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效提质对称研究
2021-12-01高顺起
高顺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努力探寻的教学方式,依据高职院校培育特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实践育人的特有属性,也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同时它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但是,就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学科中占据的地位来讲,有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教学的重大社会责任。为满足需求,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势必要从提质增效入手。
一、贯彻“以人为本”实践教学理念
2004 年开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便提倡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之前,教育部对全国30 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近1/3 的院校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教育报》也对这些优秀的高校进行过相关的介绍,主题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培育模式,对这些优秀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宣传,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开始向全国进行推荐。事实证明,这些学校十年如一日地始终坚持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积极地探索出了这条道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相对单调,于社会实需有些错位,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更侧重于职业道德教育,而缺乏素质教育的宏观维度,相较于大素质来讲有些欠缺。所以我们需要明晰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以人为本”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教育效果和质量上来讲所具有的不同的教育发展体现。
从思政课的教学属性上来讲,其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活动。比如,“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选取更适合于学生自立、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更能符合学生阅读或生活思维习惯的内容。再如,上课内容核心部分应尽量缩短文字篇幅,内容要更重视可视性效果。内容逻辑顺序设计要设计关注学习者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的教学目的相比,差别相对是比较明显的。普通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学术人才和研究性人才,成人院校的功能是针对已经有多年工作经历的职工,为其培养技术和更新知识理念,而高等职业院校所注重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推动地区工业化的技术,力求培养复合型技术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2018 年教育部文件重点批示,全国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中必须明确实践课程学时和学分。给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工学结合、思政教育协同提供了新的契机。既能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也能做到了对实践教学重要内容的把控,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中,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变化,这其中既有国家教育方针的导向性作用,也有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成果的指向性作用。除了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政课实践性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九大后,以人为本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正逐渐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已成为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方面的热门话题。
二、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思政课要想实现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就需要让实践教学模式反映出实践的创新性和参与性特点,要充分地与社会相适应,这样才会避免让实践流于形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方案指出要想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让各类高等学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教学条件和实践环境保障等等,务必要防止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到了高校应当适应社会当下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进入社会,深入社会,深层次地接触和感受社会。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对思政课予以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环节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并且需要对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
2019 年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配合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保障高职院校质量型扩招,这就需要全面改进原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教育主体,尤其是这些被教育主体的社会性特点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提出更大的挑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扩招后的教育重点,而实践教学将会成为针对社会性特点明显的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和保质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只有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才能保证高效提质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高职院校的扩招任务上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其自身的特殊性,扩招任务目标的实现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这类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展开思想政治工作,让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重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此,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教育部都做过相关的探讨,认为各大高校在对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不只是进行表面上的探索,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红色爱国主义纪念地点,需要对实践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不能只是依靠思政课教师的力量。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来说,如果能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的研究就很重要了,除此之外还能一定程度地带动周边的院校。
三、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思政课是全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依据高职院校培育特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应该引起高职教育界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只是一项教学活动,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思政育人路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紧紧围绕“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运行,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高效运行,必须构建完整、系统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制。
高职院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要建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中心的“两个一把手”和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或思政部主任为抓手的保障体制,优化思政教师为主导、全体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生态环境,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可持续改进的科学数据依据,建立考核和激励制度(激励实践教学创新等)鞭策和奖励实践教学的创新和优秀工作者及优秀学生,充实教学大纲、确定实践学分、确定实践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提供教学体制依据保障;编制实践教学教程,提供有利于整合并彰显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逻辑;建设规范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平台;探讨教学基地与教学体系的有效搭配运行体系,做到既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合理拓展又有利于实践基地的综合培育;配套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提供继续教育再培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经济支撑,促进成立一支技术过硬、技艺精湛、专业化的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师团队。
(二)整合教学资源,展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
高度重视学校对校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校外红色资源,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依托地理优势与广州博物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抓手,构建“互联网+思政”远程协同教育。红色资源与技术手段融合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互联网+思政”的技术性融合。将此教学模式纳入教学计划,在条件允许,安全得以保障的情况下纳入定期实践教学中来。整合校友资源,邀请校友企业和成功校友不定期地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或不定期展开校友省亲母校活动,有效地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企业合作的数量的增加,会使得每年的招聘单位数量可观的提升。这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就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关资源再挖掘,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化的目标更容易实现。同时,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充分发挥,合理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学校的一切力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建立并完善人文道德教育工作室,以便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将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相结合,教师们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引导,使知行统一的理念深入其心中,完善实践教学的特色,并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用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素质和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学校、家庭、社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
一个好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以及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进行合理的结合。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利用“矩阵式”协同教学法,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矩阵式协同教学”,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利用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矩阵”建立的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多维度、多因素的网状、立体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主张构建学校主导、家庭支持、社会配合,强调社会科学引导、自然科学促进、实践检验提高的“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学校教育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当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道德等等,都会对孩子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基于此,学校教育需要和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共同教育,有效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或者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能够通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进行解决,为思政课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的是,学校属于社会中文化系统性传播、技术系统性传承的一个机构,所以学校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要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发展和成长,不仅需要通过社会现实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还需要对虚拟的网络文化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优化网络环境。通过实践证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营造出更好的教育环境,也能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
(四)开创“互联网+思政”多维协同教学模式,聚合全员因素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新的、灵活多样的多维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鼓励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认真组织线上教学。依据远程教学规律,创新线上教学特点,用专题教学、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的方式,整合每一个章节、专题、慕课、微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时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参考文献制订统一的教学进度,通过教研室线上集体备课,灌输教学新理念,优化更新符合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以期利用互联网突破区域局限、时空局限,达到多方远程、即时或延时协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打造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三全育人”全面有效参与,多方协作是品牌成长的必要条件。打造并维护一项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需要教育工作者注入大量的心血,需要教育管理者倾注巨大的智慧,需要教育组织者付出巨大的艰辛,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汇聚力量以高效提升“三全育人”质量、实现“三全育人”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矩阵式协同教学”,抓住了制约思政课教学的突出问题,挖掘社会中蕴含的诸多思政课教学资源,通过“矩阵”推理,在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中,既看到显性教育因素又关注隐性教育因素,通过因素在环境中的“权重”,确定着力点,融合各因素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真正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效提质,不但需要对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进行改善,还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尊心较强,有的甚至具有强烈的自卑感,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展开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或者有意地开展区别于其他学生的实践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善,将会使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比原来更具有实用性,让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并提出观点进行探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要注重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追求其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地对学生产生作用,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实践能够学到东西并且受到启发,将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政课讲授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素质教育教学中,增强课程的现实针对性,拨开学生思想上的迷雾,高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