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2021-12-02尹小明卢赫宇

广东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体系

尹小明 卢赫宇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尹小明卢赫宇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气象局内蒙古赤峰024300)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气象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健全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气象灾害的发生,使农业种植户能够做到对气象灾害的预防,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文章对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农业和农村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全新的技术。应用新型技术能够为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建设更加健全的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目前,虽然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两个体系”,但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1 “两个体系”的建设意义

目前,科学技术在我国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后,加快了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从经济实力方面对我国进行了提升,并且,我国将农业作为最为重要的一项经济体系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农业种植的大规模生产,并提升其经济价值,国家在农业和农村建立“两个体系”,以此来有效监控各种自然灾害,提前为天气灾害以及自然灾害提供良好的预防准备和应对措施,使农业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并且,在农业和农村通过建设这“两个体系”,能够使农业获得强有力的发展支持,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免于受到天气因素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更加稳定。

2 “两个体系”的建设现状

2.1 缺乏资金支持

想要使“两个体系”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得到正常的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其良好作用的发挥,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针对我国的部分贫困地区来说,如果无法在其农业发展阶段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就会导致其发展滞后的问题出现,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使得“两个体系”无法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发挥其实际作用[1]。

2.2 相关技术落后

针对“两个体系”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运行来说,部分地区的气象监测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技术,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导致其作用无法得到发挥,无法对自然天气和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御,从而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 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得知,气象监测体系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相关部门自身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农民对气象预警消息的接收不够及时[2]。

3 健全“两个体系”的措施

3.1 做好统筹规划

由于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两个体系”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两个体系”的建设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并要树立全局观。此外,在健全“两个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农业生产作为“两个体系”的服务对象,并通过与当地实际气候情况、农业生产情况的结合,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

3.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健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两个体系”,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对整体和短期两种计划,采用先进的思想对农业建设进行指导,以此来对资源进行统筹、对建设进行优化,并且需要根据建设目标做好对各个阶段工作的总结,以此来避免农业生产受到阻碍。健全“两个体系”并不只是气象部门的责任,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因此,各部门之间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打破封闭的传统和阻碍的壁垒,以此来使“两个体系”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气象部门还需要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入全新的检测技术和观察设备,建设网络信息平台,以此来改善气象服务的运行环境,使“两个体系”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3]。

3.3 建立预防预警机制

想要健全“两个体系”,就需要做好预防预警机制的建立,并进行良好的宣传。首先,建立当地气象预警机制,并结合实际的气候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经验。其次,做好对气象变化的实时监测,对农业气象的突发灾害进行预警。一旦预测到有灾害气象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到电视、网络等渠道中,提醒农民群众,使其能够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对农作物的防护。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农民群众进行防灾和减灾,使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尽可能降低。最后,做好专业培训,通过对工作人员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鼓励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进而使其具备更强的责任感[4]。

3.4 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

我国农业生产者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灾害时,大多数处于被动的防御状态,种植户以及百姓们基本是“靠天吃饭”,无法保证百姓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许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别较大,必须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及时收集和分析数据,给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精准科学的农业天气预报。地方政府要派出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农业生产人员一定的技术辅导和农业气象知识补充,不断改变农业生产者传统落后的种植观念和气象观念,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建立相应的气象服务,有效形成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4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4.1 强化信息渠道的

农业气象部门采用相关的多媒体渠道,帮助农业工作者完成对当地信息渠道的组建,使其能够第一时间在相关平台中接收到与气象和灾害性天气有关的信息和预报,为农民对气象信息的了解提供保障,使其能够做好充分的预防。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通过对相关网站的建立来发布气象灾害信息,通过对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的充分利用来为信息的及时传达提供保障。

4.2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我国目前在农业生产方面不断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气象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的合作,对农业技术和农业模式的全新发展加以了解,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利用相关气象资源,根据不同的风险对气象灾害进行划分,对气象历史资源数据进行调研,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以此来尽可能地为农民经济收入提供稳定的保障。

4.3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机制

针对农作物本身来说,其缺乏一定的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对各个农业生产环节进行重点的关注,强化灾害预警机制,从而保证对气象灾害进行良好的监测和预警,为农业生产提供不断完善的防御措施,使农作物具备更强的气象灾害抵御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农业科研部门需要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抗寒、抗旱等新兴农作物品种的研究,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来对农业产量的提高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GPRS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气象服务中,以此来实现对气象指标体系的高水平建立,从而对农业生产进行良好的气象灾害预警[5]。

4.3.1 防御干旱

需要对干旱及土壤墒情进行进一步的监测预报,根据气象资料和灾情对相关的数据库加以建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来进行适时的人工增雨、干旱状况评估以及对人工增雨的指导,以此来减少干旱天气造成的损失。还需要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推广,对喷灌、滴管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根据旱涝墒情做好农业专项设施服务,通过对“农业电脑”的建立来开展工作。此外,通过对滴管示范工程的建设,使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4.3.2 防御大风

需要根据监测到的大风信息,在第一时间以预警的方式发布给农业从业者,并进行防御指导。农民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需要按照指引,根据不同的大风灾害对相关区域进行划分,对棚架、临时物等进行科学的加固和搭建,切勿在露天进行集体活动,或是在高空和水上进行户外作业。

4.3.3 防御雷电

需要根据防雷管理工作以及雷电灾害监测工作,建立相关机制和预警系统,以此来实现更高水平的雷电灾害监测预报,按照不同等级的雷击风险,定期开展监测工作,以此来对雷击隐患进行及时整改,使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得以减少。

4.3.4 防御冰雹

需要采用雷达跟踪探测气象信息,预测强对流天气如冰雹等,实现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对冰雹临近预报的探索和对预报的准确率的提升等。此外,还需要通过对人工技术的探索来预防冰雹,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实验作业,可以采用相关的催化剂以及火箭发射法,来对雹胚的成长加以遏制,对冰雹的危害加以减轻。比如还可以采用专业的卫星、雷达等设施来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采用相关技术来对云中进行播撒干冰等,以此来进行人工防雹,进而使恶劣气象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最大化降低[6]。

所以,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需要健全对“两个体系”,将“两个体系”作为重点,通过对各个工作要点的顺利完成来充分发挥对“两个体系”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作用。

[1]张磊,喻衡雁,阳艳.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8(14):38.

[2]伊德尔呼.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176.

[3]童光祥.农业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J].江西农业,2016(13):54.

[4]王碧波.农业气象服务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6):157-158.

[5]徐震宇,朱宇,刘小杰,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构建分析[J].南方农业,2016(21):224,226.

[6]陈观发,张俊芬,邓永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J].北京农业,2013,(A10):185.

尹小明(1992- ),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气象。

S165

A

2095-1205(2021)02-40-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19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体系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大国气象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胸中藏气象 笔底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