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特色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01陈浩

艺术品鉴 2021年30期
关键词:印花布南通纹样

陈浩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的重要组成,蓝印花布格调素雅,显示出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浓郁的生活情调,历经漫长的历史洗涤,蓝印花布愈加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南通作为“蓝印花布之乡”,较好的保存了其制作工艺与艺术风格,配合当地独特而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我国蓝印花布研究、开发、生产与传承的典型代表与重点区域。从视觉艺术表现来看,南通蓝印花布以蓝、白的和谐之美创造出淳朴、自然的艺术美感,其不仅格调清丽古朴,而且纹样古拙雅致,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蓝印花布,设计者要强调蓝印花布传统艺术与时尚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使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新活力、引领新时尚。

一、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特色

(一)广泛的表现题材

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表现题材极为广泛,无论是形态婀娜、意蕴深远的植物纹样,还是生动活泼、憨态可掬的动物纹样,抑或源于民间神话故事、历史戏曲的重要人物,蓝印花布都集植物、人物、动物、几何、文字等题材于一体。不仅传承了吴越的精巧秀丽,又融合了齐鲁的淳厚质朴,在单纯的蓝白两色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造型艺术。纹样在民间艺人的表现下颇具喜庆吉祥的意韵,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寄托与追求。

(二)多变的组织形式

除了单纯的蓝白色调与灵动的点线镂刻以外,多变有个性的组织形式也是蓝印花布的典型艺术特色。或以对称结构在上下、左右各布设同形、同量、同色图案,以鲜明而工整的造型营造一种匀称美;或以重复结构使相同或相近纹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打造一种自然有序的视觉效果;或以发散结构基于一个图形单位持续向四周辐射扩散,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韵律感;或以“回形纹”等环绕结构传达“富贵不断”“幸福不止”的文化精髓[1]。

(三)吉祥的文化内涵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以直接或间接的表现手法,表达百姓对富贵长寿、吉庆祥和、福寿绵长等吉祥心愿的祈盼与渴望,无论是借汉字文化谐音表意,还是借图形象征寓意,抑或含蓄的隐喻、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定纹样符号,这些纹样不仅向世人展现了蓝白的质朴美、传统美、文化美,还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视觉表现

(一)单纯的色彩语言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以明朗、单纯的蓝白两色,收获了最广泛而深刻的青睐。虽然只有两色,但蓝印花布的蓝,是色度趋近黑色的靛蓝,这种蓝蕴含着紫色成分,紫色中又不乏红色,这使得靛蓝色呈现出蓝、红、紫、黑等丰富的纯色,因而,给人以色彩的丰富感体验,加之蓝印花布更强调“底”和“花”的多变性,配合两色鲜明的对比,在沉稳中孕育着希望、素雅中传达着委婉,给人以一种内敛而成熟的意蕴。

(二)层次分明的线条

蓝印花布的纹样多由点、线以“断刀”形式组成,远看如“花雨满池”,近看似“珠坠玉盘”,星星点点、疏疏密密,形成错落有致地排列,这赋予蓝印花布独特的装饰性。除了点,层次分明的线条也是一大特色,线条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疏或密,形成多层次的美感,通过工艺制作中的“节”将线条断得恰到好处,使之看似自然,又有万千变化。受传统镂刻版工艺的限制,蓝印花布为防染浆脱落,线条往往在一定范围内互不相连,呈现出“笔断气连”的审美风格[2]。

(三)杂而不乱的构图

蓝印花布纹样构图通常饱满而繁复,却并不会带来臃肿、凌乱之感。通常而言,纹样鲜少暴露大片底纹,在构成方面丰盈而饱满,造型朴素而别致,借图案间的多变组合,令整体纹样呈现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之视觉效果。此外,蓝印花布另一典型表现即“均衡”,从整体纹样构成来看,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均衡,辅以巧妙穿插的线条,使得整个画面严谨而协调、内敛而高雅,加上传统“求全、求满”构图理念的影响,凸显传统民间艺术质朴而醇厚的价值取向。

(四)独具特色的图案

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往往独具特色,或以物化图形配合谐音构成传达吉祥语意,如“福禄绵长”音同葫芦,借葫芦绵延的藤蔓、累累硕果,寓意子孙绵延、福禄常在;或借图案形态、色彩、功用等特点,以象征意蕴隐喻吉祥,如以“梅间三多”象征家族兴旺、多子多福;或借纹样图案内容、思想寓意吉利,如一梅花比作状元、以兰花寓意高洁、以竹子寓意清廉正直、以菊花寓意高雅傲霜[3]。

三、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形”的借鉴

“形”指向的是蓝印花布纹样物象的外形或结构,这是纹样装饰语言的最直接体现。传统设计中,蓝印花布常以“布”为载体展现其艺术魅力,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运用,蓝印花布纹样图形得以通过其他载体实现,消解了其作为纺织品的实用属性,进一步突出了纹样图形的装饰意蕴。例如,某包装设计中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形提炼出来,点缀于铝制载体包装上,成功将蓝印花布纹样升华为一种视觉艺术符号,提升了设计的文化内涵;再如,某品牌商业招贴设计了《水纹篇·云纹篇系列》,该设计借鉴了蓝印花布的如意纹、卷云纹、水波纹纹样外形,将车胎行驶痕迹比作水云纹一般自然流畅,极富节奏感,令人过目不忘。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蓝印花布纹样外形时,切忌生硬移植和复制,而要在原形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之与设计各要素、形式协调统一,例如,在某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者将封面保留了蓝白色调,并以重复排列的吉祥纹样为主元素,通过对纹样原形态的高度抽象概括、重复排列,使得新图形简洁明快,既有传统蓝印纹样的丰富多变形态,又不乏浓郁的时代气息[4]。

(二)打散与重构

吕胜中曾在《造型原本》中将中国传统民间审美概括为:求“圆”、求“满”、求“对称”、求“偶数”。作为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在构成形式上集中体现了上述审美特征,既要求纹样的完整性、排列的对称性,又在视觉构图上求整、求满、求全,以达到“形”“意”合一的目的。然而,现代设计理念往往关注视觉冲击,因而,常用多变的非对称与矛盾空间等凸显视觉效果。为了将蓝印花布成功融入现代设计中,需要借助现代造型观、视觉表现形式,对蓝印花布纹样元素打散分解、提炼重组,最终达到艺术层面的升华创新之效。具体而言,打散重构可借助置换、象征、变异等多元手法,将蓝印花布纹样元素抽离,以现代设计技巧、创造意识进行再创造,使新图形既有传统艺术的神韵,又符合现代审美特征。例如,在汽车内饰设计中,通过提炼蓝印花布纹样“瓶”这一图案元素,利用其象征意蕴使之与“平”同音借喻,成功将“瓶”这一纹样元素升华为“平安如意”的寓意,继而传达出对车主的美好祝福。

(三)“意”的延伸

“意”的延伸,指向的是蓝印花布纹样文化语意的延伸。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善于借鉴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以创新形象凸显抽象符号的语意延伸,使观者获得符号化联想,产生“意境”体验,达到“以形达意”之效。值得注意的是,“意”的取舍并不在乎纹样的简化、省略,而是强调以“形”的表象,深度发掘深刻的内涵与意境,继而将有设计价值的元素提炼出来,实现符号语意的延伸之效,形成如蓝印花布一般无二的素雅风格与厚重内涵。

例如,在某一名为“月光宝盒”的灯具设计中,设计者将蓝印花布白底蓝花的纹样符号提取出来,借镂空雕刻与灯光影射的作用,营造“百蝶”飞舞、扑朔迷离的浪漫意境;再如,某屏风设计将融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蓝印花布纹样图案以方格形式装饰于屏风之中,借助不同透光度的磨砂玻璃与自然光的透视,营造一种古典素雅的意境美感;在某香薰盒设计中,设计者以蓝印花布常用香草纹作为盒顶装饰,配合镂空的小圆点,香味从优雅怀旧的孔中缓慢散逸,营造出幽静而清新的氛围[5]。

综上,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南通蓝印花布以其丰富多变而又不乏内涵意韵的纹样元素而著称,在纹样视觉构成及表现方面,无论是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线条排列,还是单纯和谐的色彩语言,抑或饱满复杂而不凌乱的整体布局、独具特色的图案等,都无不体现出强烈的装饰性与浓郁的地域文化韵味,彰显出别具一色的视觉艺术效果,这使得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性乃设计创造的本质,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过程并非简单的移植与复制,而是通过视觉元素的提炼、打散与重构,达到取其“形”、延其“意”之效,除了强调视觉表现效果以外,还要赋予作品浓郁的社会精神文化内涵,确保艺术设计的创新既保留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神韵,又不乏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此,方可令人耳目一新。

猜你喜欢

印花布南通纹样
黄梅君作品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