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效提问在数学课堂真正发生

2021-12-01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周长数学教师标准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 彭 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九诠提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答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的提问是有效调控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手段,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智、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有转变提问观念、创新提问方式、运用提问技巧的意识,真正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价值。

一、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兴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小学生普遍喜欢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基于这一特点,数学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满足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心理期待,提升数学课堂学习的幸福感。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对学生说:“老师的小侄子前些天量身高,被记录为‘-2’厘米,同学们相信吗?”该问题一出,学生都对身高是“-2厘米”感到不可思议,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生1:“正常人的身高不可能是‘-2’,我认为应该是和什么作了比较。”教师发现该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思考方向也是对的,于是顺着他的思路进行追问:“那么是和谁作了比较呢?”生1:“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标准。”笔者继续说道:“你刚才提到了一个词‘标准’,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通过这样的追问,给学生持续的悬念刺激,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此时,另一位学生举手示意,说:“老师,我可以举个例子。如用150厘米为标准,‘-2’厘米就说明比150厘米矮两厘米,实际身高就是148厘米。”教师先对这位学生的解释进行了表扬,然后让学生制订一个标准,用正负数的形式说出自己的身高。有学生说,以140厘米为标准,我的身高为+7厘米;有学生说,以160厘米为标准,我的身高是-3厘米。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导入新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问题认识负数,还能举一反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验证了提问的有效性。

二、把握提问时机,引导师生有效互动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的,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提问的时间以及在哪个环节提问。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环节,深入解读教材,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为学生设置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好时机向学生提出,并随时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以及回答的情况,调整后面的教学方案,保证牵引学生的思维,与学生有效互动。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的意义,初步感受代数思维,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借助一袋球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假设不知道袋中一共有几个球的前提下,围绕这一袋球提出如下问题:(1)请大家思考,袋子中球的数量可以用什么表示?(2)再放入袋中3个球,现在一共有几个球?(3)假设每个球售价2元,购买这一袋球一共需要多少钱?(4)现在将这一袋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平均能分几个?以上四个问题的设计,都在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通过思考并回答问题,让他们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抽象出角的概念,并学会判断角的大小。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产生了“角的大小看张口”的认识,甚至还有学生会受角的边的长短的干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就在学生认识浅显处进行提问:如何修改能让“角的大小看张口”这句话的意思更清晰?有学生说:“角的大小只看张口。”如此,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的本质。

三、体现提问层次,关注学生认知水平

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天资禀赋不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为此,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先从低阶水平进行提问,然后逐渐过渡到高阶水平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围绕其概念分层提问:(1)怎样测量一个圆的周长?(2)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3)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上述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不断转换思维角度,促使思维水平不断进阶,增强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总而言之,提问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这就倒逼数学教师去探究并改进传统的提问方式,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增加问题的开放程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借助有效提问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能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周长数学教师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圆的周长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