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园新貌》山水画创作
——揉纸浸墨技法分析(上)

2021-12-01杜庆磊

艺术品鉴 2021年30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墨色气韵

杜庆磊

一、绪论

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当中,传承至今,无论是在其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审美情趣上都出现了空前的多样性。社会在不断地变革当中,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主流,不管是在审美观念、题材上,还是在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极大地转变,但是,这些变革都不是盲目的,都是在充分的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每一个艺术家在个人的创作当中,都在寻找区别于他人的表现语言以及形式,在这当中,中国山水画中的肌理运用无疑也是艺术家表现个人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在中国山水画表现语言方面的再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量。所谓揉纸浸墨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结合着揉纸与浸墨为一体的画面处理方法。其中的揉纸法,是根据画面关系的起承转合关系、疏密、繁简、阴阳进行,有多次揉纸法和单次揉纸法之分,而浸墨中所涉及的墨则是经过清水调试过的墨,操作手法的不同,处理出来的气韵也会不一样。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潮流下的我们,都应该在顺应时代的要求下,重新组构画面的元素,重新构建画面的绘画技巧与创作形式,这也是每一位画家个体区别于他人的艺术特征的表现。揉纸浸墨的创作方法,通过浸墨,对作品先进行着墨,使得画面产生浑然天成的墨色效果,在对画面进行笔墨的介入。在揉纸浸墨这一过程中,因为每一幅作品揉纸的手法以及浸墨的方法都不相同,所以,这也决定了每一幅作品的独特性,在整体效果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揉纸浸墨法的大胆尝试,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结合个人艺术见解,对画面先进行着墨,营造整体气韵,再在之基础上进行绘画。以此,使画面的气韵更加的生动,面貌更加的新颖。

(二)研究现状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绘画创作者,应该在充分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新时代的绘画语言进行创作。揉纸浸墨法,主要追求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画面的肌理的效果,第二是画面的水墨晕染的效果。揉纸,是揉纸浸墨技法的重要部分。因为最终画面呈现的效果,绝大部分,取决于此,譬如,画面呈现的墨色的传递,画面的肌理等等都由揉纸这一过程决定。现当今的揉纸这一技法运用中,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揉纸留下的痕迹,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如王庆新的《黄山》和《飞壑鸣寺钟》;第二类是通过揉纸之后纸面留下的褶皱,然后大胆泼墨来表现雪景,如滕富强、曾刚等人的揉纸冰雪山水画等。在水墨晕染方面,取法于唐代画家王洽的泼墨画,作画先施泼墨,因其形似,或为山石,或为临泉,自然天成,能脱出笔墨畦町,自成一种意度。然其作画,先把墨泼在绢上,然后有意识的加工,这一画法因“不见笔纵”,并未得盛行。相似的画家还有顾况、王洽、张志和等,再到现代的刘知白等人,都为中国泼墨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揉纸浸墨的创作技法则是由该种技法演变来。不同的是,将宣纸着墨的方法改为揉纸浸泡墨汁,后再加以笔墨的介入。在笔者的研究现阶段而言,可以较好地依据画面的起承转合的关系,进行揉纸,以及后期的浸墨,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墨稿,后加以笔墨的介入。先后创作出了《故园新貌》与《烟山云树蔼苍茫》系列等作品。

(三)主要研究方法

本报告采用文献法、实验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揉纸与浸墨的结合实验,并在一系列创新性应用中证明了揉纸浸墨法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文献法,即通过各类资料以及文献的阅读,找寻中国山水画史中有着相似创作方法的例子并研究。本文对揉纸方法、墨法运用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描述,为进一步的创新性应用实验奠定了基础。实验法,即以实验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将宣纸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揉捏,讲墨汁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及方式调和到想要的灰度,二者按照什么样的处理手段去碰撞,这些都是必须要经过实际的操作得到的。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本创作主要通过揉纸、调墨、浸墨、晾晒、熨平、创作等方面,在这过程中,难点和创新点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揉纸方面,依据构图的起承转合的关系进行揉纸,其中,不乏疏密、阴阳等方面的考虑,此为一难点;第二在浸墨方面,如何将揉好的宣纸浸泡出浓淡的变化以及留白,此为第二难点;第三,气韵生动,是创作当中最大的难点,因为它对创作者的想象力以及传统笔墨的能力是有严格的要求。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的绘画顺序,先进行气韵的营造,再进行后续步骤;第二,在气韵营造方面,通过揉纸浸墨的方式进行气韵的营造,将画面的气韵先交给“自然”,后交给笔墨。揉纸浸墨的方法,强调的是,先营造气韵再作画。气韵的处理基本在浸墨这一过程中完成,此中,水与墨的碰撞,宣纸本身的墨晕,揉纸留下的褶皱,当然,还有天气都是处理气韵的“最佳帮手”;第三,唐代王洽的泼墨成画,但其因“笔法有失”,被黄宾虹评论:野狐禅一派,不入鉴赏。揉纸浸墨的创作技法,源于王洽,又在王洽泼墨的基础上,加以笔墨的介入,是对其绘画方法的继承与发扬;第四,揉纸浸墨的创作技法,与顾况的创作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泼墨这一方面,存在差异,前者为泼墨,笔者为浸墨。

二、创作过程

(一)意在笔先

自唐代的王维就提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对于任何一副的山水画创作来说,“意”总是第一位的,这个“意”就是最初的想法、是构思、是创作的初衷。当然,在揉纸浸墨这一技法的创作过程当中,这个“意”是分为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步骤的。

第一方面,在揉纸浸墨的过程中,这个“意”是画面的传递,譬如说:墨色的传递,亦或是疏密的传递等。在《故园新貌》作品中,揉纸浸墨主要是依据墨色的传递完成,由左下方起势,到右下方承势,再到左中方转势,最后到右上方合势,画面呈一个“S”形的构图。

第二方面,在笔墨介入过程中,这个“意”是创作的构思。在笔墨介入中的创作构思方面,画面主要围绕着家乡的变化与理想的家乡面貌展开。创作追寻的是一种对待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前生活在其中那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以,在创作当中,面对家乡的变化,更多的描绘,还是选择放在了自然山水这一方面,其中包括:家乡的山村河流,家乡的菜园,家乡的屋舍等意象。

(二)材料的选择

揉纸浸墨的创作技法,对宣纸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在创作当中对宣纸的揉捏、浸墨、熨平等阶段,是要求宣纸要有很强的柔韧性的,如果宣纸的柔韧性差,则很容易破损;其次,在浸墨的这一阶段,要求宣纸着墨以后的墨韵变化和墨色的层次变化是强烈的,但又忌讳墨色的单一缺乏变化,所以,在创作当中宣纸选择的是半生半熟的白色云龙皮纸。

(三)揉纸浸墨法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揉纸、调墨、浸墨、晾晒、熨平等,每一个步骤都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前后步骤都是存在着细微的联系。

1.揉纸

揉纸为第一步骤,揉纸并不是将宣纸随意的揉捏。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揉纸也是如此。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一些细微的元素,诸如树木、具体山石、屋舍、点景人物等这些具体的画面元素,最终在画面中可以存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揉纸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创作的这幅作品的起承转合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墨色的传递是怎么样的、疏密的对比是怎么样的等等之类。清楚了这些关系,我们就可以根据起承转合的关系进行揉捏,也可以对画面当中元素比较多的地方多次进行揉捏。在画面完成之后,不管是在墨色方面,还是在疏密对比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墨色传递的效果。

2.调墨

调墨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来较为理性的过程,因为画面最终所呈现的肌理效果绝大程度的取决于此。在这个步骤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给作品进行定位,是想要一个清新淡雅的气氛的,还是想要一个浑厚磅礴的氛围等等,都依赖于此。

3.浸墨

宣纸着墨重要过程,在着墨过程当中,需要先将已经揉好的宣纸起承转合关系的四个点先进行着墨,需要留白的地方用清水打湿,如此,整张画面已经有两个部分是处于湿的状态。紧接着将整张宣纸揉捏至一起,可以揉成圆形状,也可揉成椭圆状。在完成此操作之后,将整个宣纸进行再一次的浸泡,目的是使除了留白的部位其他地方都着墨,此操作之后宣纸处于湿漉漉的状态,可以轻轻地将宣纸当中的水分慢慢地挤出,直至挤干为止。在浸墨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在挤出宣纸水分的过程当中,用力需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宣纸破裂。第二,在着墨过程当中,着墨要均匀,墨与水的使用要恰当,切不可清水使用过多也不可墨色使用过多,清水使用过多则会破坏已经着墨的部位,墨色使用过多则会导致整张画面处于呆板、平、缺少变化的状态。

4.晾晒

将已经浸墨完成之后的纸团放于阴暗潮湿之地等待其自然变干。在晾晒的这个过程当中,天气原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当天气属于潮湿的状态,纸团当中的墨色与清水会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碰撞重新组合,完成之后的墨色变化会更加的丰富,墨色会更加的浑厚华滋。当天气属于干燥的状态,外界的气温会加快宣纸的变干,如此,纸团当中的墨色与水碰撞的时间会大大地缩短,出来的成品的墨色会变化较少。

5.熨平

这个过程之所以称为熨平,是因为需要将已经揉成一团的宣纸再重新地变得平整,以此来方便作画。首先需要将已经晾晒完全干的宣纸团铺开,这个时候铺开的宣纸有很多褶皱,存在很多不平整的地方,用喷壶将宣纸全部打湿,打湿之后需要将宣纸一点一点地尽可能的整理平整,将宣纸打湿是为了减少其任性,增强其可塑性,使宣纸可以更好地整理平整。在整个创作过程完成之后,会得到一副完整的水墨晕染的肌理效果的画面。在这个时候,就要求绘画者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果完成的效果,达到了绘画者的理想状态,则可以接着进行创作,如果完成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则需要整个过程重新再来,循环往复,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墨色气韵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气韵非师”辨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书签
观音送子图
起承转合+思想性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