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

2021-12-01丁燕珊陈素兰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0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

丁燕珊 陈素兰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以60例急诊肾结石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3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治疗后12h、治疗后1天、治疗后2天、治疗后3天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优,差异P<0.05。对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肾结石患者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有效缓解治疗后疼痛,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个体化疼痛护理;急诊肾结石;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10--01

肾结石是因某种因素使得尿液中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浓度升高,表现出过饱和状态,局部聚集与生长析出晶体,形成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疾病[1]。肾结石主要症状为疼痛,表现为放射性疼痛、阵发性疼痛,以及血压降低、脉搏增快、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对于急诊肾结石患者,应当加强疼痛干预,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0例急诊肾结石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参照组患者共计30例,男:女=12:18;年齡是26-67岁,平均是(50.56±4.34)岁。研究组,男:女=11:19;年龄是29-68岁,平均是(50.67±4.63)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差异可见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倾听诉说,解答疑虑。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对症治疗。指导患者治疗后运动,在治疗后需保持卧床休息,在早期下床行走,结合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频率与运动量。

研究组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成立护理小组,加强小组成员培训学习,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疼痛护理干预、资料统计、资料整理等工作。患者在入院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内容有疼痛分值、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告知医师。对于轻度疼痛患者,每天评估1次;对于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患者,增加疼痛评估次数,当患者病情在发生变化以后,随时评估。若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在用药0.5h以后,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将疼痛讲述出来,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使用物理方法缓解疼痛,例如按摩、冷敷、热敷、改变体位等,转移注意力,并指导患者呼吸技巧,有助于缓解疼痛。在必要时采用物理止痛法治疗,例如盐酸哌替啶、异丙嗪肌肉注射。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量表是VAS量表,共0-10分,10分表示最疼痛。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由三个等级组成,即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疼痛程度比较

比较治疗后12h、治疗后1天、治疗后2天、治疗后3天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优,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肾结石患者伴随急性疼痛,需及时给予有效处理,避免影响身心健康,对治疗后恢复十分不利[2]。个体化疼痛护理应用于急诊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对患者的个体化疼痛护理,能有效缓解疼痛,促使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并改善预后[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疼痛护理,结果可见,比较治疗后12h、治疗后1天、治疗后2天、治疗后3天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优,差异P<0.05。表明个体化疼痛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治疗。个体化疼痛护理能够丰富、优化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在管理、预防层面促使疼痛发生风险降低,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治疗效果[4]。个体化疼痛护理具有较多优点,详细如下所示:其一,对患者疼痛表现及时反馈,依据科学经验、临床经验,在疼痛发生前、疼痛发展中实施科学护理技术、医疗技术,促使疼痛风险、疼痛影响降低;其二,依靠评估对护理服务进行调整,提供患者科学性、针对性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出护理模式的人性化、服务性[5]。

综上所述,急诊肾结石患者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有效缓解治疗后疼痛,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戚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初步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5):13-18.

[2]杨挺岸. 一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行腋-双股动脉旁路术的护理配合[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9):1474-1477

[3] 范祖燕. 纤维蛋白鞘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分析和处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9,33(22):4171-4172.

[4] 钟美浓.基于疾病全程管理的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35(29) : 2284-2289.

[5] 刘玉霞. 基于吞咽障碍筛查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桥小脑角区占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临床护理杂志,2019,35(18):31-38.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
早期综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急性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探讨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与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疼痛程度相关性分析
脉冲射频应用于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