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想要“面子” 学会应对“丢面子”时的情绪管理
2021-12-01周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文·周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同学聚会的时候,你请大家在高档餐厅吃饭,感觉很有“面子”;同事一起开会的时候,领导因为一件小事,当众对你进行批评,感觉很没有“面子”;分手后,尽管有一段时间,自己过得很糟,也许偶尔失眠,也许偶尔黯然落泪,但在前任面前,为了“要面子”,会努力表现出坚强,露出“一切都很好”的微笑……这些是不是都似曾相识?
“面子”是自我在人际间的复合体验
作家林语堂曾说过:中国人的面子很容易举例,但很难下定义。
有很多学者都曾经尝试过给“面子”下定义,社会心理学者翟学伟认为“面子是个体根据他人的正反评价而形成的自我感受和认定”,心理咨询学者曾奇峰认为“面子包含了精神分析所说的‘自恋’全部的内涵和外延”。
总的来说,“面子”其实就是自我在人际间的复合体验。当有面子时,我们会体验到喜悦、满足、自豪、被尊重;当丢面子时,会体验到悲伤、羞耻、自卑、被轻视。有时为了维持“要面子”这种体验,我们会伪装自己,甚至会难为自己。
为什么人人都想“要面子”
在人本的视角下,要面子是满足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要面子遵循超我原则,满足超我的需要。
面子是在人际间的自我,有追求良好体验的动力,适度要面子是合理的追求。不过如果是“死要面子”,那就会“活受罪”。这个俗语讲的是过度“要面子”给自己带来了困扰,比如拿所有生活费买了一部最新款手机,之后可能靠吃方便面度日;通过小额贷款买了一套轻奢的化妆品,之后可能要“拆了东墙补西墙”。使用电子信用、小额贷款、便捷支持等科技手段,我们越来越容易进行“透支”。过度要面子的成因,是这种“有面子”的感觉对自己太重要了,以至于脱离现实,超出自己实际能承担的能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是想要奋力逃避“丢面子”的痛苦,相比这种心理上的痛苦,更愿意承受现实的痛苦,比如靠方便面度日;另一种可能是,对“有面子”的极度渴望,自我的价值过分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比如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觉得天天吃面也值了。
学会应对“丢面子”时的情绪
首先,我们要学会应对“丢面子”时的情绪。有时候“丢面子”的感觉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是羞耻、一种自我憎恨感,需要接纳自己、原谅自己。可以尝试深呼吸,先让身体放松下来,逐渐平复情绪。有时候“丢面子”的感觉,是怒不可遏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尽量用语言表达情绪(用语言表达情绪,比如“我此刻很愤怒”),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情绪化的表达,比如骂人、打人)。
其次,不断增强自己的“里子”(强大内心)。增强自尊调节弹性,强大内心,平衡内在的“里子”与外在的面子之间的平衡,更加真实地处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懂得自我相处。当我们内心强大了,内在自我更加坚实稳定了,再去面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体验,将会更加一致。
面子,是人心里的一个大包袱,你越在意,它越沉重,你越会受制于它。而当你学会辨别和放下不必要的面子,你的生活定会从容顺畅很多。
问一问自己:
自己做的事情,真的是你自己想要的吗?还是为了要面子?如果是的话,那么过度了吗?
如果是过度要面子了,那就重新评估这件事是否要去做?
你将会获得什么?失去什么?这样的结果自己是否能完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