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021-12-01王晓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人才

王晓红

(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

1 关于乡村振兴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文件、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党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了当前国家发展的优先位置,表明了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2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职业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类型,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

2.1 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传承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创立之初,黄炎培先生就积极倡导并实践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旨在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达到改进整个乡村的目的。黄炎培先生从职业教育入手解决当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即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从创立之始,即把培养乡村人才、发展乡村经济作为自己的使命。

2.2 职业院校分布量大面广,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本地就业

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一共有1.15万所,在校学生有2 857万人;中职招生60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高职招生是483万人,占普通本专科的52.9%[1]。近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2]。

无论是从历史传承还是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职业教育注定要承担起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在乡村振兴这一伟大进程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3 乡村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困境

有效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振兴为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提供组织基础和人力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人才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困境。

3.1 农村劳动人口持续流失引发人口空心化

本土人才单向外流,外地人才不愿来,是导致乡村人才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的低收益与城镇工作的高报酬形成的反差,众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一些农村学生通过升学走出乡村,来到城市生活学习,他们逐渐淡化了与乡村的联系,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到农村就业。坚守在农村的人员大多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以及尚未成年的留守儿童。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在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薪资待遇等方面相较于城市来讲不够完善,难以吸引外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到乡村发展和创业。因而,当前农村缺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能够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青壮年人才。

3.2 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农村人才队伍中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员占比较低,他们普遍缺少系统专业的培训,大多是自学成才,靠的是多年累积的经验。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人才供需失衡,多数人从事专业工作但并非这一专业出身,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不扎实,难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有大的作为。三是农村新兴产业缺少相对应的专业人才支撑。农业高新技术迅速向传统农业渗透和扩散,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技术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农村现有的人才结构显然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4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

在当前广大乡村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严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能否扩大乡村振兴人才总量、建成一支“懂农业、有技术、善管理”的人才队伍成为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关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服务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服务于实现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要对接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接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当前,正值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这对于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教育院校应当抓住机遇,立足于当前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育能扎根乡村的多层次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经济建设同向同行高质量发展。

4.1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培养面向农村的人才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一批又一批的农村贫困学子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技能,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扶贫方式[3]。然而,很多农村籍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农村就业,非农村籍毕业生也不愿意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发展。本土人力资源流失,外地人才吸引不来,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所在。就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脱农”,而是“为农”,是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型农民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还要培育学生“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奉献精神,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担当。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训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如通过学习袁隆平等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学习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极其不平凡的业绩的精神,激励学生学习伟大人物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和国家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到农村就业、返乡创业,把自己习得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到广阔的农村大地上谱写改天换地的新篇章。

4.2 职业院校要找准办学方向,明确目标定位,办好地方特色专业

据邓志军教授及其团队的相关调查显示,国内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所有二级院系几乎都开设了诸如电算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曾经的热门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存在着极高的相似度,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种严重趋同造成专业设置不合理、学习内容落后。既不利于将来学生就业,也不利于院校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因人才的供给不足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从人才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1)要与时俱进地设置专业,更新课程内容,如开设农村建设急需的现代种业技术专业、农产品网络销售专业等。特别是要在服务本地支柱、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时刻关注当地农村产业人才需求状况,使人才培养结构与农村产业需求相契合。如江苏某旅游院校对当地的旅游业进行精细调研后,紧跟产业发展及文旅人才需求,迅速进行专业转型和布局,并且细化专业培养,实施专业分方向培养、课程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改革,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2)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一是加强实习实训。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产教的跨界与融合将人才培养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农业企业和“田间地头”,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情感,为将来乡村就业培养感情基础。二是加强协同育人。企业将现代农业的产业需求、技术标准、管理经验、农业文化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中,可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培养过程等环节的有效性,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推进的一线需求。也可以采用农村企业定向委托培养,学校按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这种方式能快速弥补乡村建设人才需求。(3)要加大对农民进行短期技能培训的力度。农民受工作、生活等原因所限,大多偏好于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多以学历教育为主,很少发挥其技能培训主体的作用。为此,职业学校应根据农民的意愿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性或技术性的短期培训,方便农民在不耽搁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切实学习到急需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快速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从而有效提升从业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如江苏某地特色产业是小龙虾,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的龙虾产业,帮助更多养殖人员习得新技术,当地的农业技术学校特别开设了龙虾方向的产业学习班,授课形式采用的是线上教学和每月1-2天集中线下学习的模式,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大提升了当地农民的龙虾养殖技术。职业教育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3 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纵向贯通强调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接续培养,打破以往职业教育专科学历的天花板,更有利于职教体系内部贯通一致的接续培养;横向融通强调职业教育外部与普通教育的协调沟通,打破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固化的藩篱,为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教育类型提供通道。当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使得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亟需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结构合理、技术技能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育体系更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产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持续累积培养,打通了学生学历提升、职业晋升、社会上升的通道,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道路更加宽广,更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职业院校应优先考虑在现代农业新技术领域、现代农业管理技术领域等方面合理布局,不断优化人才供给,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5 结束语

在当代中国,乡村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已经阻碍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党和国家已经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美丽乡村建设呼唤着不负使命、只争朝夕的“实干家”们。职业教育要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明确目标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技能人才
人才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拼技能,享丰收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