓,保留1株主茎,用剪刀剪去剩余的侧茎,修剪后及时杀菌。

2.4 田间管理

种植后应立即浇灌农田以肥料和水,提高种植幼苗的效果。藤蔓上开花结瓜并稳定后,就需要施高钾水溶性肥料,其中N、P、K的比例应为15:5:30,施肥量应控制为75~150 kg/hm2,施钾量为0.5~0.5 kg/hm2,稀释1 200 倍后使用。在之后的田间管理中应每采收1 次瓜后,就施肥1 次。在田间管理工作中,还需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当植物有4~5片真叶、藤蔓长到10~15 cm的长度时,就需要取下心叶。同时,应及时移去生长在藤蔓叶腋之间的侧芽,使其能够实现平行式生长,也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线,有利于提高迷你南瓜产量。另外其他侧枝要拔除,每个藤蔓上留4~5 个瓜,在早晨枝条调整。做好人工授粉和疏花工作,通常在连续的雨天人工授粉和疏花。在早上的7~9点,选择开放供授粉的雄花[2]。在授粉过程中,同时进行疏花工作,每枝可留下10~13 朵花,每两朵花之间的距离是20~25 cm,可摘除其他花。迷你南瓜病害防治工作主要需要控制的是白粉病,为做好这一田间管理工作,应使用1 500 倍11.2%吡唑啉偶氮菌酯+17.8%偶氮菌酯(绿太妃糖)溶液,另外还有75%可湿性粉剂溶液500~800 倍的百菌清、8 000~10 000 倍氟硅唑乳状液,每7~10 d需进行施撒。

3 迷你南瓜推广与效益分析

3.1 迷你南瓜的栽培面积逐年上升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迷你南瓜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而且在春秋两季都可以栽培,迷你南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在贮运过程中不容易受损,特别适合在郊区进行推广和种植。正是因为如此,某市的8个市郊均有种植。据统计,2007年该市南瓜种植面积仅为1.3 hm2,也就是大约只有20 亩。而在2012年和2015年,迷你南瓜的生产面积分别达到14.7 hm2(221 亩)和14.5 hm2(218 亩)。到2020年,迷你南瓜的种植面积达56.5 hm2。采用大棚保护地直立栽培的形式,主要是单行种植,种植边界宽度为1.2~1.5 m,春耕一般在2月中旬,秧龄15~20 d。植物之间的距离是50~60 cm。秋季播种,8月底至9月初播种,苗龄8~10 d,苗长35~40 cm。在4~5叶的苗期,可通过增瓜灵或乙烯利、人工辅助授粉等手段,每株可产瓜5~8粒。

3.2 高效茬扣模式的经济效益

迷你南瓜产品不仅可以蒸食、烤食,还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和装饰菜肴,如一些高档酒店和餐厅会利用迷你南瓜的美丽外观作为容器,开发南瓜八宝粥、南瓜冰淇淋、南瓜海鲜汤等特色菜肴,这使迷你南瓜价格翻番,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笔者对小南瓜高效轮作模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小南瓜的生产效益,发现这就是高产作物轮作效益。4种迷你南瓜高效轮作模式的平均产量为5 395 kg/亩,其中微型南瓜平均产量为1 595 kg/亩,产值为18 410元/亩,小南瓜产量占南瓜年总产值的22.0%[3]。研究还发现,由于不同基地的栽培管理水平不同,迷你南瓜的产量有很大差异。综合栽培管理基地产量为1 080 kg/亩,有机栽培管理基地产量在1 200 kg以下。基地种植技术成熟,管理水平高,产量可达2 000~2 100 kg/亩,不同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微型南瓜的售价明显不同。品牌有机微型南瓜的售价可达20 元/kg,常规南瓜的售价约为8 元/kg。

4 结束语

目前应用广泛的迷你南瓜品种有3个,分别是贝贝3号、贝栗4号和黑金铃3号,在种植迷你南瓜活动中,应做好瓜苗的培育和管理工作,科学选择瓜苗品种,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整地和定苗,在下午进行吊蔓和整枝工作,田间管理时应控制好肥水,并防止瓜苗出现病虫害,以真正实现迷你南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应用高效茬扣模式获得较高水平的经济效益。

[1]马建祥,魏春华,张显,等.迷你南瓜塑料大棚早春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20,33(10):109-110.

[2]孔令娟,陈珏,李怀志,等.绿色食品迷你南瓜生产技术规程[J].上海蔬菜,2020(2):31-33,42.

[3]王明明,李彩华,张辉.水稻育秧棚后茬迷你南瓜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20(1):31-32.

李纲(1978- ),男,汉族,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高产技术。

S50

A

2095-1205(2021)02-6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30

猜你喜欢

瓜苗南瓜种子
生命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桃种子
南瓜灯
白瓜苗
南瓜
幸运的小种子
可怜的种子
南瓜车开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