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研究
2021-12-0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镇高菜园小学王茂国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镇高菜园小学 王茂国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需要应用已经学过的各种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来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这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难度都比较大,因此,解答应用题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一、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1.不明确数量关系与问题要求
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较差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首先,学生在审题时没能够抓住表明题目条件与问题要求的关键词语,导致没有搞清楚题目中不同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问题的要求;其次,不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没有理清不同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无法确认题目所提供的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解题困难;再者,学生不理解题意,不明白问题的要求。
2.容易混淆问题与数量的关系
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与推理,但是在推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将题目中相关联的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混淆,导致解答错误。例如,在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题目为:三年级有25 人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四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年级的2 倍,而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比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之和还多10 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题目中有三个数量,要解答题目就必须理清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往往容易混淆问题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解答错误。
二、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从理解题意入手,再来延伸学生对抽象问题的分析能力。另外,针对应用题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应用题叙述中的关键词,找到解题思路。例如,以上题目中,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显然无法直接获得,因为四年级具体的参赛人数没有直接给出,要解答题目就必须理清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求出四年级的参赛人数,而四年级的参赛数量与三年级的参赛人数有直接关系,是三年级参赛人数的2 倍,于是就可以列出乘法算式:25×2=50(人),这样就求出了四年级的参赛人数。
2.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推理能力比较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题目的讲解,将自己的分析方式以及对问题的推理过程展示给学生,以此来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思路,然后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要求,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题目。例如,在以上题目中,“而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比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相加还多10 人”,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哪些条件?所需条件中有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条件是未知的?对于未知的条件应该如何去寻找?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三年级的参赛总人数,二是四年级的参赛总人数,其中三年级的参赛总人数是已知条件,四年级的参赛人数是未知条件,而四年级的参赛人数可以通过三年级的参赛人数来求得,这样解题思路就理清了。
3.提升学生对不同题型的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应通过对多种题型的分析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建立针对多种题型的关联性思维,提升学生对不同类型应用题的转变联系思考与理解能力,还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针对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其理解能力。如上述例题,可将题目改为:“四年级有70 人参加了学校运动会,三年级的参赛人数比四年级少25 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年级、四年级参赛人数之和的2 倍,求三年级、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借此来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应用题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对应用题的解答,最终就是要获得问题所求的量,那么首先必须知道要获得问题所求的量都需要哪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哪些条件是目前题目中不具备的,我们只要求出这些不具备的条件,就能获得解题的所有条件,也就能够解答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