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021-12-01陈继红
陈继红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1)
现阶段,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自2019年我国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需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使得更多的高职院校开始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并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与育人工作的融合,努力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可共同得到提升。
构建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师资力量具有非常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作为一项培养技术型人才良好职业素养、高尚品德以及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重要方式,其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还要对思政相关理论知识有着全面化地理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知识,这对于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是,因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能够同时实现具备心理学知识与课程思政理论知识的要求,这便导致其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时可能存在着效果不佳,影响学生实际学习成果的问题。对此,这便要求高职院校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其一,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知识的教学与培训,并且通过讲座、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思政中相关政策、教育教学技巧掌握水平的提升,并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师,其应当更加关注相关的时政热点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到更多的时政新闻,并且通过总结与反思自己课程内容来进一步挖掘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巨大推动力。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接受能力,及其对于思政知识地掌握情况,同时可以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这便需要教师带领高职生走出课堂对其的限制,利用课外作业、课外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课程思政知识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掌握[1]。
其四,教师自身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生活中,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从生活中的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处处都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说,对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都真诚相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有集体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在和学生的家长交流的时候,要热情一点,不要让家长觉得和老师谈话有很大的距离感。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既可以鼓舞斗志,同时也可以指引方向,另外,老师还可以在班级里选出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学来管理班级,让他们在日常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灌输以德树人的思想,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感染其他同学,起到带头的作用。最后,老师还应该多在班级里宣传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传播正能量,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到这些知识,把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变得更有感染力,使正能量充满整个校园。
其五,教师要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日常举动,并及时地调节学生们的情绪,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大体地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一些什么,以这些为基础,认真探索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法,讲课的时候要生动有趣,不能让学生们感到无聊,甚至想睡觉,一定要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其六,通过课外阅读的训练,深入开展渗透教育。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生仅仅掌握课上学习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多读一些课外的读物,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丰富,所以教师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课外阅读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读一些古代很多诗人写的与爱国主义、孝敬父母、爱岗敬业等等有关的书籍,让他们从书本中深刻的领略到中国大好河山的气势磅礴,让他们从书中懂得一定要孝敬父母,尊重每一位老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热爱祖国。读书是每一位成功者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在读书中,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能自觉地向着自己的榜样努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间的融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了解到,二者在价值观念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一致性。其中,前者教学的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内外合一,强调内在精神与外在能力相统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而后者则是通过立德树人来保证所传授的知识与价值观间得到统一,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与民族精神的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中,其包含了大量关于育人的内容,并且其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观念对于其综合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主要从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教学分析。课程思政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其中,教育主体主要是针对还在学校教育的青少年,重视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理论知识与道德价值观念,引导青少年通过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同样注重对学生品德和修为的培养,青少年通过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促进青少年个体的整体性发展,二者之间在教育主体上也存在一定的契合点[3]。
落实好三个举措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建立推进课程思政的相关保障措施,出台政策整体推进“三教”改革,完善课程思政激励机制,整体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同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同思政的机制,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深入各类课程教学团队,结合课程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和选择思政载体。
二是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不仅要重塑教师的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要求教师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守望人,有“立德树人我责任、教书育人我奉献、学生成才我骄傲”的高尚情怀,还要全面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做到既是“工匠”之师,也是铸就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既能用娴熟的专业术语传递知识和文化,又能用“思政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修订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学校教务部门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应在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时,明确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并重。
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
针对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问题,则可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使其无论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还是其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团队合作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与其他的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并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形成团结互助意识,帮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4]。
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及学生注意力的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并为其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学生注意力是其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前提,在这种情况下,则需教师与学校共同努力,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并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来让更多的人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注意力提升的作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一门课程对学生心理的重要影响,提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及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大量的宣传与教育来使得更多的高中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学习当中,为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期间学生负面情绪的抒发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期间,不乏一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解、训练效果不佳等问题而导致自身出现不良情况,而若此时未正确的抒发负面情绪,则可能导致学生受负面情绪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其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期间负面情绪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关注刚开始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课程的学生,其可能存在着所学内容掌握不熟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有些心急,或当学习到比较复杂的知识时,容易出现心慌的情况,不仅无法达到预期心理引导,还可能会引发负面问题。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师没有很好的与学生沟通,不知道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不会给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是消极的影响[5]。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刻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真正的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起到正面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作为高职院校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其同样要求教育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与分析,同时,利用多种方式获取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源,将高职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并且实现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