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果梨”不同负载量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1-12-01魏海斌刘小利顾文毅祁银燕

现代园艺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负载量花序单果

魏海斌,刘小利*,顾文毅,祁银燕,廖 东

(1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2 西宁市西山林场 810000)

负载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负载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1]。梨果产量和品质是决定梨园产出的2 个关键要素。而在实际生产中,有些梨园片面追求产量,负载量过高,造成果实果个小,着色度下降,品质降低,影响树体当年生枝条的成熟和来年花芽的分化,易产生“大小年”结果现象[2-3]。也有的果园一味追求“精品果”,使得梨树负载量不足,造成产量过低,并且导致树体营养生长过旺,枝条徒长,降低果实品质[4-5],梨树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经济收入下降。

如何让梨果的产出既保质又有量,是梨农们迫切需要掌握的一项管理技术。因此,在生产中确定合理的负载量,才能保证梨果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平衡[6]。“黄果梨”为白梨()系统的地方梨品种[7],主产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因其果味浓郁纯正、皮薄松软、色泽金黄、酸甜适度、富含汁液、营养丰富等特点,倍受群众喜爱。为促进“黄果梨”产业健康发展,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黄果梨”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其适宜的负载量,为“黄果梨”的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青海省同仁县保安镇东干木村格拉滩“黄果梨”种植基地,海拔2300m,属大陆性高原凉温、冷温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6.2℃[8];年均降雨量401.4mm,年均蒸发量为1397.3mm;无霜期短,年均无霜期134d。基地内土壤pH 值8.49,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缺乏,速效钾中等。黄果梨树龄6~8 年,初结果盛期,种植株行距4m×4m,林下清耕,田间管理中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花序留果负载量试验。选择基地内生长良好、树冠大小基本一致、产量相当的6 年生“黄果梨”作为试验材料,在铃铛花期采用人工疏花的方式,疏除虫花、弱花、畸形花和中心花,保留边花并每花序留5 朵花。生理落果期后,采用人工疏果的方式,对试验标准树上所有花序开展不同留果量处理试验,分别为处理1:每花序留果1 个;处理2:每花序留果2 个;处理3:每花序留果3 个;处理4:每花序留果4 个;以自然花序留果为对照(CK)。每个处理3 株,单株重复,共15 株。

2.1.2 不同叶果比负载量试验。选择基地内生长良好、树冠大小基本一致、产量相当的8 年生“黄果梨”作为试验材料,在铃铛花期采用人工疏花的方式,疏除虫花、弱花、畸形花和中心花,保证每花序5 朵花。生理落果期后,采用人工疏果的方式,对试验标准树上所有花序进行疏果,每花序保留2 个果。同时对试验标准树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叶果比5∶1;处理2:叶果比15∶1;处理3:叶果比25∶1;处理4:叶果比35∶1;处理5:叶果比45∶1。每个处理3 株,单株重复,共15 株。

2.2 数据采集、测定与处理

2.2.1 百叶重。7 月中旬分别采集每个试验单株树冠外围复叶中部健康单叶10 片,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并换算成百叶重,以g 表示,精确到0.01g。

2.2.2 枝条生长量。秋季停止生长后,分别在每个试验单株树冠外围不同方位选择10 个当年生营养枝,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得枝条长度和基部粗度,其平均数为该试验单株的枝条生长量。

2.2.3 单果重。在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形良好、无病虫害的10 个果实,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以平均单果重表示,单位为g,精确到0.01g。

2.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形良好、无病虫害的10 个果实,用手持量糖仪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其平均数,单位为%,精确到0.01g。

2.2.5 石细胞含量。采用低温冷冻再加酶解的方法测定果肉石细胞含量[9]。单位为g,精确到0.001g。

2.2.6 数据处理。采用DPS17.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序留果量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由表1 可知,花序不同留果量,对树体生长有一定影响。各处理间枝条当年高生长和粗生长随着留果量的增多而减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 和处理4 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处理3 和CK 间无显著差异,表现为留果量的差异越大,对树体枝条当年高生长和粗生长的影响差异越大。同时,各处理间百叶重并不随着留果量的多少而有显著变化,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3.2 花序留果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花序不同留果量,其单果质量不同。花序留果量与单果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即花序留果量越多,单果质量越小;反之,花序留果量越少,单果质量越大。经方差分析:处理1 与处理4 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处理2、处理3 和CK 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3 间无显著差异,但与CK 间存在一定差异。

花序不同留果量,其单株产量不同,以处理2 的单株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3,处理4 和处理1 的单株产量接近,对照的单株产量最低。试验中发现,对照由于在盛花前期和后期未进行一定程度的疏花和疏果,增加树体消耗,故生理落果期后调查其坐果率仅为17.55%,这也是导致产量较低的直接原因。经方差分析:处理2 与处理1、处理4、CK 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处理3 存在一定差异;处理1、处理4、CK 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处理3 存在一定差异。

花序不同留果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花序留果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即花序留果量越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反之,花序留果量越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其中处理1 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4 和对照。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虽不同,但较为接近。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

花序不同留果量,果肉内石细胞含量不同。各处理中CK、处理3 和处理4 的石细胞含量相对较少,而处理2 和处理1 的石细胞含量相对较多。试验结果表明花序留果量与石细胞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即留果量越少,果肉内石细胞含量越高;留果量越多,果肉内石细胞含量越低。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石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

3.3 不同叶果比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叶果处理,对树体生长无显著影响,各处理间枝条当年高生长、粗生长和百叶重相近。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叶果比对树体生长的差异性比较

3.4 不同叶果比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4 可以看出,叶果比不同,各处理间单果质量不同。各处理单果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叶果比和单果质量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叶果比越大,单果质量越大;反之,叶果比越小,单果质量越小。这可能与更多的叶片可提供果实生长发育更多营养有关。经方差分析:处理1 和处理4、CK 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处理2、处理3 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 和处理3 间及处理4 与CK 间差异不显著,但处理2、3 与处理4、CK 间存在一定差异。

表4 不同叶果比的产量和品质差异性比较

叶果比不同,各处理间单株产量不同。各处理单株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4>处理3>CK>处理2>处理1。叶果比和单株产量间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叶果比越大,单株产量越高;反之,叶果比越小,单株产量越低。但当叶果比大到一定程度时,单株产量反而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

叶果比不同,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叶果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量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叶果比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大;反之,叶果比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小。这可能也与营养供给有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

叶果比不同,果肉中石细胞含量不同。各处理中处理1 的石细胞含量最大,其后依次为处理2、CK、处理4 和处理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花序不同留果量,与枝条当年高生长和粗生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随着留果量的增多,枝条当年高生长和粗生长减小;但花序不同留果量对百叶重无显著影响。叶果比的增大,相当于留果量减少,负载量减小。试验设计范围内,黄果梨叶果比与树体生长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差异不明显。何诚诚等[10]研究表明,合理的库尔勒香梨负载量对叶片光合作用有积极的影响。果实高负载量条件下,叶绿体的数量和叶绿体的大小均高于低负载量。因此,适当增加库尔勒香梨的负载量有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净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有利于同化物质的累积。但如果库尔勒香梨的果实负载量过高,同化产物未及时转运,又会给叶绿体结构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光合作用。黄果梨不同负载量光合效应的研究和对树体生长的相关性研究还有待深入研究。

花序留果量与单果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即花序留果量越多,单果质量越小;反之,花序留果量越少,单果质量越大。郭瑞英等[11]对黄金梨不同留果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留果量的减少,单果质量增加。符晓敏等[12]对葡萄负载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单穗重随负载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这均与本项研究结果一致。

黄果梨每花序留2~3 个果,单果质量适中,产量较高。薛晓敏等[13]对‘烟富3 号’苹果适宜负载量的研究表明,中负载量可保证较为稳定的产量。负载量越大,落果越严重,实际采果数低于预期处理,加之高负载量果实小,容易导致高负载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相去甚远。两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花序留果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石细胞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即花序留果量越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石细胞含量越少;反之,花序留果量越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石细胞含量越多。这与刘璐璐等[14]所开展的不同负载量对“翠冠”梨果实性状的影响所得到的随着负载量的减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递增趋势的研究结果一致。

叶果比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也呈正相关关系,即叶果比越大,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大;反之,叶果比越小,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小。徐濛等[15]研究提出,随着叶果比的增加,由叶源制造的光合产物相对充足,造成源库比增大,可使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提高。朱振家等[16]研究油橄榄得出,库源比(摘叶处理)降低后,果实重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降低。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叶果比大到一定程度,由于结果量减少可使产量降低。“黄果”梨叶果比为25~35∶1时,可保证产量和品质。

叶果比不同,果肉中石细胞含量不同,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两者的相关性及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负载量花序单果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安顺市辣椒品种引种栽培及各性状相关性研究
不同负载量对‘马瑟兰’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上海地区不同果实负载量对信浓乐葡萄品质影响研究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榛子主干横截面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不同负载量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