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楼诗与唐诗登楼主题概观
2021-12-01刘亚平
刘亚平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登楼感怀是唐诗中常见主题,有着丰富漫游经历的李白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登楼赋诗,留下至少10余首有关登临楼台的诗作,抒发或喜或悲之情。通过探寻李白登楼诗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联系唐代其他诗人登楼名诗分析,也对唐诗登楼主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李白登楼诗概况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①登临楼台是登高形式的一种,文人喜登楼,有高楼饯别、聚会而赋诗的传统,独自登楼也会有感而发,登高必赋。诗情满腹的李白也不例外。
李白喜漫游,于人生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登楼,感怀赋诗,留下登临楼台的诗作10余首。李白青年时期蜀中游成都有《登锦城散花楼》;出蜀后,居安陆期间游襄阳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初入长安秋游邠州新平时有《登新平楼》;奉诏长安后期有《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赐金放还后,居东鲁期间有《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泰》;游江南吴越一带有《苏台览古》《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凤凰台置酒》《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脱身幽州后寓居宣城有《秋登宣州谢眺北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安史之乱后因附逆之罪流放夜郎,途中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遇赦后南游岳阳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
诗人登高而望,描绘登楼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或是本怀心事,结合自身人生经历,寓情于景。登楼而悲是李白登楼诗的主要情感倾向,除少数喜悦积极之作如《登锦城散花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其余皆是不同程度、不同主题内容的伤感悲愁,表达去国怀乡、感慨人生时光、咏古叹今、感伤送别等多种主题。
登楼主题
在李白之前,文学登楼主题已有,诗人登楼赋诗是一种文化传统。从李白登楼诗的主题内容,联系其他诗人的相关登楼名诗来分析,可以窥见唐代诗歌登楼主题的一些具体内容。
登高而悲
李白的登楼诗,悲愁是主调,既是自身有志向抱负而仕途受挫不得意的体现,也是登楼而悲传统的影响和体现。从汉代王粲《登楼赋》,到李白之前的唐代诗人登临楼台的名作,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勃《滕王阁诗》、崔颢《黄鹤楼》等,都奠定了登楼而悲的主题和主要情感基调,之后如杜甫《登岳阳楼》《登楼》等,也多抒发悲愁。悲的几类具体主题内容大致也是相通的。(登楼而悲的基调还延续到宋代,辛弃疾“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词句也侧面证明这种传统,但悲的内容有转变。)
去国怀乡。李白的漫游和求仕,使其常离家而居异乡,国都长安和家人所在便是诗人最留恋之处。客子身份异地登高楼,因离开长安而感慨仕途失意、抒发思君念阙之忧,因远离家乡而思家怀亲。
《登新平楼》中有“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李白初入长安求仕不得,落寞离开国都,登楼见苍茫秋景更添伤怀,失望之情难掩,失意又“怀归”,念及归家思乡之情,所目之景尽是伤心色,正如《楚辞·招魂》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②之传统。都城长安屡屡出现在其登楼诗中,《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泰》中,“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直抒眷恋长安之情;“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又借屈原、崔亭伯、张长公这些忠而被谤放逐免官的典故,抒发自己被放去朝之恨。《登金陵凤凰台》也作于赐金放还之后,结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饱含对君王对朝廷对国运的关切担忧。再有流放夜郎途中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时距离李白离京放还已十余个年头,即使放逐流判,他仍“西望长安”,不改念阙之心。长安是国都,政治中心,代表着朝廷和国君,李白登楼而望抒发的去国留恋,有两次离京的仕途不得意之愁绪,有政治志向不改的思君念阙心迹,有对朝廷国事的担忧关切,也伴随对家乡的思念。
去国怀乡是唐诗登楼主题中很重要的内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慨悲叹自身政治遭遇,有去国念阙之情。杜甫《登楼》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关怀国事,担忧朝廷。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刘长卿《登松江骚楼北望故园》中“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这些都表达思乡愁绪。
送别感伤。李白高楼饯别诗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泰》,前者紧扣送别,前两句诗点明诗人于黄鹤楼送别故友孟浩然顺江而下扬州,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淡淡的却悠长的离别感伤,表达久久眺望留恋不舍的深情厚谊。《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泰》前半部分“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渲染离别悲凉氛围,而后半部分借送其还京转入抒发对长安的眷恋和放还之愁闷。(《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虽名饯别,主题仍在抒发自身不得志之愁苦。)
高楼饯别是文人传统,亲友登楼而望,设宴送别,感怀赋诗,故送别感伤也是常见登楼主题。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以凄冷的送别环境氛围衬托离情别绪。白居易《江楼宴别》中有“介楼中别曲催离酌”“尊酒未空欢未尽”,主客于宴席间畅饮,依依不舍。
今昔对比,感叹古今。《登金陵凤凰台》中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昔日凤已去,独留空台和江水自流,引发今昔对比,所望之景花草古丘仍在,而追思感叹吴王宫、晋衣冠之逝。《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都是思忆前辈诗人光彩。《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中“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咏怀了蔺相如与廉颇、程婴与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等一连串的历史人物事件。
诗人登楼观景,因空间浩大空旷、物转星移而产生时空之感,今昔对比,而有咏叹古今的登楼主题。唐诗中从《登幽州台歌》就有今昔时空感慨,吊古伤今;杜甫《登楼》中“玉垒浮云变古今”“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感古今变化如浮云,世事无常,咏诸葛亮扶持后主,叹当今缺少诸葛丞相这样的治国人才。
喜悦积极
李白登楼诗除了悲愁主调,随着诗人心境的开阔,也有少数表达喜悦之情和积极主题的。《登锦城散花楼》描绘登楼所见盛景:“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抒发登楼游兴,虽登楼前有微愁,但景色赏心悦目,“极目散我忧”“如上九天游”,总体是心旷神怡、喜悦之情。《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道:“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此诗作于流徙途中被赦免后,以喜悦舒畅之心情观物,而物皆着我之色,所以登临眺望,所见壮阔,愁心也被雁引去,只见湖川山月美景,凉风习习,忧愁一扫而光,愉悦溢于言表。
唐代登楼诗中,抛开其他主观附加情绪而主写休闲游兴的,有专绘登望景色之秀美或开阔的闲适游兴之作,如杜牧《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一溪通四境,万灿饶层霄。”刘兼《郡楼闲望舒怀》:“郡城楼阁绕江滨,风物清秋入望频。”也有因诗人积极昂扬心境而表现喜悦积极主题的,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写登上楼阁,白日辉映黄河波涛汹涌,境界开阔,气势壮观;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用晶莹澄澈的玉壶和冰自喻赤子之心,以积极姿态慰藉亲友,表达在被贬逆境中依然坚持操守的信念和高洁志向。
表现手法的借鉴传承
李白不仅在登楼诗的主题内容上受到传统影响,在表现手法上也有传承借鉴。首先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路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已是文学史公案,前人多有论述,其实,李白不仅模仿崔颢,还借鉴了王勃《滕王阁诗》后两联:“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凤去台空江自流”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异曲同工,从物转星移的今昔变换切入,昔日凤已去而剩空台和江水自流,正如阁中帝子已去而空余江水自流,都引发今昔对比。《黄鹤楼》在此基础上又翻出乡愁,而李白诗歌的主题内容更广泛,除了物转星移的今昔变化感叹,还结合了咏古以及最后的思君念阙、担忧朝廷,有自我独特立意。王勃有“闲云潭影日悠悠”,崔颢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登楼诗也常用“云”意象,“飞梯绿云中”“白云映水摇空城”,而此首虽沿用云意象,但不再是楼高耸入云的点缀,而注入了新的象征内涵,结合其思君念阙主题,“浮云”蔽日,象征奸佞臣子蒙蔽君王,所以遥想到长安的情况而愁绪万千。
从其他的登楼诗也可以找出,李白借鉴点化前人的意象、用词、造境,用以表现部分相似的主题立意。实际上,登楼主题的诗歌在意象、选词、造境上确有一定共通之处。“空”“悠悠”“独”“自”“流”等字词,“云”“江”“水”等意象,在登楼诗中频繁出现。空旷寂寥、时空浩大之境界,今昔对比、物转星移之感慨,这也是登高主题中的共鸣。登高从空间上感受自然的博大永恒,有高而空旷之感,从时间上感受今昔变化而引发吊古叹今,再结合文人骚客的政治遭遇、心境,极易引发共鸣,登楼主题和表现手法得以传承。当然,诗人个人的独特体验和个性气质也让其登楼诗在借鉴传承传统的同时,具有自我特色。
注释
①班固,马晓斌.《汉书艺文志序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②洪兴祖.《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