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的生长点

2021-12-01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龙建梅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利息方程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 龙建梅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宗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从学生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出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成长点”。

一、利用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在进行课堂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将其分解成几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通过抛出问题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

比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较为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分为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解决,从而对一元二次方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bx+c=0(a≠0)”的方程。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比如x2+6x-16=0,应当如何求出x的值?这时,教师就可以教授“配方法”,即将此方程转化为(x+3)2=25后,求得x的值为2和-8。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探索“是否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求得解?”在求解过程中,学生发现可能会出现一个解、两个解和没有解这三种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出“Δ=b2-4ac”这一知识点,告诉学生:如果Δ<0,那么方程无解;若Δ=0,则方程只有一个解;若Δ>0,则方程有两个解。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课堂中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对问题进行层次性探索,逐渐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

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多采用一些结合生活实际的例题来辅助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利息”相关问题的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某银行储蓄利息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银行计算储蓄利息的方式。比如某银行的年利率是3.5%,利息税是20%,王叔叔存了20000元钱,请问一年后,王叔叔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利息的计算方式,即利息=本金×利率,那么代入具体数字之后就可以得到20000×3.5%=700元。在这个基础上,王叔叔需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指从利息中需要扣除的税钱,即700×20%=140元,则王叔叔的税后利息是700-140=560元,因此,王叔叔在一年后一共可以拿到20560元。教师在让学生理解了利息的计算方式之后,就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金额、不同存储年限下银行利息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计算不同的存款方式来获取最大的利息。这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对现实生活中银行的利息计算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教师要熟练掌握核心素养的特点,探究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来落实学生的生长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加强数学意识,更好地掌握理解数学知识和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利息方程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学中文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利息
幽你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