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2021-12-01刘胜海张懿坤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难产乳腺炎乳汁

刘胜海 张懿坤

(1.柘城县畜牧局,河南 柘城 476200;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无乳综合征是指在同一头病猪身上出现多种病症,其相关联的器官发生病变、功能紊乱,造成母猪产后无乳,其主要原因有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和产褥热。母猪患无乳综合征后常表现为产后无乳汁、乳汁少、感染子宫炎和乳腺炎等。无乳综合征是大型养殖场分娩母猪的一种常见的症候,多发生在高温季节,母猪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产奶量,使仔猪的存活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发现母猪患无乳综合征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猪仔进行特殊护理,避免新生猪仔死亡。

1 无乳综合征的危害

分娩母猪患无乳综合征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将会丧失繁衍后代的能力,同时会严重影响仔猪的存活率,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危害[1]。

1.1 对哺乳仔猪的影响

母猪的乳汁是初生仔猪早期生长发育唯一的营养来源,仔猪的免疫功能完全来自母猪初乳。仔猪如果不能获得足够健康的初乳,其存活概率将会大幅降低。即使勉强存活下来,其生长发育也比不上正常仔猪,往往会增加养殖成本和养殖时间。

1.2 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健康的子宫和乳房是母猪具备繁衍功能的基础。如果母猪的子宫发炎,其受孕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即使怀孕,流产的可能性也较高。

1.3 对生产流程的影响

规模化养殖场多采用高效、统一的生产流程。母猪患无乳综合征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仔猪和母猪将必须断奶隔离。为保证仔猪存活,需将其给其他泌乳猪寄养,势必会打乱正常、有序的生产流程。

2 无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无乳综合征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分娩2 d内。母猪患病后会有诸多的异常表现,如无乳或少乳、体温升高、乳房发炎、大便干结、排尿频繁、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等,且仔猪比正常仔猪消瘦、腹部干瘪,因吃不到乳汁,猪仔不断围着母猪尖叫,不停拱母猪的乳房。母猪因患病,情绪低落,不愿活动,对仔猪的尖叫和拱奶表现出烦躁,不让仔猪吃奶[2]。

3 母猪患无乳综合征的原因

引发无乳综合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

3.1 围产期便秘

日常饲喂不合理、饮水不及时、运动量少及感染毒素是导致母猪出现便秘的主要原因。母猪长时间不排便,肠道产生大量的大肠杆菌,通过大肠壁侵入血液,母猪机体为稀释血液中的毒素,体内储存大量的水分,引起水肿,导致泌乳减少。围产母猪便秘引发的后果严重,需高度重视。

3.2 母猪难产

引起母猪难产的原因主要有母本的基础疾病、母猪的生育年龄、孕期运动量以及便秘等。母猪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体力消耗极大,免疫力急剧下降,产道长时间处于打开的状态,分娩母猪生殖器被感染的概率增大。

3.3 子宫炎或产褥热

子宫炎是子宫内膜受到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细菌易在母猪配种、流产、分娩及助产的过程中通过子宫的创面感染。在母猪分娩及助产的过程中,因消毒措施不彻底,助产操作不规范,造成急性子宫炎,急性子宫炎诱发产褥热[3]。

3.4 乳腺炎

无乳综合征的诱发原因诸多,其中乳腺炎是导致母猪无乳和少乳最直接的病因。引发母猪患乳腺炎的原因诸多,主要有乳汁淤积、体温升高、产床潮湿等。

4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4.1 繁殖母猪群管理

4.1.1 选种培育。选择备孕母猪时,挑选乳房发育健全、腹部深宽、骨盆宽的个体备孕母猪,坚决淘汰乳头有缺陷的个体。母猪需满足体质量达到130 kg、饲养天数超过210 d、乳腺发育良好的条件,才可进行初次配种。经历过难产的母猪发生无乳综合征的风险较高,不建议作备孕母猪[4]。

4.1.2 胎龄结构合理。母猪的繁殖性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退化。保持母猪群合理的年龄结构,及时更新母猪群,可有效提高养殖场母猪的生产性能。

4.2 严控养殖环境中的感染源

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将病原传播的途径切断,并妥善保护易感染的猪群。

4.2.1 抓好猪群免疫关。挑选体格健壮的优良品种猪作种猪,确保母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人工驯化,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后备猪。

4.2.2 抓好环境消毒关。母猪分娩的过程中,产道松弛,生殖器官处于打开的状态,如果周围环境消毒不彻底,母猪极易感染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溶血型链球菌等。这些病菌极易引发母猪子宫炎、阴道炎、乳腺炎。

4.2.3 严把分娩卫生关。在母猪分娩前,工作人员应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对待产母猪的乳房、后半身进行消毒;分娩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母猪排泄物,保持产床干燥、卫生。

4.3 加强饲养管理

4.3.1 调节母猪体况。妊娠期母猪过肥或过瘦均不利于顺产。母猪过肥,胎儿个体大,容易造成生产困难;母猪过瘦,生产时体力跟不上,发生难产的概率也较高。因此,母猪妊娠期间要合理控制其体质量,这是预防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关键。

4.3.2 产前减料。在母猪分娩的前几天,适当减少饲喂量,有助于顺利生产。母猪分娩前饲喂过量,容易引发便秘或引发营养过剩,导致乳汁淤积。

4.3.3 产后逐步增料。母猪生产后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工作人员应根据产后仔猪的数量,调整饲喂量。建议在母猪生产后,每天增加1 kg饲料,直到仔猪断奶。

4.3.4 协助初生仔猪吃奶。母猪生产后,为使其分泌更多乳汁,应尽快让仔猪吮吸母猪乳头。遇到母猪难产,为防止母猪患乳腺炎,应及时给母猪乳房按摩,防止乳汁淤积。

4.3.5 改善猪舍环境。改善母猪的猪舍环境,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切断病原体滋生的途径,保证空气质量良好,可有效降低各种炎症的发生率。

4.4 保证合理营养

4.4.1 纤维营养。妊娠后期,母猪的日粮中要有粗纤维饲料,以促进肠道蠕动,保证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精饲料中含的纤维量少,且其会吸收肠道中的大部分水分,阻碍肠壁吸收肠内的水分,容易造成便秘。

4.4.2 肠道微生物菌群。为防止分娩母猪便秘,可人工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还可以使用合成的生物饲料。

4.4.3 调节电解质。母猪分娩期间,可在母猪的日粮中适当添加钾、镁元素,保证其肠道电解质平衡。

4.4.4 降低妊娠后期饲料中钙的含量。试验证明,母猪妊娠后期日粮含钙高于8%,将会加大母猪患无乳综合征的风险。

4.5 保证饮水充足

母猪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流失大量的水分,因此,需及时补充清洁的饮水,以减少各种炎症的发生。

5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确诊母猪患有无乳综合征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因拖延引发其他慢性炎症。针对母猪分娩后无乳或乳汁少的情况,可采取以下4种治疗方法。一是给母猪注射催产素,连续注射2 d,可使母猪泌乳正常。二是在哺乳母猪的饮水中添加适量多维素,可恢复母猪体能。三是母猪出现以乳腺炎或子宫炎为主的多种病症时,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四是服用促进肠道蠕动的益母生化颗粒[5]。

猜你喜欢

难产乳腺炎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汁点目需谨慎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宿江记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XX书,听说你又难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