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1胡大华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秧田湘西整地

胡大华 潘 峰

(1.永顺县万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永顺 416716;2.永顺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永顺 416700)

水稻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反映了湘西州农业发展水平,对于提升湘西州经济实力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湘西州农业部门开始意识到加强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投入了大量时间、资金,且获得了良好成绩,湘西州水稻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湘西州水稻栽培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水稻品种选择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实际种植水稻时,种植人员需要认识到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引入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而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促使水稻种植业更好发展。

1 因地制宜,选种育秧

选种育秧时,需要对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类型进行全面考虑,挑选适应当地环境、病虫害抵抗力强、高产的水稻品种,如晶两优华占、野香优油丝、兆优5455等。在育秧过程中,利用塑盘旱育方式,在无污染、向阳的地块创建育秧基地,注重灌溉和排水方便,保证水源充足。同时,应选无盐碱成分、肥力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块,确保土壤条件满足水稻栽培要求[1]。通常,水稻杂交种每667 m2大田用种1.5 kg。在干燥平坦的地上平铺种子,厚度控制在3.3 cm,晾晒2 d即可,白天晾晒、晚上收起,且晾晒时需要经常进行翻动,保证种子活性。晾晒后,通过人工筛选、风选、清水洗等手段对种子进行处理,并利用恶苗净、901、咪鲜胺等消毒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温浸泡1 d即可,之后进行催芽。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播种,5月上旬开始移栽。科学合理控制密度,保证获得多穗大穗。此外,选择稻苗时,要挑选苗健、根部没有黑根、根系发达的稻苗。

2 精心整地,配方施肥

2.1 秧田整地

在秧田整地中,需要施足底肥,每667 m2施加20 kg复合肥,经过二犁二耙,在秧田整平后进行开沟作墒,秧墒宽度控制在1.2~1.5 m,长度根据田块实际大小情况确定,以便于秧田管理[2]。另外,需要适时播种、均匀撒播,保证泥浆落谷。播种后,要保证塌谷不见谷。

2.2 稻田整理

通常,实施二耕二耙,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施肥量和施肥种类需结合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每667 m2施加40 kg长效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2.3 适时移栽

利用浅插的方式进行移栽,移栽当日平均气温不应低于15℃,秧龄在40 d左右。插秧时需要保证浅插,深度控制在1~2 cm,有助于水稻早生快发。

2.4 合理控制密植

从以往水稻种植经验来看,水稻移栽株行距以15 cm×28 cm为宜,但是需要结合苗龄和种植区域适当调整栽植密度。例如,半山区、山区水稻栽植密度要大于浅丘区,通常株行距为17 cm×28 cm,每窝栽两三株苗,每667 m2栽植1.6万~1.8万穴[3]。

2.5 施肥管理

在施肥过程中,要坚持“稳前、攻中、促后”的原则,统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和土样检测结果,明确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使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一般在水稻插秧后20 d,施60 kg/hm2氮肥,促使水稻分蘖;在水稻出穗前30 d,施45 kg/hm2氮肥和50 kg/hm2氧化钾;出穗后,喷灌两三次叶面肥。

3 精确灌溉,精细管理

3.1 水层管理

在稻田中,水层管理十分关键,需坚持浅水插秧、深水返青、适时晒田、保水养花的原则,且后期不要过早断水,避免出现粒种减轻的情况。在晒田过程中,需坚持“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理念,如果水稻生长速度较快且叶色较深,则需要早晒;如果水稻生长速度较慢且叶色清淡,则可以迟晒。如果水稻黑根较多,则需要早晒;如果水稻白根较多,则需要轻晒。

3.2 除草施肥

插秧后7 d内需要进行追肥,在黄泥田和稳水田追施30%氮肥。稳水性能较差的田块,如沙田,每667 m2需留2~3 kg尿素,在孕穗期进行追肥。在施追肥过程中,需配施杀虫剂、除草剂,有效减少病虫害和杂草。

3.3 早衰预防

水稻生长后期至成熟前,有时会出现枯黄叶片,甚至出现植株死亡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后期水稻缺肥,或是田块水深、水多,加之病虫害影响造成的[4]。因此,在预防早衰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手段:科学控制移栽密植;抽穗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追肥;针对土质较差的稻田,可以利用“干干湿湿”灌水法,以防后期地块过早断水;注重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后期病虫害,如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等。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4.1.1 稻瘟病。叶瘟病需要早预防和早治疗。在该病害发病初期,每667 m2可用40%富士一号100 mL兑水30 kg喷雾,或用75%三环唑30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现阶段,穗瘟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将发生过穗瘟病的稻田、长势好的稻田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宜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开展1次防治,每667 m2可用40%富士一号150 mL兑水50 kg喷雾防治或用75%三环唑45 g兑水50 kg喷雾防治。

4.1.2 稻曲病。该病害通常发生于孕穗破口期,可每667 m2用10%己唑醇20 g或者30%苯甲丙环唑30 g兑水50 kg喷雾防治。

4.1.3 纹枯病。该病害通常发生在圆秆后孕穗前,病丛率达20%时施药,15 d后再次施药。每667 m2可用10%苯甲丙环唑30 g或者40%噻呋酰胺20 g兑水50 kg喷洒叶鞘。

4.2 虫害防治

4.2.1 二化螟。通常,二化螟在5月中旬开始孵化虫卵,此时每667 m2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或者每667 m2用5%阿维菌素5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7月末,二代二化螟发生,此时可在水稻破口期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 mL兑水50 kg喷雾防治。

4.2.2 稻纵卷叶螟。分蘖期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达50个束尖、穗期667 m2幼虫数量超过1万条的,应列为防治对象。在1龄和2龄幼虫大量发生时进行喷药,每667 m2用10%氟虫双酰胺20 g兑水50 kg喷雾,或者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20 mL兑水50 kg喷雾,或者每667 m2用30%阿维·毒死蜱60 mL兑水50 kg喷雾[5]。

4.2.3 稻水虱。分蘖期田间每百丛虫量达1 000头、拔节期至抽穗期每百丛虫重达1 500头时,或有短翅型成虫5头以上时,需及时喷药防治。每667 m2用50%蚍蚜酮20 g兑水50 kg喷雾,或者每667 m2用75%吡虫啉20 g兑水50 kg喷雾,需要喷洒植株中下部。

5 及时收获

水稻完全成熟以后,需要适时收获,控制好收获时间,避免天气原因造成减产受灾。

6 结语

在水稻种植中引入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非常必要,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给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现如今,受多种因素影响,水稻种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当下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选种、精细整地、培育壮苗,并做好灌溉、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水平,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秧田湘西整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感怀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湘西 国画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与诸子湘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