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法隐喻理论提高留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1-12-01宸,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篇隐喻语法

蒋 宸,樊 荣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一、语法隐喻

隐喻(metaphor),这一概念最早被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隐喻就是把一个事物放在另一个事物之上。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方式,对一门语言只在修辞层面起作用,隐喻只是语言使用的问题,在语言中可有可无。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Lackoff和Johnson提出了“互动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人们开始意识到隐喻是认知思维中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修辞的手法,突破了修辞学的桎梏。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正式标志着人们对于隐喻的研究从修辞手法转变为了认知方式。

人们开始关注隐喻和认知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隐喻在认知世界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写作方式。韩礼德也十分重视隐喻的研究,并且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

语法隐喻就是指,当人们在表达意义的时候没有选择和现实相一致的语法结构,而是选择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语法隐喻。韩礼德指出:“隐喻在语法中出现的频率要大于词汇层面。”所谓的语法隐喻就是语法层和词汇层突破了原先的一致式的表达,出现了隐喻的表达,语法范畴或者语法形式发生了转移,而且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Lackoff 将语法隐喻定义为“不同的语法形式用来表达相同的语义”。语法隐喻是扩充句意的方法之一,为同一种语义的表达提供了多种方式。将语法隐喻的概念引入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于写作教学这一特定的领域,对帮助学生遣词造句、构造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语法隐喻在写作中的作用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和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语法隐喻表达呈正相关。学生正确地使用语法隐喻有利于语句的润色,篇章结构前后衔接恰当,提升整体的写作水平。以高级阶段的学生为例,提升其语法隐喻能力,对于提高其文字交流、论文创作、写作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遣词造句的功能

功能语言学者认识到,语法隐喻在写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Dansei 指出,“必须要懂得目的语是如何按照隐喻的方式来反映概念或对概念进行编码的,所以在教授学生汉语写作之前,应该让学生理解汉语隐喻表达的编码方式。学生隐喻表达的能力会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提高,两者之间互相促进。而且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的现象也是不断增加的。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写作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的学习中加入语法隐喻的概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比如,牛田(2014)进行了研究实验,在写作教学中引进了语法隐喻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的隐喻写作能力普遍高于控制组。所以,在留学生写作习得的进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入语法隐喻,其首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在文中构建合适的句子。

通过对留学生的作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HSK5 级水平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难免句子过于简单、行文过于单调。语篇构思不恰当甚至前言不搭后语,文字表达无法传达思想观点。虽然留学生可以利用文字进行交流,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比较低。我们对于学生的写作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句法正确、语句通畅的阶段。而且,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也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文秋芳(2001)认为,语言教学不仅要注意准确、流利性,更要兼顾语言的多样性,否则学生的二语能力难以进步,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文秋芳所说的语言的多样性也包括了语法隐喻。张辉(2003)指出:“汉语学习者通过隐喻的方式交流是其二语能力的体现,用目的语思维表达更贴近于母语者的表达形式。”最简单的,汉语中的一些明喻词如“像、好像、犹如、仿佛”等,这些词汇是留学生最先也是最容易掌握的。留学生将这样的词汇用在句子中构成语法隐喻,可以润色语句,使得文章更加的鲜明生动。比如:

a.可惜,我美丽的童年却是短暂的,犹如昙花一现,苦多于乐。(印尼)

b.孩子小的时候仿佛一张空白的纸,第一个能够在那张纸上写字留言的毫无疑问就是父母,像老师一样,父母可以随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来教自己的孩子,来写在空白的纸上。(马来西亚)

c.没有爱情的婚姻如同坟墓一样,断送了两个人的美好的一生。(韩国)

语法隐喻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以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另一件较为抽象的事物。a 句中喻体是昙花、本体是童年,两者之间最相似的特点是因为时间周期短、转瞬即逝,但又美好值得珍惜。b 句中的喻体是白纸、本体是孩子,这样的隐喻是基于两者之间的单纯性。在文章中以隐喻的方式展开文章,不仅表达得具体形象,读者也能理解得更加深刻。陈红琳(2012)的研究发现,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语法隐喻的概念,对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助于构建更加复杂的句式,可以解决留学生写作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严世清(2001)提出:“外语教学中要兼顾隐喻的美学价值和交际价值。”隐喻式的表达比直白式更能提升语言篇章的美学价值。

(二)句意扩充的功能

留学生在写作中对于同一个概念,需要用多个小句才能解释清楚,单个句式的语义表达不充分。通过名词化的方式之后,不仅可以增加词汇密度还可以扩充句子的语义。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重要方式之一。名词化可以将复杂的意象压缩成单个的意象,使得前后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的紧密。Halliday(1998)认为,名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语法类别,所有的其他类别都可以最终体现为名词。韩礼德(1994)指出,和口语相比较,书面语中的词汇密度相对较大,语法结构也更简单。为了实现这样的表达效果,我们不得不采用名词化的方式,即用最少的词汇表达出最多的内容。例如:

a.读了以后,我还把它记下来传给朋友们,让他们也分享我的开心,因为开心对人的身心是一剂特效药。(马来西亚)

“开心”是一个形容词,修饰作者的心里状态,在句子中被用作名词,这是典型的名词化的过程。如果不使用名词化的方式,表达相同的语义需要两个分句:“我很开心,我把我的开心分享给他们。”名词化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句意,简化文章的篇章。

名词化的方式可以简化句式的表达,将小句压缩成词组,将多个小句压缩成单个小句,从而实现语法阶级的转换。通过名词化的方式,从有限的句式中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名词化的方式也可以将事物的特点或特征提炼出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者对此加以评价。Melrose(2003)认为,语法隐喻特别是名词化的使用,可以被看作是自己掌握某种特定专业的外在表现。

目前的来华留学生与日俱增,即使受到疫情影响,这样的趋势并没有衰退。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来华留学生中大部分以理科为主,占据总人数的90%以上。写作练习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特点出发,留学生练习写作,大部分是为了完成论文。名词化的方式对于理科生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过程的描述,都需要以最少的语篇交代清楚问题。此外,实验进展中的逻辑推理、解释说明、结果论述等都需要简洁明了的表达。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科技类的语体中隐喻使用的程度比一般的文体要高,前后表达更加紧密,逻辑转换更加衔贯。名词化的方式是实现这样的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此外,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在论文写作中都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名词化的方式是帮助学生通过简单的句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重要手段。所以,语法隐喻的实现方式主要依靠名词化,而名词化有助于扩充单句的句意。

(三)语篇衔接的功能

通过对留学生的写作分析,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在前后语篇的连接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写作中前后语篇不连贯,主要是学生的逻辑语义表达不清晰。学生惯用的直白式表达,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前后思想变化。大部分留学生表示,写作课是最难的课程,在写作中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前后篇章不能完美地衔接。杨延宁指出,语法隐喻虽然在学生的口语中出现,但是语法隐喻最典型的特征是书面语特征。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语法隐喻,不仅可以很好的衔接前后语篇,而且可以增强语篇的变化力和感染力。我们可以以汉语中主语“我”的使用为例,绝大多数学生只会简单地用概念主语“我”造句子,不能根据语段表达的需要改变表达方式。所以文章通篇都是“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词汇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不利于篇章的前后衔接。如果我们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将概念主语转变为人际主语,不仅可以增进交际双方的关系使读者感觉到平易情切,在语篇的连接上比直白式连贯得多。这实际上就是语法隐喻中的人际隐喻。比如:

a.凡事人类都喜欢歌曲,有的喜欢流行的,有的喜欢古典的,就拿我来说吧,我既喜欢流行的又喜欢古典的。(越南)

b.所以长辈和晚辈之间产生了代沟怎么解决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解决代沟最重要的是互相对话。(韩国)

c.十八岁对我而言,是个成年的阶段了。(马来西亚)

虽然从表意层面来说都是“我”的意思,但是人际主语“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对我而言”这类隐喻式的表达,比直白式的“我觉得”“我认为”更能连贯衔接前后文,更能拉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收录的词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概念主语“我”的使用多达56583条,文章中从头到尾千篇一律,语篇连接很生硬。然而,人际隐喻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但是这样的词条相对来说比较少。

语法隐喻给学生的写作表达提供了不同于直白式的表达,隐喻式的表达在某些语篇中更恰当。Ravelli(2003:41)提出:“在特定的语域里,隐喻式表达可能是最常用、最适合的表达方式。”Ryshina—Pankova(2015)通过对英语二语学习者为对象发现,语法隐喻的使用程度是衡量第二语言文本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语法隐喻的使用,文本表达更加复杂,更能体现写作者前后逻辑的变化。前后余篇的衔接不再显得生硬僵化,反而更加的连贯。

三、教学策略

语法隐喻和学生写作呈正相关,且写作能力随着语法隐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教师有必要将这样的概念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中,在实际的锻炼中帮助学生发展这样的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大量的练习中不断提升的。此外,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习得这种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一)精讲多练

想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语法隐喻进行写作,首先要传授学生系统的本体知识。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也是目前写作教学中比较缺失的。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元语言知识,即学生对于本体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本体知识,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减少偏误的出现。此外,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加强监控,尽可能多地调节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胡明杨(1993)说:“输入不仅要先而且要大于输出。”只有教师大量地输入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才可能提高学生习得的几率。教师对于元知识的讲解,不仅要提前而且要大于学生的需求量。McCsrthy 认为这种元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运用语言进程中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对于本体知识的精细的讲解是首要的。教师的讲解不局限于系统的知识体系,有些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后就开始练习。这样的教学法是不合理的,教师还需要注重篇章的教学。教师应该在充分讲解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些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先模仿练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法隐喻使用的语言环境和用法,在学生的认知中建立语法隐喻的认知图式,这也是培养学生利用汉语思维进行汉语写作的过程。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隐喻式表达之后,学生才有能力在其作文中正确运用。对于语法隐喻的练习不应该是独立的,而应该在一定的语篇、语境之下。教师在给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给出特定的语境,让学生意识到语法隐喻在组织篇章句式中的重要性。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实际上还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机会练习,允许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犯错。只有大量地练习,学生的能力才可能不断提升。在练习中学生又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对于学生写作中错误的纠正,教师应该注意适度的原则,适当的容许学生犯错反而有利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提高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Liardet(2016)认为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语法隐喻的使用越频繁。但是,语法隐喻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文体的要求和表达需要,适当地调整其在文中使用的量。在实际的练习中也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学生加大语法隐喻的使用量,应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写作需求适当调整文中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率。

(二)合理运用教学法

罗青松(2002)指出:“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阶段、训练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节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不断地构建这样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我们要加强语段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学生汉语水平还比较低,对其要求过高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语段处在短语和句子的中间,我们在一开始可以训练学生一些简单的语段,在正确的语段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语篇。教师要注意教授汉语写作的一些技巧,例如在主语的省略上留学生常常出错。汉语遵循主语省略的原则,上一句的主语在下一句中做主语论述可以被省略。教师应该将此类写作技巧加入到教学中去,教师给出一些典型范例,在实际的语言模式中帮助学生学习。其次,教师也应该注意情景法的使用,在一定情景之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所依赖的语境。

传统的教学法过分关注于学生写作成品,评价的标准也非常的单一。这样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实际上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的方法,将关注于结果的传统教学法转变为关注过程。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法关注结果,但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生成中的错误关注不足。但是过程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过程法关注于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国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对写作教学的目标表述为:“使学习者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能力。”类似于过程法这类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法可以运用到教学中。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灵活适度地运用教学方法。过程法是目前写作教学比较提倡的方法。但是,过程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由于留学生背景的复杂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借助于任务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设置合理的任务,依靠任务明确学习的各个阶段,把写作目的落实到各个环节。依靠明确的目的,加强学生在文中使用语法隐喻的比例。所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多种方式联合使用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以最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理解汉语文化

语法隐喻具有民族化的特点,汉语中的一些特定的语法隐喻,对于留学生尤其是非中华文化圈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文化教学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语法隐喻。姚小平(1995:135)指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传递中国文化,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隐喻的现象。”加入文化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语中的语法隐喻,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语法隐喻。语言不仅是声音和符号之间的连接,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之间的差异,而是文化的差异。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任何的语言都是文化的一种外在的反映。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也造成了言语表达上的不同。对于两种语言中的相似的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正迁移。但是两种语言中的差异的部分,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比如在汉语中一般用黑色表示坏心情,但是在英语中一般说“I feel blu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我的心情是蓝色的”。很明显这样的表达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对于我们来说无法理解这样的语法隐喻。再比如,“龙”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尊贵、权利的象征,但是在欧洲文化中却是代表着邪恶和黑暗势力。留学生在写作中用龙的概念构成语法隐喻,往往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如“a dragon lady ”直接翻译过来是“龙女”的意思,但是实际上表达意思是“一个彪悍的女人”。如果学生不了解这类文化差异,而直接运用到汉语中构成语法隐喻往往会形成偏误。

文化差异也是学生写作中产生表达偏误的重要原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加入文化因素。留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语法隐喻的手段不是随意的,必须要扎根于中国文化。比如美国出版的高级汉语教材《文化纵横观》中的写作练习指导就很有特色,创设一定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文化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写作。

四、结语

语言能力的进步必然会推动语法隐喻的发展,语法隐喻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写作能力的进步。隐喻的现象在我们的语言交际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法隐喻各具特点。目前的留学生中理科生占大多数,理科论文的创作尤其需要使用语法隐喻,留学生的语法隐喻能力不足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法隐喻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衔接篇章、扩充句意,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语法隐喻的能力,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大量的练习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语篇隐喻语法
《语篇理论与教学应用》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