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1-12-01李红霞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互联网+

李红霞

(宁波万里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全国高校科研和教学、管理能力等都在逐年的提升。尤其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大学生的数量逐渐提升,想要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那么就需要巩固发展基础,并且满足质量的提升。高校后勤是学校基础保障部门,主要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内容实施服务,不仅如此,还需要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措施[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涵盖全校的餐饮、物业、学生宿舍等相关的服务。但是,在实践的历程中,后勤财务的信息化被边缘化,有的是没有相关的信息化系统,有的是没有与采购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实现良好的对接。各高校加强了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使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后勤管理质量,保证后勤管理安全,提升后勤管理效能[2]。鉴于此,如何将“互联网+”和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有效的融合起来?就成了当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搭建财务信息化平台搭建

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为了满足大学生心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高校后勤财务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路径,合理的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搭建适合高校发展的后勤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化不仅需要保持会计最为原始的信息,还需要在合理的整合与财务信息挖掘下,保持硬件或者是软件的升级,满足平台的智能共享,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加大空间的升级[3]。在软件的优化配置上,搭建财务信息平遥,深化调研,分析大学生的需求。在合理的额互动下建立财务软件的功能性模块。例如:数据库、后勤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合算、预算管理等都属于需要建设的范畴。不同的财务软件,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此时,就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定制和选择。以智能化替代原有的数据,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性,满足当前的历史发展需要,加大数据的传递性,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加大数据标准化的处理和衔接。减少了人工处理的不分红,增强了财务信息处理工作效率。按照实践经验,对业务模块实施升级,保持周边产品的考法,满足功能性延伸,优化内部结构,降低成本,满足当前的发展路径。后勤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完成无纸化操作,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增强互动,满足安全全程监控,提升数据分析能力[4]。

(二)财务信息安全管理

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大形势下,高校后勤部门财务状况也需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走上“互联网+”的道路,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满足新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财务信息化在给后勤部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些安全性的问题。此时,就需要高校在“互联网+”的安全管理于是下,甚至防火墙软件,减少病毒的攻击,根据不同的权限,减少信息冗余的问题出现。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以此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结合不一样的方式,减少软件障碍问题,定期的手工备份,保证原始数据不受到破坏[5]。

(三)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所有的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都需要人才的落实和建设。不仅需要相关的人员可以熟练地使用信息化建设系统,还需要在信息化平台的优势下,增强工作质量。此外,相关的人员还需要在业务流程与环境的建设下,增加业务信息化的复杂性,提升新的业务质量。加大管理工作的效率,搭建合理的发展平台,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建立信息化平台,可以使用实际的操作,解决实际上的问题。定期地开展培训的操作力度,保持较高的可持续性。建立激励质素,将业务信息化建设纳入合理的年度考核中,提高相关人员的参与力度[6]。

(四)后勤财务信息化模块建设

第一,财务软件功能与周边产品开发的历程中,很多时候,由于后勤部门规模性不足,行政部门一直都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后勤财务为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准备。财务软件在实施优化的时候,在开始的状态下,就需要明确会计明细科目,在责任中心和考核的视野下,加大数据的统计项,并且结合周边的产品,合理的提升会计合算操作。此外,还需要在思维的整合下,保持科学的发展路径。加大内涵建设,提高周边产品数据的获取,增强精确的力度。在数据库模块和核算模块的基础上,完成银行对账系统建设,工资系统建设等。只有加大对接的力度,细化到每一个点,才可以在实时性的基础上,优化实时性的更新,并且发现其中合算存在的问题,提升对应的工作效率。第二,后勤财务商铺、部门智能核算。对于高校后勤部门来说,涉及师生的方方面面,学校内部使用的是校园卡终端,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如果这些内容都使用手工结算的方式,那么就会提升结算的难度。此时,就需要智能核算系统基础上,对商铺、部门营业款、水电等数据实施可续的结算,并且自动的生成报表,加大审批制度,满足模块化建设。第三,电子化、实时化及标准接口设计。也就是说,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分析电脑和手机端的主要内容,保持实时性的功能获取。加大数据库模块的对接,保持信息数据的获取,并且对接收集,融入管理财务报表。在登录的时候,需要验证,加大信息数据的敏感度,保持财务数据的有效整理。水电费结算的数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持了安全性,减少了病毒的攻击。第四,互联网+后勤财务信息化应用效果。在“互联网+”和后勤财务信息化系统有效的结合以后,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建设的工作量,增强了财务信息人员的素养。另外,还可以整合思想,腾出更多的时间,加大思想的整合,解决财务报表编制、资金结算等问题,进一步提升计算的效率,减少负面的影响。在智能化结算的实践中,提高自动化核对的精确性,满足信息获取的质量,保持财务的服务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理念下的后勤部门管理工作内容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原有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此时,需要后勤财务管理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强化高校后勤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制定明确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完善高校后勤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保持系统良性的运行,提高后勤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互联网+”后勤财务管理不断的融合创新,对模块的设计优化流程,系统地设计和挖掘数据,加大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制度,使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互联网+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