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林业规划人才

邱 峻

(浦城县忠信林业工作站,福建 浦城 3534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稳步、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1]。因此,未来我们一定要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植树造林、保护林业生态资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林业工作者应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用长远的目光、合理的规划、可持续的思想来统筹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提升我国林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能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如林业经济、林业资金、林业资源、林业信息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要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要确保林业经济能力持续提升,还要考虑林业资金、林业信息的循环与可持续利用。另外,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正面性影响[2]。

1.2 效益协调、统一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一方面,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而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保证社会效益最大化。此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的发生,能产生极大的生态效益。

2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全民支持并参与建设的方针落实不到位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仅需要林业工作者竭尽全力,而且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参与。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整体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明显提升,但依然没有形成全民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3]。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不到位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模、成效均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规划与管理方面仍有待改进。第一,工程建设规划性差,缺乏可执行性。虽然部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制定了建设规划,但这些规划往往只有总体目标而缺乏分级目标,且制定这些目标时并未完全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而缺乏系统性与可执行性。第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不够细致。总体目标与分级目标制定后,相关责任人未确定每个分级目标下具体环节的技术指标,计划的方向指引与定量控制功能被削弱。

2.3 人才、资金与技术投入少

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来看,生态工程基础设施有所欠缺,相关部门所投入的人才、资金与技术难以有效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稳定发展。例如,资金投入少,林业生态工程设施、设备更新不及时,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选苗培育等无法顺利推进;人才与技术投入少,主要表现在生态工程建设人才培训不及时、人才素质偏低、生态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不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缺乏必要的重视与全方位支持。

2.4 林业生态建设整体质量偏低

在呼吁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我国部分林业重点治理区的林业建设质量可圈可点,但其他地区的建设质量明显偏低。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与水平偏低,一方面与新的社会环境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难度持续增加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区不注重保护天然林资源,大量开采天然林,破坏了天然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以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极其有限的经济利益,无形中加大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难度。

3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效举措

3.1 强化宣传教育,鼓励全民参与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营造一种全民支持、全民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行动起于思想,思想引领行动。要想推动全民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是首要任务。各级政府、林业局以及社会各团体、组织等均应履行职责、践行义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宣传教育。其次,应完善法律法规,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约束,让森林建设、森林保护等有法可依,以此来减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违规、违法现象[4]。

3.2 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

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工作,对于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高效完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标体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整个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如果缺乏完善的目标规划作为指引,将很难顺利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标体系既要包括总目标、分级目标,也要包括分级目标下的具体目标,目标要尽可能细化到单位、细化到部门,甚至细化到个人。其次,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程与实况,对规划进行适度修改。一般情况下,规划目标一旦制定,非特殊情况不可更改。但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抗因素,如天气恶化、自然灾害等,因此,需要随时对规划进行细节调整,以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3 加大人才、技术与资金投入力度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制定完备、细致的工程规划,而且需要加大人才、技术与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加强对优秀林业建设人才的培养。人才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相关部门与单位应科学选拔与全面培养林业人才。例如,各级林业局应从高等院校中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林业建设人才,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好、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源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资金比较匮乏。为了改善此种情况,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基础机械设备以及更新升级技术[5]。最后,引入信息化技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CG技术、数字化航拍技术、遥感技术等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及时监测林区情况,以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3.4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考虑自然环境特点、林业发展客观规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第一,必须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维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功能。第二,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采取植树造林、抚育管理、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修复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林业管理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功能,以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第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合理规划生态核心区及生态经济区域比例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发展林下经济,助力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第四,林业及有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包括施工队伍管理、资金管理、施工作业质量进度管理等,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

4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持久、循序渐进的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效益协调等原则为指引,认真剖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存问题,并对症下药,全面改进。首先,要强化宣传教育,鼓励全民参与,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夯实群众基础。其次,相关责任人应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加强对工程建设的人才、科技与资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让工程建设无前瞻之虑、无后顾之忧。最后,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在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资源的同时,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树种配植,改善林分结构,不断提高森林的整体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规划人才
人才云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land produces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