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2021-12-01薛桂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高职传统

薛桂艳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一、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习近平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传统文化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其发展的历史,就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延续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历史愈悠久,其传统文化也就愈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倡导、计划实施、路线规划等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发展,不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还是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都是力求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发展生态,实现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二)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保障

1.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的转型发展。世界各国的新鲜文化通过互联网不断融入群众生活中,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让传统文化得到多样性传播,让更多群众感受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让国民能够团结一心发扬民族精神,学会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2.新媒体艺术作品应承载中华文化的经典内容。

(1)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背后隐藏的是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地使用了不易被时代改变的文言文记录并流传下来,一道难以逾越的语言鸿沟阻碍了今天部分乐于使用手机和IPAD等阅读电子书的年轻人对文化的探求兴趣。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网络终端获得的传统文化内涵已被冲淡,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传播受到了制约,因此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应重视中华文化经典内容的创新问题。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快速、便捷特点克服了传统文化传播局限的问题。

(2)提炼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时代价值。受众虽然趋向于娱乐性需求,但作为新媒体技术和艺术并重的文化传播目标,是行业、企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总结和创新要通过数字传播技术实现,进而实现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达到理性又不是娱乐的传统文化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为受众服务,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而传播。

(3)信息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各民族、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传输渠道多元并畅通,交流速度也极大地提高,这正是新媒体时代各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机会。中国梦的实现与国民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得益于中华文明的积淀、传承、发展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响,引领新时代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开拓网络空间拓宽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中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在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创作融合之际应避免外来文化的侵蚀,遵循文化发展具有周期性的客观规律。

(三)学院双高建设的历史担当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根之本。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漫长的文明历史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独特气质,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无疑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应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当代高职教育实践中。

为落实推进高职“双高”建设工作,改革通识教育模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空间课程。

1.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学院将图书馆部分改建为职业通识馆特色空间,包括“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生命与健康”和“精益工匠坊”四个特色空间。从环境改造到课程设置,竭力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

2.利用新媒体高科技优势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新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空间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面向学校所有学生,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春地方文化的专门性学习场所,通过“知书、达礼、习艺、明美”四类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

3.课程团队成员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工作,有共同打造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长职品牌的愿望;有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积淀,有一定艺术创作能力,能够组织、设计、策划、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有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经历、专业技术证书或优秀作品。

通过人文性、趣味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结合来突出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强化课程构建;搭建文化传播新媒体平台、建立丰富的社群,充分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激活相关领域的传统文化基因。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度亟待提高

1.高职学生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处于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水平,文艺通识馆的创建为学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机会和环境。

2.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与当下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相适应,从而进一步迸发出灿烂的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具备多面性,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部分。因此,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展示,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呈现形式、外延拓展等方面的可优化点。

3.高职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些基础积淀,但是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从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师生接触传统文化途径以及其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感知度等方面,都处于一个较为不理想的状况,因此,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亟待进一步改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有待创新

新媒体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传媒载体,而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粹精华,在新媒体环境下创作的作品中加入传统文化,能够给创作带来丰富的素材资源,同时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文化的地域局限,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而现代新媒体艺术创作有些浮夸,过分追求酷炫刺激的特效,缺少精神内涵,无法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为了让新媒体文化艺术作品更能打动人心,富有感染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需承担不断探索挖掘经典内容,把握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加高效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艺术作品中进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三、新媒体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探

(一)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课程设计

1.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结合职业通识馆特色空间功能,将知识信息模块化。每门课程若干模块,模块间具有独立性,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模块组合学习而不影响学习效果。

2.兼容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既有普适性又有科学性。作为通识性教育,将专业性的知识按照行动导向原则,进行课程内容重构,特别注重课内与课外活动融合,开发教学项目,设计学习情景,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又传递科学前沿的信息。

3.丰富化课程资源。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图文、音频、视频、实物等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竞赛资源、论坛资源、考核资源等,让学生通过课程网站、APP(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语音播讲平台等)各种渠道随时吸收养分。

4.创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发布空间。特色空间将开设《中华传统礼仪》《诗词中的美与智慧》《东北民俗绘画艺术》《中华古典的管理智慧》等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精彩内容和学生优秀的作品将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以适应新媒体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并结合未来职业进行体验式通识课的学习。从接受知识的学习到为了在公众媒体发布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在文艺空间馆环境中完成通识教育的目标,即师生共同完成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

5.灵活化考核模式。配合课程体系进行考核改革。针对每一个独立模块进行对应的考核,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实践操作、成果展示、项目总结、产品设计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让新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反映出新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或集体记忆,借助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或网络媒介实现新旧文化共存,运用故事、创意、科技等视觉化的叙事方式展示传统文化艺术。可以将传统的典籍、书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内容与新闻信息、社交直播、现代摄影、动画漫画、舞蹈演艺等流行文化内容融合,促进知识技能、文化艺术协同发展,寓教于乐。

(二)以课程为载体,建立古今文化认同感

在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网络时代,将传统文化精髓和哲学思想应用于传播的发展和创新上,建立古今文化认同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寻求对共同的观念意识、正确价值理念认知的一致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以仁义尚礼、爱国公正等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应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多元价值需求相结合,包括文化体验、性情熏陶、知识增益、审美愉悦、精神升华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构建校园社团、社区社群及文化社区,通过学生创作的作品和学法展示,促进学员发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共鸣,为学习者个体提供被关注观看的机会,由此不同的学习成员更易于促进情感交流和价值观认同,用正确的价值观推动共创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建设。将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创作成视频作品,形成以看、评、拍、剪、制、传等方式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创的价值链,利用短视频网红明星、热门内容与话题等吸引创意模仿,不断激发教师团队、选课学生以及相关的社群成员的文化价值共创行为。

四、探索以校园新媒体传播平台微窗口向社会人群辐射传播内容

(一)创建校园空间艺术馆公众平台

适时发布通识教育文艺空间的课堂精彩内容和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平面媒体形式,音视频形式以及直播形式融合进行展示发布,既突出特色又互为补充,重视将校园文艺空间课程的经典内容、有趣的问题、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等,在校园公共平台展开新媒体互动,增强对空间内外、校园内外和社群展开的辐射效果,推动高职校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向更深更广发展,以此活跃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用文化艺术魅力吸引人,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渠道加速传播丰富多姿的中华哲学、礼仪、艺术、技艺、书法等文化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为学院双高建设守住精神家园,不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新媒体形式传播的强基固本初衷。

(二)完善互动平台资讯,扩大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全球化本身成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化的重要力量。在数字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在网络创意空间中出场,数字网络为传统文化产品创新形式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固定的数字化表演、故事和歌曲等,将把校园创造的新文化推向校外、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从而强化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创新、传承和发展。例如,网红博主李子柒在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形式记录了传统生活方式,素洁雅韵的古典形象和平淡闲适的乡土情结在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国外网站Youtube、Facebook 中得到广泛点击和互动,成为海外知名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品牌,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与世界网友分享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设计者、传播者。

(三)策划实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包括古人物件、衣食住行、民俗艺术、传统节日、少数民族文字等艺术展,学生参与学习的同时参与创作,特别是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锻炼了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不仅符合学生们进行网络社交的心理需要,也顺应了人在关注和欣赏文化艺术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乐于探究,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热爱生命,享受熏陶,有效地增强了传统文化传播效果。

总之,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在新时代全球化科技发展中认识自我,坚守信仰,保持定力。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能够加快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证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在新媒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发挥了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新时代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挖掘并创新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是十分重要的。探析新媒体视域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构想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政策、环境、学院助力、教师努力和学生行动等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中华高职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