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启明之灯” 照亮中华文化之旅
——以研学为载体进行小学低段国学经典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1-12-01张玮福建厦门市湖明小学
张玮 (福建厦门市湖明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部编版教材在2019 年9 月全面启用,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 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 篇增加到70 篇。国学经典的学习、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小学低段国学经典的教学就是为孩子点亮第一盏学习中华文化的灯,照亮他们去探索、感知和品味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之路,培养他们学习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一、研学旅行——在实践中感受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活动的教学。以《三字经》为例,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落实课标中关于文化传承的教学目的。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厦门的上古文化馆、园博园、集美学村中都有许多《三字经》研学的内容。本次研学可以从质疑中去探索,学习环节设计巧妙,让学生在每个研学环节能够“一课一得”。
阶段一:初学《三字经》。学生被分为生活常识、经典故事、华夏文化、历史变迁四个小组,阅读拼音版《三字经》。阶段二:完成学习单。提取各部分有趣的内容,做成研学小课题。阶段三:研学旅行。一起到上古文化艺术馆开展研学活动。上古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学生参观上古文化艺术馆,认识了许多玉器、石雕、古乐器……走进六艺知礼课堂,学拜师礼,画甲骨文团扇,进行投壶比赛,学习《三字经》故事。阶段四:完成《研学手册》和学习导图,归纳研学成果。阶段五:展示交流课。展示研学成果,归纳识字方法。学习时,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教”的教学:“孝”在前,体现出教育目标之孝顺;“尊”的教学:递东西给长辈,接受物品要双手持物表尊敬。这些研学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游学、合作、调查中学习《三字经》。
二、趣味游戏——在互动中学习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玩乐中学习也是儿童阶段学习的基本特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让孩子们在《三字经》的游戏中寻宝,可以对《三字经》的内容深入了解,对识字方法灵活掌握。
1.识字游戏。看视频动画片进行联想,直观地认识象形字。2.画画游戏。读《三字经》,根据故事意思画思维导图或路线图。3.手指游戏。分析和归纳跟“手”有关的部件。总结出跟“手”有关的字,到《三字经》里去认,到生活中去找,从而达到迁移知识。4.“找不同”的游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求同求异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探疑思维。如看图认字,看象形字猜字(顺向思维);看字的部件找象形字的部分(逆向思维);找两个字的共同部件和不同部件(求同求异思维)。其实,汉语“单音成词,四字成句”的特点,让语言更灵活多变,更耐玩味和具有游戏性。
三、花样吟诵——在韵律中品味
《三字经》三字为一句,朗朗上口,在诵读中体会这种韵律美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
《三字经》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三字经》中的名人名篇部分可以范读,感受人物的形象。教师把自己的感情、对《三字经》的理解,通过朗读传达出来,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生活常识部分的内容可以猜读,历史变迁部分可以接读,感受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各种形式的学生吟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另外,通过和白话故事做对比读,让学生发现《三字经》的简洁和精妙。配乐读也是一种享受,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有读、有诵、有吟、有唱;讲快慢、重节奏;有感情、有表情、有动作;分个人、分男女、分小组。当然,本课最适合的还是拍手读。节奏轻快,摇头晃脑,孩子们兴趣盎然。
四、拓展延伸——在积累中运用
教材中的《人之初》是专家精选的篇目,但容量太小,因此用好教材,加强课外拓展阅读的指导,提高《三字经》阅读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拓展阅读的作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符合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兴趣的经典篇目或片段,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宽眼界,也能提高低段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拓展阅读。
学生可以阅读蒙学主题的《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可以拓展阅读《三字经》里的名人故事、相关历史事件等。归纳出《三字经》里的名人名篇,如: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孟轲写的《孟子》、曾子写的《大学》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总结为人、学习的基本道理。
五、对比分析——在改进中提升
《三字经》研学活动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并进行教学后的效果对比分析,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进行测试,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测试中,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8.6%和92.9%;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1.2%和75%,两个数据差距有所拉开。在“鉴赏与创造”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4.7%和77%;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6.7%和92.4%。四个维度的调查数据,实验班优秀率综合高于普通班10.98%。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是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之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探索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把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内容融进新鲜活泼、灵活多样的研学活动之中,使国学经典的学习有趣味,在游戏和探究中被学生接受。让国学经典不只是会背,更要使学生更新知识、积累语言、活跃思维,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有趣的研学活动让中华文化富有活力,让学生对母语学习更有激情,为孩子点亮那盏“启明之灯”,照亮中华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