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1-12-01张婷林桦王德秀刘鑫邓一帆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居家护士服务

张婷, 林桦, 王德秀, 刘鑫, 邓一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显示,COPD死亡率位列世界前三[1],每年可造成300多万人死亡[2],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发病率高达13.6%[3]。COP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这极大加重患者的经济、生活负担,已成为重要卫生问题[4]。因此,如何长期有效进行COPD患者管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5]。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务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支持护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本文对“互联网+”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COPD患者自我管理、促进肺康复提供参考。

1 “互联网+”延续护理的概念及意义

“互联网+”延续护理是基于互联网,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从医院到社区、家庭的延续性照护,包括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服务[6-7]。研究显示,延续护理提高了COPD患者出院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8-9]。同时,医护人员利用微信、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物联网等不同形式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远程的医疗服务及支持,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10-11]。

2 “互联网+”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居家护理的应用方法

现阶段,“互联网+”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的应用主要在居家护理、肺康复训练、各级医疗机构的随访上,主要目标是指导患者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管理和早期干预,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和病死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入各领域,国内外涌现了许多信息化护理技术,主要有智能手机、互联网、物联网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COPD患者居家护理的形式迎来新的机遇及挑战,并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2.1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开发的常规通信软件 移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因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成为现下普及性最广的社交载体[12]。目前,移动智能设备已广泛应用于COPD患者的居家护理干预中,是最基本的干预方式。同时,移动智能设备可便捷、有效地记录及保存患者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效率,促进与COPD患者及家属的有效交流[13]。有研究运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通信软件对COPD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指导并督促患者坚持肺康复训练,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14-16]。医护人员通过通信软件,推送COPD健康宣教知识,线上指导患者,确保沟通的及时性及有效性。虽然通信软件能及时接收患者反馈的居家情况,但易与医护人员个人的社交信息混杂,易造成信息遗漏,同时需要人工统计相关数据,对于疾病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移动医疗APP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上开发的移动健康APP逐渐兴起,使医护人员对COPD患者居家护理更具有针对性。Spielmanns等[17]利用“KAIA COPD APP”为COPD患者进行宣教、肺康复指导及运动检测。谭桂蓉等[18]构建移动医疗APP模块框架,开发了患者端、医护端2个端口,其中患者端包括专家库、数据上传、最新资讯、我的消息、电子病历5大模块,医护端包括我的患者及待办事项两大模块,为COPD居家患者每周推送疾病专科知识、收集执行情况数据、督促患者肺康复训练。高红利等[19]药师与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药品说明书解读功能的软件,可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服药感受、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追踪及回访,提供用药指导,甚至网上购药服务。针对COPD患者研发的移动健康APP,提高了患者护理的针对性,提供了简便易行、高效的延续护理模式。

2.3 网络或远程医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下的护理随访系统、慢病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聂宝平等[20]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建立了平台数据库,定期发送科普短信、按时随诊、规范用药等提醒服务,还提供在线专家咨询等服务,并根据随访结果更新患者数据库信息。胡玉萍等[21]通过创建云随访服务平台,对COPD出院患者进行随访。Tsai等[22]通过实时视频会议的方式对COPD患者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的远程居家康复训练指导。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医疗技术得以实现,节省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同时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2.4 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借助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将互联网延伸至实体物品以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技术。其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具有智能控制、数据融合的特点[23]。Naranjo-Hernández等[24]将基于电容传感非接触便携式呼吸速率检测技术集成至智能背心中,对COPD居家患者进行呼吸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电子健康平台,平台将数据自动推送至医护人员。为了更便捷地进行肺功能检查,周磊等[25]研发了一款物联网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实现对COPD患者的动态实时监控与管理。同时,王伟刚等[26]为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的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配置可穿戴设备,患者APP移动终端自动接收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并上传至家庭医生终端,检测数据可同时在云平台共享,其模式具有远程健康咨询、健康信息采集、异常情况报警、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等服务功能,初步建立了基于物联网基础的社区COPD患者综合管理模式。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社区和家庭COPD患者实时监护、健康管理及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实现医疗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共享及管理,有效提高了COPD患者居家期间自我管理并促进肺康复。

2.5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 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护理模式,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护理服务。相较于国外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模式,国内出现了“护加”“医护到家”等多个上门护理的O2O服务平台[27-28]。网约护士平台实行护士准入制,由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士自愿报名,经考核合格后授予护士上门服务资质。主要服务对象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失能老人及孕产妇等行动不变的人群,服务内容涵盖肌肉注射、伤口换药、COPD患者肺康复指导等项目。网约护士的出现,符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满足了群众护理服务需求。同时,有助于护士资源的整合,精准地将老年、慢病管理等服务需求与护士对接起来,体现了新时代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3 “互联网+”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家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COPD患者呼吸做功,促进肺内CO2排出,缓解呼吸肌疲劳[21,29]。同时,通过互联网线上+上门服务等方式对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指导,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20,30]。临床药师还通过APP对COPD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干预,对患者合理、及时、安全、有效用药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19]。“互联网+”延续护理使患者得到连续、综合、计划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31]。

4 “互联网+”延续护理的局限性

“互联网+”延续护理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推动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及存在问题。“互联网+”延续护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服务的方式、模式、内容及质量监控指标均无统一标准[32]。国内外研究[33-34]显示,需要延续护理的人群通常为慢性病老年患者,该人群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及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不足,导致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参与居家护理的意愿降低。由于我国上门医疗起步较晚,使得“互联网+”延续护理发展缓慢,存在护士人身安全、患者信息安全、收费缺乏标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35]。随着“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的不断探索,相关存在问题及冲突会进一步得到解决,居家护理服务质量将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COPD是一种老年常见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疾病负担重的特点,COPD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大。我国已初步将“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的居家护理中,且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改善了COPD患者生存质量,但此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机制并加强安全建设和多学科团队合作等,不断提升居家干预措施效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力,进而促进患者的肺康复。

猜你喜欢

居家护士服务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