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2-01钟祖姣王春燕仇伟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7期
关键词:标的物采购计划计划性

钟祖姣 王春燕 仇伟祺 夏 倩(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为了规范高校的采购工作,目前国家规定高校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而政府采购的高效廉洁与和谐发展是新时代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也是高校平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高校政府采购一般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高校采购的透明度与节约采购支出。但是目前在实际的高校政府采购的招投标环节由于存在招标前计划不详细、招标流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内部腐败的问题,影响高校政府采购的质量,进而影响高校正常的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从高校政府采购的招投标环节入手,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日常工作或服务的正常开展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资金从国内或国际市场上以购买、租赁、委托或者雇佣的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我国的高校大部分是财政拨款,因此正常来讲高校中包括教学仪器的购买、基建工程等采购行为需要使用政府采购。

(一)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前采购计划不详细或者不科学

目前高校的政府采购一般集中于教学设备、基建工程和日常教学物品等方面,同时高校政府采购按照采购模式可以分为计划性采购和临时性采购。对于计划性采购来说一般集中于每年定期需要采购或更新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物品等,由于计划性采购一般是固定式的采购,因此在执行计划方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在每年制定计划时容易产生固定性思维和犯经验主义的问题,直接借鉴之前的计划来用,不严格结合当前的实际市场情况来设计采购计划,导致脱离了当前的实际的情况,阻碍高校政府采购的正常进行。

(二)高校政府采购项目论证阶段把关不严

目前高校的政府采购项目论证阶段把关不严一般出现于临时性采购或者间隔时间很长的计划性采购方面,完善合理的高校政府采购项目论证可以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但是目前项目论证阶段存在大量的问题。

供应商可能会贿赂高校中设备的需求方,约定设备的需求者不断的向学校施压,要求学校购进新的设备来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同时双方共同提高该教学设备的采购价格来获取收益。

供应商可能会贿赂项目的论证人员,在采购项目的论证阶段验证该采购项目的正确性,即使不应该通过的项目也可以通过,并强调该项目的紧迫性及特殊性,结合该项目提供有利于该供应商的材料。

采购项目论证小组的人员构成不科学,论证的人员与该采购项目的提出者可能存在利益关系,主观的考虑可能会影响项目论证的最终结果。

(三)缺少专业的招投标人员

高校相对于专业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单位来讲,没有专业的招投标人员。目前高校政府采购的招投标人员一般是由学校的管理人员或者后勤人员兼任,由于高校管理人员一般日常的管理任务繁重,很难再分出大量的精力去兼任高校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活动,同时由于高校的招投标的标的物一般与教学活动有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1]。

(四)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缺乏有效的宣传

高校政府采购的高效进行需要大量的竞标者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合理,减少高校资金的浪费。虽然目前对于高校政府采购项目有具体的意向信息公开流程,同时要进行三十天的公示,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由于缺少专业的人员与有效的竞标宣传,导致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缺乏效率。二是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只在小范围传播,宣传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本地,外地的供应商很难获取到有效的信息,高校政府采购中招标参与的企业少,特定的供应商可以更容易中标。

(五)招投标完成合同履行时审查不严格

在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为中的最后一步就是完成合同的履行,接受标的物并进行实物的审核。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于合同履行的审核不严格,招标时标的物是一种,但是在合同履行擅自更改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审核人员对此视而不见。在合同履行时可能存在供货方向合同的审核者进行行贿,双方达成一种默契,放松对于标的物的审核,审核仅仅是走流程,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对于实际交付的合同标的物出现以次充好,私自更改品牌、规格,相关数据参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认证等行为采取默认的态度,审核者与供货方同流合污,最终损害到了高校的利益。

■ 增强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管理规范性的对策

(一)制定详细的招投标计划,完善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

只有具有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制定科学详细的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计划才可以从源头上规范采购招投标行为。对于计划性采购要采取“与时俱进”的一种态度,由于计划性采购一般是固定期限就要进行,因此要定期结合实际更新采购计划,保证采购计划一直可以与市场实际情况保持一致,预算计划的制定切实可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于临时性的计划采购,首要针对提出的采购计划要设立合理的项目论证小组负责审核,然后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预算,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政府采购计划进行招投标。

(二)提高招投标采购人员素质,完善高校采购部门责任制度

为了实现高效的采购,减少高校财政资金的浪费,首先采购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高校政府采购事宜负责任,包括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招投标环节的宣传与运行、合同的履行以及标的物的验证,要充当学校与供货商之间的桥梁。其次要落实责任意识,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人负领导责任,具体的责任具体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有责任意识,有自己负责的具体工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到具体负责人。最后要建立内部与外部监督运行模式,首先采购部门内部监察人员对进行的每一笔政府采购进行详细的审查,同时结合相关的问题对相关制度的更新提出修改意见。外部监督则是定期对采购部门的业务进行抽查,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的培训[2]。

(三)加强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宣传渠道与力度

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有效的宣传,只有良好的宣传才能找到更多的竞标者,保证高校在投标中有选择的余地。首先高校宣传不能只依靠高校官网公布,扩大宣传的范围,使更多的供应商可以了解到相关信息,另外针对不同的标的物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寻找相关的供应商,主动发起邀请,实现高校与供应商的有效连接,提高采购招投标的效率。

(四)拓宽招投标渠道,有效的利用网络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升级,“互联网+高校政府采购”将成为提高高校政府采购效率、提升服务的重要支撑点。目前高校政府采购的招投标除了在线下邀请供应商来实地进行竞标,同时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招投标的效率。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时可以依据标的物的特定选择最为合适的招标平台来发布信息,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宣传成本,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优质供货商参与到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中来,拓宽高校的选择余地,提高所需标的物的质量。

(五)严格控制合同履约,保证标的物的质量

首先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要求,保证经办的采购人员与合同的审核人员不能是同一批人,两批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根据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不可以互相干扰。审批人员要严格审核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并会同纪检人员和审计人员与实际的标的物进行对照,防止出现擅自改变标的物规格或质量的情况出现。对于项目的验收要执行双审核责任制,标的物验收时要有两人分别进行审核,并且两人都对自己的审核结果签字,同时加盖单位公章。对于大型高校基础建设和大型科研设备的采购的验收工作不能由普通人员进行,要成立专家组,专家组需要由相关专业人士、采购人员、审计人员、纪检人员、学校领导层人员等组成,确保验收工作规范,合同履行与标的物符合标准[3]。

■ 结语

如何高效的利用财政资金来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学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开展正常的教学和研究离不开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高校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的有效管理对于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标的物采购计划计划性
根本违约场合风险负担规则的适用
EPC项目采购计划管理优化研究
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的理解与应用
高校采购执行人管理机制的完善——以高校采购计划按期完成为目的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浅谈企业采购流程再造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
试析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出卖人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