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山水画论“虚实之辨”的审美学意义
2021-12-01陈东
陈东
“虚实”的辩证关系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来源于“有无”,并且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笔墨线条、空间布局等的运用都体现出了“虚实之辨”,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能够引发审美共鸣。本文将在古典山水画范围内试述“虚实之辨”在绘画中的体现及审美意义。
一、所谓“虚实”
“虚实之辨”究其根基还是在于“有无”的观念,简单概括便是有无相生。《齐物论》中不仅指出了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互相转换的,还指明了事物都是在对立统一中获得各自的规定性。虚实就是这样的矛盾统一体。
这样的说法又同于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包括两个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的方面,彼此消长且互根。也就是说,宇宙自然界存在属性相反的事物。而“虚”和“实”即是一对相反又相依的属性。“虚实”首先表现为同一性,如果没有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会存在;其次,“虚实”又表现为对立性,它们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最后,“虚实”的同一性和对立性也并非全然无关,它们是相互联结和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虚实统一,此为我对于“虚实”这一哲学概念的理解。而“虚实”这一哲学范畴在各领域中都有着十足的体现,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二、“虚实”与艺术审美
从古至今,有无和虚实的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尤为深刻,许多因素都有其对立面,相对立的二者又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而且也因对方的存在而突显。这样的哲学观念扎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也将其运用到了艺术文化中,使其成为一条重要原则。
我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对于“有无”有过这样的表述:艺术形象利用象征达到了“非无非有,不白敫不昧”。“象”为非无,是境相;“罔”则为非有,是虚幻,而艺术家们用创造的虚幻境相来象征人生的真际,艺术形象便开启了真理,玄珠之所以得。
“虚实”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不可或缺的,在其中的任何对立统一的元素都可以归结为“虚实”。虚实在山水画中通过笔墨线条和手法等来实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浓淡相对等,处理好画中各元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保证画面的和谐,也能使得画面呈现立体感,构图跌宕起伏又起承转合,意境深远且气韵生动。
虚实在山水画中通过笔墨线条和手法等来实现,体现出艺术家内心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家所见之物象。
首先为笔墨,墨色浓淡反映的就是虚实关系:色浓实、色淡虚。这一对虚实作用在画中物象上,清晰地构造出空间层次,还生动地显现出物象的形态乃至内含的气势。物象为艺术家所见,但其显现的部分外在形态和气势又不同于现实,乃是艺术家所见所感而形成的意象,这正是虚实关系运用的妙处。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提到:“画树四围满,虽好只一面。画树虚实之,四面有形势。”正是对虚实关系构建空间层次的叙述。
其次,线条笔法的运用也体现着“虚实之辨”。强劲的笔法和雄健的线条形成密、浓、重等物象特征,轻触的笔法和柔和的线条则形成疏、淡、清等物象特征;将笔一按,是实,用笔一提,即虚。刚柔并济形成了“实”和“虚”的对比关系。这样的线条笔法突出了主体物象,形成主次关系,完善了画面构图,也表达着艺术家对物象产生的内心情感。
而“白”作为第六色,在虚实关系的运用上尤为重要。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典型手法,它不仅由艺术家饱含情感地创作出来,还会在被欣赏时融入鉴赏者的想象,画纸的白为虚,画中的墨色为实;同时,画家留出的空白之处又可以为实,而观赏时融入的想象则为虚。一虚一实,将虚实关系运用到极致,营造出绝美的意境,也体现着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意蕴。
虚实关系在中国传统绘画上的运用不仅于此,它所表达的审美意义也更为深远。画中的景并非单纯的自然反映的物象,而是融入了内心情感的物象,是主客观统一、虚实结合的物象,这样的对立统一让画作尽显灵动的生气和缥缈的意境。而这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都有极致的体现。在这一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原则的影响下,创作者和鉴赏者都在传统艺术中,创造和享受着不同的意境。因此,下文中我便以中国古典山水画为例,结合其创作手法,讨论“虚实”在其中体现的审美意义。
三、“虚实”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体现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独具艺术风格的一大巅峰,而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写意,由此,又表现出了虚实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山水画表达出了绝美的画中之境和韵外之致,传达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美学意义。
(一)“虚实”塑造纸上空间
中国古典绘画采用的散点透视让我们在欣赏中国古典绘画时会发现,画中的景物在空间结构上与现实并不相符,但在这样的二维平面上,我们依旧能分得清远近前后,这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缘故。
在山水画中,画家常常运用墨色来表现出景物的远近前后等空间结构。浓重近黑,显得距离较近,方位靠前,为实;淡轻近白,则显得距离较远,方位靠后,为虚。这样的手法凸显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反之,若没有虚实的运用,画面则会显得平直,缺少空间距离感。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这样表述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表现形式:画面的空间感是依靠虚实、明暗对立统一的流动节奏来表达的。而且虚实结合的手法赋予了画作一种极具韵味的境界。
五代时期,画家董源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夏山图》,展现了山峦重叠、起伏连绵,尽管这是在画中,但画家把墨色分出浓淡,近处的墨色较深,远处的墨色则较淡,一层层山峦由近及远地推展开去,忽明忽暗,极具自然掩映的趣味,以此表现出山峦的参差错落,造成距离上的差异感。浓淡墨色构成虚实,一明一暗,虚实相生,创造出了这幅《夏山图》的整体空间结构。
通过墨色实现的远近距离、虚实明暗,构建了画幅中的空间结构,远景隐于虚,近景现于实,将画家心中的审美意象展开在我们眼前,这空间结构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的虚实空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自由的心灵空间。
(二)“虚实”经营画面构图
中国古典山水画中,虚实不仅可以构建空间结构,在画面构图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它能够平衡疏密关系和协调主次关系等,使画面的节奏变得适度。
首先,笔墨和线用来以虚显实,突出主体。著名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中,雄健的笔力和“芝麻皴”笔法塑造出山体厚实的质感,又利用少许空白表现了山体的凹凸,由上往下渐渐地由实向虚。整幅画中通过留白和坚劲的笔墨线条突出中间高耸的山体,显示这座山峰的气势雄强,这便是以虚显实,突出了气势逼人的山体。
其次,通过虚实互用灵活布局,讲究主次位置。画家对山体这一主体采用写实的画法彰显山的高耸峻冷,并将其布局在画面的正中,更显其逼人的气势;但这座山却几乎占据着画面的三分之二,相比于此,山下的景物显得极为渺小,且这山头和山下物象的比例又不相符,这则是不同于现实的虚,这样的虚实互用更是表达了山峰的险峻和大气磅礴,给人一种置身画中仰观山峰的感觉。现代画家徐悲鸿对《溪山行旅图》中的这座山头也不禁感叹,称其章法突兀,令人咋舌。
此外,虚实的手法还被运用于表现疏密关系。疏为虚,密为实。《溪山行旅图》中,山体顶端因其笔触密集而显得墨色浓重厚实,但山脚则较为含蓄。这样的虚实疏密运用既显示出山体的布局位置,又使得整体画面密而不堵、实而不塞,实中显虚,同时,也尽显主体山峰的压迫感。
虚实结合在山水画中的运用让画面的布局构图灵巧舒适,体现出了多种布局作用,提升了画作的整体审美价值。
(三)“虚实”营造作品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常常运用到留白的手法,欣赏者在“白”中看见粼粼微波,在“白”中感受天空之阔,在“白”中窥见云雾空明。“白”即纸素之白,即“无画处”,这一“无画处”融入画作中,则体现着绝妙的意境。这是因为空白之处并非无用,它是“虚”的,与画出的景相结合,一虚一实,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白”为画家所留,融入了画家的内心产生的意象,和“实”景一起展现画家的情感思想;同时,它又是“空”的,可以融入欣赏者的想象,成为欣赏者眼中的又一幅画,从创作与鉴赏的角度来看,艺术家创造的物象是“实”的,而欣赏者的想象则是“虚”的。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空白之处都是似有似无的,是深邃的,此为虚实营造出的作品的意境。
我们在南宋夏圭所作的《溪山清远图》中,看到了大部分空白,但我们又宛若能看见缥缈的雾景、透过薄雾照射下来的缕缕阳光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将其融入画中的山峰林木、桥梁渔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片晴日江南的清远秀丽景色。在这一片空白中,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是由画家和鉴赏者共同创造的绝美的意境。画中的景物为实,而由“无画处”引发的带入观者情感的想象为虚,主观的情调和客观的景象相交融,成就了画作的意境。
画作中留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使得画作拥有了无限的张力,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审美空间,正如清代笪重光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虚实之辨”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哲学思想的应用让中国古典山水画极具自身独特的审美韵味,将艺术家的内心精神世界在纸上展开,也让鉴赏者宛若置身于画境之中,情景交融,物象与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四、总结
一幅山水画体现出的虚实结合是其妙处和审美意蕴所在,这得益于“虚实”这一哲学范畴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美学产生的影响。运用这种对立统一的虚实关系,中国古典山水画才有其生动的气韵,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才得以跃然于纸上,鉴赏者的思想也才能够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