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夏枯草文献考证
2021-12-01殷寻嫣叶卫东方向明
殷寻嫣,叶卫东,方向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夏枯草(PrunellavalgarisL.)是唇形科夏枯草的干燥果穗[1]。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研究在梳理历代本草文献的基础上,对夏枯草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药物功效、可食用性进行考证,以期能为夏枯草的现代研究与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
1 夏枯草名称考证
夏枯草最早以“夏枯草”之名见于《神农本草经》[2]:“夏枯草,味苦辛寒、治寒热瘰疬、鼠瘘头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此后主流本草学著作如《名医别录》《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易读》《本草求真》《本草从新》《得配本草》等均以“夏枯草”为正名将其收录。一直到清代,夏枯草之名的记载出现了变化,如兰茂的《滇南本草》[3]载其名为“麦穗夏枯草”,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4]则将其记录为“白毛夏枯草”。关于夏枯草一名的由来,金代李东恒在其著作《珍珠囊遗药性赋》[5]对其进行了注解:“夏枯草至夏即枯,故名。”
对于夏枯草的别名,历代本草文献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神农本草经》[2]载“一名乃东、一名夕句”;《名医别录》[6]云:“一名燕面”;《本草纲目》[7]除了称其为“乃东”“夕句”“燕面”外,还将其称为“铁色草”。
2 夏枯草基原考证
唐代《新修本草》[8]第一次记载了夏枯草的形态特征,称其“叶似旋覆”“其花紫白似丹参花”,由此我们得知,夏枯草的叶形与旋覆花属Inula叶形相似,花部与丹参花相似。书中还描述了其“草生平泽”的地理环境,且指出“首春即生,四月穗出,五月便枯”。通过对照《中国植物志》[9]对夏枯草属植物的形态描述,发现符合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形态特征。
宋代《图经本草》[10]中亦描述了这一特征,并附图,观图可见,全株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叶片呈椭圆披针形,近全缘,对生,穗状花序顶生,由图可知符合夏枯草属植物的特征,并结合其描述的夏枯草的生长区域:“夏枯草,生蜀郡川谷,今河东、淮、浙、州郡亦有之”,与如今夏枯草的产地相吻合,综合来看,此书所载夏枯草的也为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
此后的宋代本草学著作均引用了《新修本草》《图经本草》的描述,《证类本草》中还附有“滁州夏枯草的图”。郭巧生等[11]认为这些本草学著作中的描述均符合夏枯草植物的特征,并综合文字描述以及附图和地理分布得出夏枯草就是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宋代后期,有的本草文献对夏枯草特征的描述与前人不同,如寇宗奭的《本草衍义》[12]称其为“郁臭”并称其“自秋便生,经冬不瘁”,且花的颜色为“白花”,据谢宗万、王海波等人考证认为此书中的夏枯草其实为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
明代朱橚《救荒本草》[13]中对夏枯草描述更为祥尽,除了描述了其产地外,对其叶的描述为“对生”“似旋覆”,“极长”且“大”,边上有“细锯齿”,背部颜色是白色,上端多“纹路”,叶端开花,穗长“二三寸”,花色紫白,似丹参花。从文字描述看应属现今唇形科一类植物,但观附图发现,书中所绘的“夏枯草”图与现今夏枯草正品相比差异较大,附图中植物叶片呈卵状椭圆形,且叶片较长,有明显叶脉,边缘具细齿或近全缘,侧脉4~6对,对生。根据郭巧生等[11]人查阅资料后认为图中植物与唇形科筋骨草AjugaciliateBunge最接近。
《滇南本草》[3]中 “麦穗夏枯草”条目下没有描述夏枯草形态及野外生存情况,但附了图,由图可见其植株比较矮小,基本没有分支,叶呈卵状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茎和叶的表面有短硬毛,花序呈穗状,密且短。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14]也描述了夏枯草的形态特征,但基本上是引用前人的描述,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本草蒙筌》[15]对夏枯草的描述与前人相同,并附上了滁州夏枯草的图,由图可知与当今夏枯草属植物相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7]中称,夏枯草生长在“原野间”,苗高“一二尺”“茎微方”。叶“对生”,“似旋覆,长且大”,边有细齿,背部呈“白”色且多纹路,茎端作穗,长约“一二寸”,“穗中开淡淡的小花,一穗有细子4粒”。由此描述可知李时珍所载的夏枯草与《本草蒙筌》类似,即为当今夏枯草。往后明代的许多本草著作如《食物本草》[16]《本草乘雅半偈》[17]均引用了李时珍关于夏枯草的描述,清代的《本草述》[18]《本草易读》[19]《本草述钩元》[20]等主流本草对夏枯草的描述与前朝主流本草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记载和药图,夏枯草基原植物的基本特征可基本概括为: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叶对生,叶片呈椭圆披针形,近全缘,穗状花序顶生。
3 夏枯草采收时间、入药部位、加工方法考证
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6]中明确指出“四月采”;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10]亦云:“四月采之”;到明代,刘文泰在《本草品汇精要》[14]中指出采收时间在“四月”,加工方式为“日干”;而陈嘉谟的《本草蒙筌》[15]中记载的加工方法与刘文泰的截然相反,认为其应该“洗净阴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7]中将采收期进一步描述为“花开时采”;姚可成在《食物本草》[16]中从临床角度阐述了夏枯草的加工方法,指出治妇人崩漏时应该“晒干为末”;治妇人赤白带下时应该“阴干为末”。清代《本草述》[18]指出“夏枯草用茎叶”,并提出由于“茎之苦辛不及叶”强调“宜多用叶”,陈宇航等通过查阅文献得知这里的“茎叶”应该是指带穗的全草。由上可知清代以前:①夏枯草的采收期大约在农历四月;②加工方法有晒干和阴干两种;③夏枯草的用药部位是带穗全草。而现代药典关于这三样记录与古书有很大出入,据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夏枯草的采收期在夏至前后(大约农历五月);药用部位是半枯或成熟的果穗,加工方法也仅有晒干。
4 夏枯草药性与功效考证
关于夏枯草的药性,《神农本草经》[2]载:“味苦辛寒”;《证类本草》[21]增“无毒”;《神农本草经疏》[22]述其“入足厥阴、足少阳经”;《本草求真》[23]认为“夏枯草专入肝。辛、苦、微寒”;《本草从新》[24]关于药性的记载与《本草求真》无异,也认为其“辛、苦、寒、无毒”;《本草逢原》[25]则指出其“善走阙阴”能助“肝木之气”;《得配本草》[26]言其“微辛,微苦,气寒。入脚厥阴经气氛”。据此,古代本草文献对夏枯草主要药性的描述可概括总结为性寒,味苦、辛,无毒,可入肝经。
《神农本草经》[2]最早记载了夏枯草的功效,谓其可用于“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丹溪心法》[27]载其可“大治瘰疬,散结气,有哺养阙阴血脉之功”;《本草纲目》[7]云其可“明目补肝”,且能治疗“产后血运,崩漏不止”,还能治疗“汗斑白癫,瘰疬马刀”;《神农本草经疏》[22]认为夏枯草配“连翘,忍冬藤,贝母,玄参,薄荷瓜蒌跟,紫背天葵,蓖麻子仁,甘草治一切瘰疬有效”,配伍“蒲公英”治“一切乳痈、乳岩”,与“生甘菊,紫花地丁、忍冬藤、连翘、白及、白敛、甘草、生地黄、白艾、半枝莲”能消“一切痈疽肿毒”且能“止痛”。
清朝《本草述》[18]云:“疗头疮喉肿,补肝明日”;《本草易读》[19]言其可治“目睛疼泪”;《本草从新》[24]载:“散结解热,补肝血”,称其可“治乳痈乳岩”,但也强调“久用易伤胃”,这一点在《本经逢源》[25]里也做了同样的说明,并称其除了能“解内热,缓肝火”外,还能治疗“痘后余毒”;《得配本草》[26]云:“解阴中郁结之,热通血脉凝滞之气”,并列出了使用禁忌“气虚者禁用”;《本草分经》[28]记载:“解内热,散结气,消瘿,治目珠夜痛,久服伤胃”。
民国《新本草纲目》[29]载:“治瘰疬之圣药,有治子宫病,血道,眼病等。”综合本草文献记载,夏枯草的功效多体现在散结止痛、透疹消疮、袪湿除痹等方面,主要治疗以下几种病症:①肝经热证如头痛、目赤肿痛;②由于肝气郁结导致的瘰疬、乳痈;③补肝血,治疗肝不藏血导致的血崩;④产后血晕,赤白带下;⑤祛毒疗疮止痛;⑥汗斑白癫。
5 夏枯草食用历史考证
历代本草文献关于夏枯草可食用的记载主要在4部本草书上,宋代《本草衍义》[12]称:“夏枯草……初生嫩芽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此后,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转述了《本草衍义》关于夏枯草的记载;到明代《救荒本草》[13]载:“夏枯草,採嫩叶煠熟,换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夏枯草……嫩苗沦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而后食疗专著引用了《本草纲目》的描述,并增其“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有前文考证可知,《本草衍义》中的夏枯草并非正品,而是同科夏至草,所以夏枯草的食用历史据目前文献来看最早可追溯至明代。
6 结语
夏枯草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首次“夏枯草”之名收录于《神农本草经》,其别名可见“乃东”“夕句”“燕面”。纵观历代有关本草学文献,有关夏枯草的形态特征的描述较简单,侧重点在花,唐朝时期本草文献仅描述夏枯草的特点,宋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本草著作开始附图,且有关夏枯草的描述较前更加详细,除叶、花外,对株高、茎也会描述一二。综合其特征推断,古籍中的夏枯草,正品应该是当今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夏枯草味苦性寒,入肝经,古代医家普遍选取带穗全草入药,夏枯草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也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是散结止痛、清热解毒的好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夏枯草的主要成分主要是三萜、甾醇、黄酮、有机酸、香豆素等类型的化合物,夏枯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夏枯草的本草学考证有助于夏枯草研究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