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
2021-12-01张霖河北经贸大学
张霖(河北经贸大学)
■ 前言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间的关系始终是各类金融学家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通常来说,货币政策的改变对股票市场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改变对个人财富也产生较大影响。货币政策改变会影响股民投资方向,从而改变整个股市的走向。
■ 研究意义
(一)为政策制定者制定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更多的是产出膨胀等因素,股票市场价格不影响货币政策执行但是货币政策改动一定会对股票市场造成一定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距离处于初级阶段,有大量投资者,所以政策改变会影响股市波动,投资环境变化较大。为了形成稳定的经济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货币当局应该做好规划,分析到位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的关系。
(二)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我国股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被市场所诟病,大多数股民在这一环境下投资十分谨慎。随着股市制度的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的推出,投资者更加理性化,投资观念开始逐渐取代投资心理。
■ 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联机制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可分为两类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货币政策改变,例如货币市场供应量增加或者减少,导致股市收益率产生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均衡,人们根据政策变化会改变资产流通方向,从而造成股市变动。间接影响是指货币政策改变导致实质经济的增长,影响股市走向。一般来说,
股市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往往结合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伴随股市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货币政策发行对股市价格有较大影响。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通过调控国家政策来控制经济增长,或者购买证券抵押贷款的保证金比率手段,我国大多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变股市走向,保证金比率可影响股市的资金规模,我国则缺少“保证金”比率来调整股市资金走向,对股市管控比较严格。
■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般而言,股票价格不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但是央行每一次出台新的货币政策都会影响股票价格以及整个股票市场走向。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不容忽视,下面具体对造成的影响进行效应分析:
(一)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率能够调节实质经济,影响股票价格,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利率变动会影响客户存款收益,所以投资者会根据利率改变重新选择投资方式,如果利率上升,存款收益率将会逐渐提高,部分资金会从股市分流投向银行储蓄,这样一来股市减少了资金供给,从而导致股票下跌。二是利率会影响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假如利率升高,上市企业面临的贷款利息将增加,企业运营各方面加大成本投入,导致企业整体收益逐渐下降,最终对企业股市造成影响,股票价格会出现下滑情况。三是利率对投资者而言十分重要,作为政策信号,投资者会根据利率的改变而转换投资行为。
根据凯恩斯理论,每一位投资者心中都有利率值,若实际的利率较高,远高于心理预期,则心中的利率预期值会逐渐下降;反之,如果实际利率比预期值低时,投资者会改变心中的预期值。利率值降低投资者会改变决策,将货币兑换成债券,等待债券价格上升时再将其卖出,赚取高昂利息。四是利率会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利率降低时投资者会加大投资力度,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所以股票市场现金流会随之增加,最终导致股票价格飙升;反之,股票价格将会受到影响,出现下跌。长远来看,利率对股市的影响较大,二者之间关系复杂。因为企业有充足的时间调整生产规模,从而调整市场供应量。
(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影响可分两种情况:第一,货币供应量逐渐上升,可以提高市场生产率,物价水平会缓慢增长,防止商品价格利润下跌,从而加大股票需求量,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第二,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逐渐上升,企业整体收入也会逐渐上升,股票需求增加,导致股票价格上涨。货币供应量一直是市场关心的问题,倘若货币供应量猛增,会导致市场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通货膨胀对股市造成较大影响。若出现通货膨胀,不仅会影响股票价格涨跌,同时会阻碍股票市场长远发展。为了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市场具体情况控制货币总量。央行已经有具体文件表明广义货币量是最重要的调控工具,对股市走向有重要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价格有一定影响,假如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央行会大量购买有价证券;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时,就会将证券出售。市场货币数量就会逐渐增多,让利率逐渐下降,同时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增加,企业加大生产力,最终结果会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反之股票市场价格下跌。我国央行能公开操作的业务主要以国债为主,若国债市场出现波动,股票市场也会出现异常。债券购买通常有两种形式:正回购和逆回购,所谓正回购,是指证券在卖出后,约定合适的时间购买证券。实际是利用债券作为借入资金。逆回购是在市场投放货币,无论是正回购还是逆回购,都会影响货币投放,对股市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资金管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票市场发展与资金市场有密切关系,股票价格高低会影响资金进出股市。资金大多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中,要想运作资金必须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所以资金管理也属于货币供应量范围,但是我国股票市场建立较晚,一直以来资金流向在股票市场中存在一定的违规现象,中央银行发布的资金管理政策很大程度决定了资金流向股市的数量,从而影响股票具体价格。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货币政策之一,容易造成股票市场出现波动。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改变银行的贷款总额,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会受到较大限制,对货币流通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各类机构投资规模扩大,所以自身储备金额将会减少,因此借贷业务会缩减,股票市场价格将会下跌。同理,当存款准备金减少,可支配金额会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将会随之上升,所以股票价格也会逐渐上升。
(五)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变动的反应与调整
货币政策需要根据股票市场走向来做出调整,满足这一条件的前提是货币政策的出现对股市造成较大影响。货币政策的初衷在于推动经济发展,这就转化为两个问题:第一,货币政策改动是否可以通过股票市场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改变货币政策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是否能起到效果。我国在扩张货币政策后,大部分货币会流向股票市场,虽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实际意义不大。货币政策发行如果能通过股市来推动经济市场发展,股市首先要有效益,通过实践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仍有待发展,不能发挥股票市场的真正功能。我国股票市场体系尚未成熟,缺少完整的供应链,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货币政策-股票市场-实体经济的完整供应链,这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 总结
通过上述结论可知,我国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有密切关系,所以如何调整货币政策,让股市有良好的环境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货币政策合理调整股票价格,防止股票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货币政策发行之前,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做法对股市可能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反复论证政策实施的可行性。需要完善股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实现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