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

2021-12-01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中华民族

李 冉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座里程碑。中华民族数千年期盼的“小康”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变成了现实。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深刻转型。能否实现现代化,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和前进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由此迈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这继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千秋大业的发展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找到正途、觅得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举旗定向,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进一步说明,中国对发达国家已经开辟的现代化来说也具有了显著的拓展意义。把全面建成小康置于现代化的历史纵贯线中,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把脉中国现代化的未来走向,观瞻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历史价值,对于我们更加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事业发展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迎来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中华民族虽根脉尚存但已是羸弱不堪,已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革命性转变。中华民族需要一场畅快淋漓的革故鼎新,客观上也需要先进的外部力量的输入。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虽然强力冲击了中国社会固有的演进机理,但终究不能吞噬中华民族的强大母体。中华民族要完成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就需要激发出更加强大的内部力量。于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时空交汇中,中华民族陷于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面对这一困境,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就是要赶上时代,以中国的现代化适应世界的现代化。问题的症结只在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应该怎么走?

在西强中弱的反思中,中国人民提出了种种救国理念,比如“中体西用”“西化”“欧化”“中西互补”等,这些理念无不展露出鲜明的现代化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提出了国家近代化(即现代化)的思想主张与实践方案。然而,无论是洋务派开创的现代工业,还是维新派提出的“以工立国”,或是民族资产阶级主张的“实业救国”,虽已触摸到了现代化的主题,但其却因附着于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母体之上而陷于空想与失败。

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后,就提出了全新的现代化方案。这是一个以新民主主义为过渡,以社会主义为道路的现代化方案。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与以往的现代化方案划出了清晰的界限,那就是通过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彻底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创造最基本的政权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经过28 年浴血奋战,我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梦想才有了变为现实的条件,我们才能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政权体系中谋划现代化的蓝图。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的所有规划都是以现代化为坐标的——从毛泽东时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再到把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条清晰的历史主脉,镶嵌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进程之中。可以说,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以社会主义为道路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才是破解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历史“秘钥”。尽管我们可以把百年党史分为革命、建设、改革等几个历史阶段,但是更要看到现代化这条贯穿于这些阶段的历史主脉。即是说,我们需要把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和党的发展史、民族复兴史统合起来的大历史观。

在这样的大历史观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现代化之于民族复兴的意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162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更加深刻的把握。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为人民谋幸福,还是为民族谋复兴,抑或为世界谋大同,我们党都必需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前提与行动载体。简言之,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事业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伟大质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实现现代化是较长时期内党和民族事业发展的主脉,那么在这条主脉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地位?继而对党和国家后续事业产生何种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进一步讲清楚全面小康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979 年,邓小平首次使用了“小康”这个说法。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237在这段表述中,邓小平继承了“小康”的传统意义,“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就是在表达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期盼的一种美好生活。同时,邓小平也赋予了“小康”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即“中国式现代化”,或者标准低一些的“四个现代化”。可以这样理解,邓小平是在给中国现代化做一个精准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科学配置现代化的目标与战略。这个定位来自以下三个判断:一是着眼于“文化大革命”后的处境,将现代化建设确定为“当前最大的政治”[1]163;二是着眼于“当前最大的政治”,就要从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三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就要实事求是地调整现代化的目标与标准。正如1979 年10 月4 日邓小平所概括的:“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1]194在这样的基础上,同年12 月6 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首次使用了“小康”这个概念。自此以后,小康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关联就被建构起来了。

一方面,这种建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主要是要汲取教训,把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回顾历史,在落后条件下实施“追赶型”“后发型”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启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之路究竟怎么走?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曾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也形成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许多宝贵认识。但是,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了反复与波折。这启示我们,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仅需要深刻的认识,更需要成熟的理论,用成熟的理论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国情与典型方位,继而用党的政治路线对现代化战略加以固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抗小胜即安的乐观,防范民粹主义的狂热,否则中国现代化道路就有随时被中断的可能。脱离国情、超越时代、急于求成、大起大落,曾经招致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惨痛教训。

另一方面,这种建构有着充分的现实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20 世纪末实现之前确定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已经不太可能。这是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称之为“小康”的现实依据。1982 年9 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2-3只有做到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实践中的坚定。在这个意义上说,“小康”的提出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此以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才开始走向成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词典中,无论是‘奔小康’,还是‘全面小康’的提出,都同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知息息相关。”[3]

将现代化与基本国情一旦结合起来,历史大幕就彻底打开了。20 世纪末,我们如期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小康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就是要使“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21 世纪头20 年发展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5]。党的十八大既坚持了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目标,又把“建设”改为“建成”,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战略目标”升格为“战略布局”。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之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有两次出现了“全面建成”的表述①一处是:“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另一处是:“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求是》2007年第21期。,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是这次会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命题。这是因为,这两处表述都是从结果导向出发,是对全面小康建设成效的一种要求。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到“建成”,从全面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量变渐进、量变升华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一环,是“历史交汇期”的重要内容。即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承接过去,发挥着对小康社会巩固提升的功能,也延展未来,肩负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路奠基的使命。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于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一是厚植了全面现代化的发展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全面”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扩大了全面小康的覆盖领域、覆盖人口、覆盖地区,显著增强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升了“小康”的整体水平,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二是提升了全面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了现代化的发展能级。三是弥补了全面现代化的发展短板。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效弥补了小康社会的短板。同时,着眼于长治久安与千秋大业,坚决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错误,有效破除了“新长征”道路上的前进障碍与发展瓶颈。四是摹写了全面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战略目标提升为战略布局,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方略。这就为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升为新的战略布局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必将展现出越来越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在迈向“强起来”的时代审视中国现代化,必须拥有世界眼光。所谓强弱是基于中国与世界的比较而言,再也不是“站起来”“富起来”时代那种与自己过往历史的比较。从世界视野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于现代化的意义在于:社会主义中国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成功道路并不是唯一的。由此,资本主义领导现代化的“唯一真理”成为历史的过往。所有这一切都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展现出了比肩乃至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可能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呈现出光明前景。

1987 年邓小平曾讲到:“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2]24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6]如果说,“赶上时代”曾经是“中国式现代化”起步的冲锋号,那么“引领时代”就是中国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动员令。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转变,而将这个转变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就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化所彰显的世界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7]。这就是说,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时代,我们已经在发展中国家中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比较优势。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中国现代化就必将在中华民族迈向“强起来”的时代彰显出他对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那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走向世界的时代,更是中国对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贡献。

人类最早的现代化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实现的,这种生产方式一旦启动就将其固有逻辑推向全球,由此开辟了“世界历史”。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既是一种引领进步的力量,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也是一种制造落后的力量,它凭借隐性的债务控制、经济控制、政治控制、金融控制把其他国家和地区沦为现代化的附庸。究其原因,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是由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的目的和手段所决定的。为了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以求得最大利润,资本主义以殖民、战争、倾销、不均衡贸易为手段开辟了“世界历史”,其本质上是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增量空间换取资本主义繁荣的时间生命,而当这种增量空间减少时“美国优先”的叫嚣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征程上,既照耀着希望之光,也遍布猎人的陷阱。对此马克思早有洞察,他提出的“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就是要使俄国社会免遭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碾压从而寻找一条属于俄国的现代化新路。历史的境遇规定着前进的向度。发展中国家要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非得要把现代化的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统一起来,把运用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先进性与摆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剥夺性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历史的规定性。由此说来,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成功必然是以突破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前提的,也必然意味着整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成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作为一种“路径”,应至少包括发展道路、治理体系与战略规划等三个要素。

首先,要始终找准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都是按照西方理念设计的,美国更是在1989年以“华盛顿共识”之名为拉美经济改革开出了十项主张。然而30 多年过去了,那些遵从西方道路的发展中国家非但没有实现现代化,反因屡遭经济与金融危机而陷于困顿。道路决定命运,发展中国家要牢牢把握发展道路的领导权,找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是因为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原则;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财富总量,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追求全面现代化,也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实现重点领域的战略性突破,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次,要始终打造坚强有力的治理体系。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呼唤强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方面,这是由现代化的本质所决定的。现代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变迁,它是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和社会结构的系统改造。这就需要构建强大的治理体系,尤其要锻造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从而加强现代化事业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独特处境所决定的。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出现了一些棘手的二元性问题,比如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开放与自主的矛盾、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的矛盾、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矛盾、发展问题与发展起来问题的矛盾,等等。要驾驭这些矛盾而不至于触发系统性风险,就需要强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定力,致力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整个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尽管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差异,但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精髓要义其是相通的。比如,发挥执政党领导的“顶梁柱”作用,发挥战略布局的支撑作用,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动态平衡,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汇聚各方力量的政治智慧与建设合力。

再次,要始终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本质上是建构行动体系,这是走通一条新路径的必备要件。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就曾撰文指出:“没有明确的目标,政府就没有明确的路线图,因而也就容易陷入迷茫,这是拉美国家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应竭力避免的,也是我们需要向中国加强学习和借鉴之处。”[8]在现代化的战略规划方面,中国共产党有着厚重的积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进行目标规划,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目标;以积小胜为大胜的导向进行过程规划,因时制宜地调整长远目标的实施过程,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钉钉子抓落实的精神进行政策规划,通过制定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不断把奋斗目标转化为行动与政策纲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进行行动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而不像有些西方国家那样做“互相否决党”,甚至造成历史的撕裂与发展道路的中断。这些经验归根到底,就是要有一个勇担历史责任、勇于自我革命的领导集团,这是发展中国家不断拓展现代化路径的基本保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现代化展现出来的光明前景,世界上有些人、有些国家或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与零和博弈的霸权思维,未必会在短期内甘愿接受,甚至会揶揄他、打压他。但是,现实是最真实的力量。中国现代化的恢弘成就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抹杀的。作为一种现实,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然掀开了新的篇章,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必将因此重新书写。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中华民族
我家的小康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我家的小康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小康之路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