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12-01何重阳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何重阳(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 前言
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而言,旅游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它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可观,UNWTO(世界旅游组织)甚至预测中国将在近几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家。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把旅游业作为主其导性产业和优势性产业,西藏自治区则是我国典型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究其原因来分析,西藏自治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悠久的藏文化等,使其成为一个天生的旅游胜地。同时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西藏的旅游产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和迫于解决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是西藏旅游产业能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在问题作出分析,对于西藏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西藏具有不同于内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时,西藏也是我国的多民族聚集地,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带有民族特点及地方特色的景点。另外,西藏还拥有着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当地保留了很多相关的古建筑、古寺庙等。西藏地区具有的这些自然景点、人文景点、民族文化等是西藏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改善生活水平和精神享受,人们的旅游意识越来越强。另外,便捷的交通和服务也使人们的旅行更加便捷。以上诸多因素都促进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西藏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
(一)西藏旅游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截止到2019年,西藏A级旅游景区共有116家,其中5A级有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庙和巴松措四家,4A级有12家、3A级54家、2A级32家、1A级14家。除此之外,旅行社约220家,星级饭店69家,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固定资产高达45.778亿。同时,西藏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已经达到2809家,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更是达到35万人,旅游专用交通工具如大巴、面包车等的数量也在逐渐上升。
另外,西藏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的交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通常来说,交通越发达,人员和货物的流量也更大,市场信息的交流也越广泛,游客来往也越方便,这是西藏旅游业发展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西藏的交通状况有了不断的改善,游客进藏的方式相对以往更加多样化。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西藏交通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利于西藏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西藏旅游收入状况
根据中国西藏旅游网的统计,旅游的总收入占据了西藏GDP的四分之一。西藏地区2019年的生产总值达到1697.82亿元,同比增长14.90%,其中旅游业对其的贡献非常显著。以近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西藏旅游总收入从2014年的204亿元到2019年的559.28亿元,整体上增长了近2.5倍。但是,西藏旅游总收入占中旅游总收入比重较小。
(三)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状况
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次数,也常作为评价某个地区旅游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2018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总和达到了3368.73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1.52%;201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总体数量达到了4012.15万人次,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643.42万人次。更进一步发现,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数量远远大于国际旅游者数量。比如,2018年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为3321.11万人次,而接待国外旅游者人数仅为47.62万人;同样地,2019年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为3957.96万人次,接待国外旅游者人数为54.19万人次。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西藏虽然是一个旅游大省,但其旅游经济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因为旅游业作为支其柱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西藏的旅游业一定程度上缺乏支柱产业应有的强大引领作用,直接效益不明显。
■ 西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西藏的旅游业这些年来都呈现上升趋势,其旅游行业经济发展速度也在逐年提升。但是,西藏旅游业本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前文所述,西藏旅游收入规模相比其他省、自治区差距较大,占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甚至不到1%。除此之外,西藏旅游业还存在着以下一些待以解决的问题。
(一)西藏旅游产业投入高、产出少
西藏自治区交通、服务、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内地来说还不够完善,无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因此,自治区必须进一步规划和建设旅游区内的交通通讯服务设施。然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很高,且没有专门人员来照顾和维护,这极大地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大量的客流,这些旅游设施的成本将远远高于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将极大地阻碍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二)西藏旅游供给结构单一、缺乏创新
长期以来,西藏旅游产业都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供求不均衡、区域文化和旅游产品融合度不高、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来藏游客的体验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西藏旅行社数量的增加,星级酒店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少,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旅行社和酒店给游客提供的服务存在着较大的重叠交叉,且两者的服务价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西藏旅游业人才缺乏,综合素质不高
一方面,由于西藏自治区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另一方面,旅游业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尽管西藏有很多从事导游服务的人,但大部分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培训。随着这些年来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来藏旅游的游客大幅度增加,与之对应的导游数量难以匹配游客大量增长的需求。
■ 促进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作为西藏支柱性与代表性产业的旅游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上也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在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和负面效应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限制了西藏一些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独立的自然景点和文化特色很难使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要使西藏的旅游业取得长远的、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要加大对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要整合西藏的各产业相互促进,把不同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把文化产业、服务产业、交通产业等与旅游业相互结合,从而共同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文化旅游体验感,另一方面给西藏地区带来更多的资金和收入。
(二)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理念目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改革就成为西藏地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在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服务创新,同时要着手改革旅游业供给侧结构,升级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入
为适应青藏铁路开通后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国家旅游局应该加大旅游援藏工作力度,在每年“导游援藏”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青藏培养旅游人才。如组织西藏旅游管理人才培训班、旅游送教上门服务、广泛吸引全国各地业余导游人才入藏、在内地高等院校开设“西藏班”,为西藏培养旅游人才。其次,还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其他旅游专业人才,制定良好的用人制度,留住旅游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