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1-12-01王小龙
王 小 龙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2019年是“新农科”建设的开篇之年,主要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推出了一些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随着“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的唱响,在这样的新农科背景下,农科院校能否培养出“一懂两爱”的新型农科人才,愈发得到社会的关注。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是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从事的工作要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可度,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新时代教育要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政治追求、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支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农科类高校承担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关键任务,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一个长期性的动态过程,包括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以及和谐的劳动关系。
虽然农科院校毕业生数量随着近年的扩招逐渐增多,但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和社会需求脱节,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就业率和工作相关度均低于其他专业平均水平。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农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窥探
针对江苏某高校农科专业2019级毕业生毕业去向的调查问卷显示,其毕业去向主要有协议就业、升学、出国、创业以及灵活就业等方向。协议就业和升学是毕业农科大学生的主要选择,其中约50%的本科生选择升学,45%的本科生通过协议就业获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可见,当代农科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结构较为单一。麦可思数据显示,2019届农学本科毕业生中,55%的人毕业半年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4%)是农学毕业生不务农的最重要原因,另有1/5的人因为“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不务农;学农务农毕业生在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学农不务农群体。[2]
针对华东地区某高校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一项关于毕业求职的问卷调查显示,专业对口率低是学生面临的主要就业现状,专业不对口率达83.5%以上。新时代新农科要求诸如生物信息学等综合素质高、交叉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完善的多元化新型人才,但传统农科培养方式大多较为单一,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培养需求。此外,“学农不择农”也成为农科高校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有调查显示,30%的学生选择了房地产、金融、传媒等与农科关系不紧密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对相关政策不了解,进而导致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另一方面,也与学科专业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和供需不平衡有关。[3]
二、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困境
尽管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活便利、经济发展与城市还存在差距,但连续多年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已使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受传统“跳农门”思想影响,大学生对城市就业仍然充满憧憬,对农村就业环境艰苦、交通不便、薪资收入低等刻板印象难以快速改变。另外,人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畅等原因,进一步打击了农科类大学生选择涉农职业的信心。此外,农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农科类大学生低就业质量的重要原因。
1. 社会层面。当前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存在着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涉农行业产业化速度较慢、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人口流动性大等问题,对农业生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增大了涉农产业的风险,让社会对农业产生了“高风险、资金回笼慢”的固有思维。在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下,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农业企业效益不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对农科毕业生就业环境改善、待遇提升等方面没有明显改善,学生对整个农业产业并不看好。此外,虽然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农村工业基础薄弱,农牧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短时间内难以激增,对大学生来说可供选择的机会相对城镇较少。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在农科院校的毕业生中,研究生供小于求,但研究生至企业就业的意向度低;本科生供过于求,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4]另外,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务员热、重官轻农、重商轻农等观念也影响了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存在激励手段和政策不到位、创业支持和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大学生深入基层工作的信心。
2.学校层面。一是人才培养没有跟上生产需求,导致培养的农科专业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专业课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实践不够完善,部分农科院校由于实践基地实验设备缺乏、企业防疫需要等原因,很多实践安排过于形式化、简单化。二是高校缺乏对农科专业大学生针对性、专业性的指导。对于农科类毕业生,除了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市场分析和职业道德等常规的就业教育引导外,重点应对国家的农业政策、相关行业发展、职业技能要求、市场前景分析、风险评估与规避等进行解读和指导,使学生对农业发展重要性和前景能有清晰的认识。但这方面无疑是高校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块短板。[5]三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也在近些年引发了就业问题。农科类大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内的创业人数相较于其他专业少,且创业成功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尽管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农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仍需要解决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
3.个人层面。一是大学生职业选择上存在盲区。农科大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后期普遍存在转专业率高的现象。影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层次、专业前景、家庭因素等,部分同学不喜欢所学专业,专业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最终的就业质量。此外,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就业观念仍停留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还未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新形势。二是大学生对当前涉农职业存在认知偏差。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往往偏好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大城市,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即使去基层工作,也可能只是为未来考公务员基层工作经验或考研加分而采取的权宜之计。部分学生认为农村就业薪酬低、社会地位低、发展空间狭小,对农村就业的理解局限于农作物栽培和畜禽种养,但实际上农村就业已横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除传统养、种植行业外,已出现一些新兴产业如农村电商、农业资本、现代化农业、未来农场、AI扶贫等相关产业。对现代农业的片面解读是导致大学生涉农就业意愿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农科类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新农科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学校、个人等各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1.社会助力,奏响农科大学生高就业质量协奏曲。一是转变用工制度,增强物质精神吸引力。薪资待遇低是阻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原因之一。乡村用人单位要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需从提升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方面入手。第一,积极争取政府相关人才引进的补贴,在单位经济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薪资待遇水平和员工福利水平。第二,完善农牧企业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制定出台绩效奖励、年终奖励、节假日福利、人性化考核机制,严格规定工时,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提供与城镇企业同等的福利。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人才待遇避免“一刀切”,合理划分层级,让绝大多数大学生满意。第三,用人单位要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引进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为每一位员工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使乡村成为大学生“进得来、稳得住”的地方。同时,在人才培训、任用、晋升等方面,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量才适用,择优晋升。对于有突出能力的人才,及时培育或提升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增强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双引力”。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搭建激励统筹体系。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招聘市场的监管,避免一些不合理的歧视,完善大学生就业供需信息系统,开拓就业招聘渠道,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软硬件和专业团队建设。除举办各地区农科类大学生大型招聘会外,还应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多渠道、多平台开展招聘工作,依托高校筛选出与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专业技术要求匹配度较高的岗位,开辟校园招聘专栏,力争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高质的就业服务。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涉农院校和涉农企业的交流,深化市场调研,及时更新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要求,对于涉农专业实行政策优惠录取。鼓励业内龙头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采取一定措施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合建设教学和实践实习示范基地,加快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接轨。针对激励手段和政策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应在工作条件、职业发展、薪资待遇等方面形成统筹体系,激励农科大学生到乡村、西部、基层发展,适量增加基层、公益等职业岗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一方面,对于贫困农科大学毕业生,政府要落实岗位对接工作,依托涉农企业、农学科研院所、各大中专涉农院校等多方面开展岗位需求征集,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农科大学生设置帮扶就业岗位,特别是提供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农村贫困地区,政府要研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农科大学生扎根基层,将先进的农业知识带入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可定期在返乡创业大学生、基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毕业生范围内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吸引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就业,充实乡村建设人才队伍,保障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
三是完善就业保障,提高乡村振兴实效。为保障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实效,就业保障机制的完善是重要一环。第一,建立同频共振的协同制度。组织部门、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要形成合力,为农科大学毕业生争取政策和资源。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各级部门需要统一目标,全面落实大型校企招聘会、精准人才对接洽谈会、各地“三支一扶”招录等服务工作。第二,建立长期规划的供给制度。梳理整合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将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分门别类,编写形成《指导手册》。针对农科大学毕业生的特惠政策可通过新媒体方式及时传达给涉农高校。第三,建立典型选树的常态制度。以共青团为平台,开展创业先锋、乡村青年带头人、新青年创业案例等优秀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评选活动,将优秀典型融入育人课堂,将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落到实处,组织他们走进高校、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分享会,树立可亲可近的榜样形象。第四,建立理论研究的支撑制度。实施农科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广泛开展社会专题调研,形成符合目前社会发展实际的研究报告和调研论文等理论成果,为制定和完善农科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
四是营造舆论氛围,改善社会错误认知。改善社会对于农村的偏见,有助于调动大学生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有利于大学生和社会群体对农村的了解,舆论的正确导向,对提高大学生乡村就业率效果显著。因此,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和融媒体等应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美丽新农村的新面貌,广泛报道乡村振兴建设典型人物事迹,倡导大众向他们学习,进而改善农村在社会中的刻板印象,扭转偏见,增添好感。在新闻媒介引导的同时,高校也要营造“支农”氛围,加强对农科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的指导,通过聘请扎根基层的专家学者为大学生点灯引航,邀请政府政策制定者为大学生深入解读政策背后的故事等,揭示发展机遇,树立专业自信,营造出涉农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此外,很多高校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亦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导师的示范效应。导师亲临农村实践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可以感染大学生的学农爱农情怀,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农村发展现状融入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团队撰写乡村振兴发展感悟论文,让学生主动、被动,直接、间接全方位感知农村农业发展,最终改善对农村的认知,树立作为农科人才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服务。[7]
2.学校赋力,唱好农科大学生高就业质量交响曲。一是加快课程思政,以创业促乡村振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指导,鼓励学生到乡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应多措并举,在资金扶持、风险化解、政策激励、经验支撑等方面做好统一规划,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创业体系。第一,以赛促创。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积极打造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品牌特色比赛,重点选拔贫困学生参加赛事,提升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第二,聚集优质人才。高校可自建、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创业孵化苗圃、创客空间等平台,汇聚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青年共同创业。第三,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设立农科大学生创业扶持专项经费,为创业初期和成长期的大学生提供低利率贷款,为创业“金点子”落地提供物质基础。第四,完善培训体系。除了专业创业导师外,还要依托一线辅导员、青年农科专业教师培养一批青年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一对一的辅导模式。导师可利用社团、创客空间等相关平台开展创业实例分享、创业讲堂和实践指导等,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
二是优化就业指导,培育正确职业观念。高校应利用假期和实习期为农科大学生搭建实践、实习平台。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实习意愿与岗位匹配的难点,基于网络平台建立实习实践单位、涉农高校和农科类大学生三者的联系,提高人才对接的精准性和便捷性,为农科大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体验和参与实习实践的机会。打造党员博士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队伍,由专业教师指导,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定点对接乡村实践点,运用先进理念和专业技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农科大学生认识到基层的大有可为,同时服务于乡村振兴。此外,为农科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也必不可少。建立就业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对应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网络机制,把关心和关爱落实到每位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建立动态就业信息库,将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同时反馈,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高校要积极整合校企资源,构建宣讲平台,以此向学生传达就业政策、农业政策,以政策形势分析会、企业宣讲会等方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信息。此外,还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挖掘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论坛,组织行业企业定期研讨,不断深化基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新农科发展力。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应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反馈毕业生信息和市场人才供需情况,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使专业学习、课程设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目前的课程设置基础上继续深化农林类人才教育模式改革,推动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课程设置的融合,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和新农科的融合,引导学生与时俱进获取农业政策和农业技能。激发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新颖的教学方法,适量增加在实验室、试验田、实践基地、农村实地的实践课程,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促使学生从实际出发,主动获取知识、搜集资料,形成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良性循环,并让学生切身体会农业、农村、农民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对于实践机会较少的非农科学生,高校应多开发优质选修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成果的验收和实践过程的监督。[8]
3.个人蓄力,演绎农科大学生高就业质量舞台剧。一是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大学生要充分挖掘自身兴趣、特长、性格等内在优势,结合所学专业优势,脚踏实地进行择业。二是树立正确的行业认知。大学生就业除需考虑性格和兴趣外,还要与社会接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在当前的新农科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要认识到乡村是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市场需求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去了解“三农”政策,积极参与涉农实践活动。三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认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乡村对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大学生要及时认清形势,转变轻农厌农的思想,主动响应国家号召,树立乡村振兴服务意识,把个人价值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扎根基层,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四是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大学生要在就业市场中凸显优势,既要提升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还要提高社会技能,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培养自身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加强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此外,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也是提高就业优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善于借助农业优惠政策之力,带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价值。
四、结语
广大涉农专业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择业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涉农高校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科搭配,根据社会和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广泛开展政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社会生产和创新创业活动。政府则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就业机制,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供需信息系统,加强农林院校与各地农业科研单位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部门的联系,进一步为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
我们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为农科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并最终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实现我国新农科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