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01郑兴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黏虫蚜虫中耕

郑兴海

(古浪县裴家营镇人民政府,甘肃 古浪 733104)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品种的选择

高产玉米种子品种主要有龙高12、良玉99、登海6702、德利农988、中单909、浚单29、屯玉808[1]。

1.2 精细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浇水方便、排水流畅的地块,进行整地。整地一般采用翻耕的方式,可以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且最好在农作物收获后,翻耕深度25 cm。在春天解冻后再对土地进行整地,蓄水保墒。

1.3 播种时间适宜

播种一般选择每年的4 月末—5 月上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2]。

1.4 中耕除草

通过中耕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清除田间的杂草。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2~3 次。第1 次玉米出苗后进行,深度10~12 cm,避免压苗、埋苗;第2、3 次中耕,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中耕深度可达16~18 cm。

1.5 肥水管理

使用有机肥与氮肥和磷肥间配合,酌情增加钾肥。根据玉米植株的实际情况调整肥水供应,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2 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种类

2.1 人为因素

由于人工施肥不合理导致玉米地所需的肥料不足,病虫害现象频繁出现。

2.2 自然因素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许多自然因素也会导致玉米病虫害的爆发。例如雨水多的气候条件适合病虫害的繁殖,病虫害容易频繁出现。

2.3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种类

2.3.1 玉米大斑病

危害苞叶和叶鞘。初期表现为叶片上会有青灰色的小斑点,随着叶脉的扩散斑点会由青灰色变成深褐色,最后在边缘形成深褐色,中央为淡褐色的大斑。如果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叶片上的斑点就会出现大量的灰黑色霉状物体[3]。

2.3.2 玉米黑粉病

此类病害主要对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和雌雄穗造成伤害,属于局部侵染病害。此病害会使玉米的病原组织肿大并形成菌瘿,初期是白色或淡紫红色,后期破裂释放出灰黑色孢子,随后使其他部位或植株受到侵害。常年多雨的地区,玉米黑粉病的出现率较高。

2.3.3 矮花叶病

此病毒由蚜虫传播,属于病毒侵染性病症。一般发生在玉米的生育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发病初期,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随后扩散到整片叶子,叶片颜色不均匀,出现黄色或黄绿色。严重时叶片会呈现紫红色或条纹症状,并出现叶片枯竭的现象。

3 具体防治措施

3.1 选择优良品种和因地管护

播种玉米时,要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还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玉米有足够的光照,利于玉米的生长。

3.2 及时清除玉米病残植株

种植后,需要定期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及时处理发病植株,将患病植株连根拔起,并且及时清理周围的土壤,在收获玉米之后,需要加秸秆全部集中烧毁或堆肥。

3.3 合理对玉米植株进行施肥

合理对玉米植株进行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

3.4 针对性防治措施

大斑病:改善种植气候。由于大斑病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所以需要选择适宜土壤进行种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对病症较轻的植株,可以选择喷洒质量分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兑水500 倍稀释,每0.067 hm2用药液50~75 kg,每隔 7~10 d 喷药 1 次,共防治 2~3 次;对病症较重的植株,需要做好彻底的清理,防止该病影响其他植株的正常生长。

玉米黏虫:主要危害叶片,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可以在玉米出苗后及时灭茬,减少黏虫的生长繁殖;还可以通过黏虫的取食通道对黏虫进行杀灭;选择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消灭黏虫,一般选择在黏虫幼时进行杀灭,选用敌杀死、功夫乳油、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等专用药,如较为严重,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硫灭多威乳油、毒死蜱等药剂。主要喷洒部位是玉米心叶,能够达到最佳的灭虫效果。在对黏虫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小麦秸秆多、麦茬高的田块,并且应先翻动秸秆,再喷药。阴天、早晨和傍晚的施药效果好。严禁喷施高毒、剧毒农药及高温天气施药。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繁殖速度非常快,不及时处理将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蚜虫的滋生地一般是田间的杂草,在对蚜虫进行防治时,首先需要清除田间的杂草,消灭蚜虫的滋生地。可在玉米播种前,用70%毗虫啡湿拌种剂420~490 g/100 kg种子、5.4%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8~180 g/100 kg种子拌种,从而减少蚜虫的危害。当百株玉米蚜量达4 000 头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20%康福多浓可溶剂8 000 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进行施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却面临着低产低质量的问题。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问题频繁出现,导致我国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列举了几种玉米几种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农户种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黏虫蚜虫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蚜虫婆婆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