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浅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2021-12-01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白蒲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长方形学会习惯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白蒲小学 陈 燕

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会听、听懂、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互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形式多样,激发倾听兴趣

倾听是一种能力,学会倾听,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师生在课堂上沟通的基础和交流的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倾听、真正听懂,才能捕捉到课堂教学的精髓;教师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发言,发现症结,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

认真倾听是学生改变学习模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比如课前两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开火车口算的形式,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课堂上,教师将课前梳理的教材难点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倾听故事中寻找解题所需的数学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享受求知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倾听别人的发言,潜移默化地锻炼认真倾听的习惯。对于没有认真倾听的孩子,教师及时提醒,让他们快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是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的核心技能。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二、尊重学生,培养倾听习惯

在平时上课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倾听习惯的良好养成,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面带微笑注视着他们,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回答,也要让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放下手里的东西,身体坐直,眼睛注视着发言的同学,这样会让发言的学生意识到教师和同学们都在认真倾听着他的发言,为他的优秀点赞,让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比如,有一次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时,有一个学生在本子上画画。我发现后,喊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愣了愣,我旁敲侧击:“还记得我们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怎么推导的吗?”他眼珠转了转,说:“把圆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的面积是πr2。”经过我的一步步引导,他终于把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了。就在他面露喜色时,其他同学纷纷举手:“教师,让我来吧,我会说得更棒!”我赞许地望着这些孩子,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同时也没有指责这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课后,他交的课堂笔记里夹着一张纸:“教师,我错了,以后上课我再也不做小动作了。”这次课堂教学让我受益颇多:以真诚、平等的心态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样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大爱无言,润物无声。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中,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

三、积极引导,提高倾听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互动,学生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教师深深的爱。

教师作为表率,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听众的形象。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时,当孩子说错时,当孩子“欲言又止”时,我们都要耐心等待,认真倾听。等学生讲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细节做一些文章,比如提问学生有没有听懂别人的意思,让他们再重温一下别人的思路,这样学生会发现没有倾听是不行的。如果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答案中有一些偏差,教师不必急着指出来,而是让其余学生说一说听出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总之,让孩子在课堂学会倾听,是我们教育者应尽的责任。学会倾听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只有抓住教育契机,强化学生的“倾听”能力训练,学生才能切实拥有“倾听”的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长方形学会习惯
上课好习惯
小长方形找朋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有多少个长方形
学会分享
好习惯
铺瓷砖
巧替换,妙解答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