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及建议

2021-12-01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土地农产品

许 君

(西丰县农业现代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西丰 1124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面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推断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议。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农业蓬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改革的措施。但是,由于相关的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农民专业知识相对匮乏,致使这些政策无法发挥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农业管理方式没有发生太大变动,农业生产仍然保持原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转型发展[1]。

1.2 没有制定明确的农业土地管理制度

现阶段,农业土地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例如,土地没有被合理利用,大部分农民为了谋取更多的收入而选择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家里的土地无人经营,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一些农村地区在土地使用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土地流转受到多方面的牵扯,私自霸占土地的现象仍旧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土地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1.3 没有有效利用新技术

从整体上看,农业生产的各项技术转型升级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另外,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意愿不高,导致当前传统农业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新兴技术无法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2-3]。

1.4 缺少农业领域专业人才

由于农业生产力不足,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业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尽管现阶段从事农业管理的人员经验丰富,但是缺乏先进的理论知识支撑,依旧不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出路。

2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2.1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支持,借助计算机技术能轻松全面地收集农业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掌控农业市场的实时动向,有利于管理人员获悉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例如,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将与农业经济相关的数据信息汇总到一起,创建专门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手段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调整相关的农业政策[4]。

2.2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国家为了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后备力量。政府为了妥善处理“三农”问题,积极引导各地区相互合作,有助于推动农业朝着市场化方向转变。政府为农产品研发提供专门的生产基地,实现生产科学化,提高农产品原有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市场。为了有效利用农产品,大力推行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生产,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2.3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为了有效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化生产理念,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想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当前的农业管理方式,保证农产品品质,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借助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目标。

2.4 开启农业电商新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转型升级,促使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现阶段,在农产品市场中,农村电商的出现给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销量,提高了农民收入。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利用人们的需求寻找新的消费点,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产品个人消费。或者将农业生产同其他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打造特色农业,给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从而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议

3.1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符合农村生产需要,需要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首先,农业管理部门应接受先进的思想理念,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采取一定手段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证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其次,应立足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转型升级,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最后,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创新农业生产工艺,为农业经济发展夯实基础[5]。

3.2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科学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科技力量的植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农业生产目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现状。

3.3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实处,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通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技术培训,传授管理人员开展农业管理工作所需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等,为农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先进的经验,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3.4 促使土地政策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土地,所以,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做好农业土地管控工作,明确农村土地的利用现状,贯彻落实土地政策。对目前尚未解决的土地问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积极及时寻找解决途径,从而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5 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想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全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的农业生产计划。政府部门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农业政策。另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改善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看法,从而使农民自觉主动地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推动力。

3.6 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农业生产劳动离不开农民,农业需要依靠农业生产获得收入。这就要求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应从农民的立场出发,强调农民的经济利益,确保土地合理分配,减少利益纠纷。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三农”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便利。只有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才能引导农民主动进行农业生产劳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应采取行动做好农民管理工作,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力度,进而实现农业创收,改善农民的生活[6]。

4 结语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巨大,我国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在新时代,农业经济焕发出生机活力。为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综合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推动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农民谋取更多的利益。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土地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我爱这土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产品争奇斗艳
分土地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