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村产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西藏察隅县L村为例
2021-12-01白建华杨文凤刘天平
白建华, 杨文凤, 刘天平*
(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2.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0 引言
我国政府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中解决贫困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现实问题。通过搬迁的方式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地方重新组织生产与生活活动,提高搬迁户生计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搬迁户在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等硬件基础设施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搬迁后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较为典型的是搬迁户面临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易地搬迁不仅是指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地方,而是既要“挪穷窝”,也要“换穷业”“拔穷根”[1],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2]。产业扶贫是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的,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统筹资金和整合资源,以发展相关产业项目为杠杆,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协作机制,改变搬迁户的资本积累及生产生活方式,最终改变其生计策略选择,促进贫困户与所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扶贫开发过程[3-5]。产业兴旺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经济基础。以产业强经济、以经济强民生,让搬迁户真正享受到“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政策实惠。但我国贫困群体千差万别,脱贫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在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偏远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其重要的脱贫举措,搬迁后配套产业发展如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与困境,有哪些可优化与提升的产业发展路径。关于产业扶贫的已有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产业扶贫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如产业扶贫概念和内涵的研究[6]、产业扶贫政策演变的研究[7],以及国外经典反贫困理论,如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论”、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保罗·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等[8]。第二,产业扶贫的模式与运行机理研究。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产业扶贫模式的形式各异,如“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特色旅游+”“互联网+”等[9-10],党建引领的“村党支部+合作社”模式[11],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的动力机理[12];同时,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也由过去的主导型转变为引导型[13]。第三,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研究。如产业选择与农户的需求脱节[14]、产业扶贫项目短期化及同质化问题严重,产业链条较短,经营主体发育不足[15],在产业项目选择上贫困户缺乏话语权,产业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16]、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生产要素支撑[17]、产业扶贫中存在行政绩效与市场效率矛盾冲突[18]等。第四,产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如产业扶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9]、对相关目标完成度的评价[20]等。从已有研究看,鲜见围绕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的研究报道。西藏是我国贫困人口比重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21]。自治区政府对居住在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区贫困人口,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进行易地搬迁,实现了“挪穷窝”,但真正要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却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较多问题,西藏察隅县L村同样面临如此问题。为此,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详细、深入地了解西藏察隅县L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搬迁后配套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其资源禀赋优势,提出提升L村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具有类似资源特征的搬迁村优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搬迁前L村(原L村)位于怒江干热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环境脆弱,山体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频发。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生产生活条件极差,资源严重匮乏,人畜饮水困难。交通极为不便,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9 km,距离县城244 km,且进出村庄只能靠步行,沿途还要经过非常危险的溜索。由于长期生活环境封闭,受教育条件差,导致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低,除个别村民能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外,绝大部分村民无法进行汉语沟通。村民长期无稳定生活来源,只能依靠在周边做短工、外出挖虫草、贝母等为生,属于典型的边远贫困村。2015年以来,察隅县结合资源实际,逐步将地处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贫困村群众搬迁至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为彻底改变L村的贫困落后状况,于2018年9月将全村村民整体搬迁至新的村庄所在地。
搬迁后L村为新建村庄,由8个村的搬迁村民组成,均来自原L村所在乡。除原L村为全村整体搬迁之外,其余7个村村民按照自愿搬迁的原则散插组成。全村共45户,246人,其中原L村人口数量最多,占全村40%以上,故搬迁新村仍沿用L村村名。现L村环境优美、建设整齐,村内及村外道路均为新修水泥路面。村民房屋为院落式藏式民居,因搬迁户家庭人口数量不同,所住房屋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小到大共分为A、B、C、D 4种户型。每户均有独立的客厅、卧室、储物室、厨房和卫生间等,设施配备完善,且均已实现水、电、网入户。搬迁后L村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政府紧扣高原生态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为该村配套了12.8 hm2耕地和13.8 hm2茶园等相关产业。村内还建有牲畜棚圈、晒坝等配套设施,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2 产业发展现状
配套产业发展是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是防止搬迁户返贫与实现致富的重要举措。L村村民迁入新居后,普遍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生活便利度等方面表示非常满意。“摘帽不摘政策”也使村民每年可得到一笔较为可观的现金收入,但距离致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现“安居”后的L村工作重点开始向兴业转变,其配套种植的13.8 hm2茶叶是其主要的支撑产业。2020年春季开始试采摘茶青,由茶叶加工厂到村里进行收购,共收购茶青100 kg以上,并对村民进行采茶及绿茶制茶技能的现场培训,其主要目的是让村民逐渐认识到种植茶叶可产生经济收益。同年茶叶地分配到户。全村耕地面积12.8 hm2,其中水田4.8 hm2、旱地8.0 hm2,主要种植玉米、青稞等传统粮食作物,且全部用于家庭自用及牲畜饲料。同时政府还为每户村民配套建设了牲畜棚圈,村民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全村目前饲养生猪约70头,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养殖模式。2020年春季,利用村边坡地、牲畜棚圈周边闲置土地种植黄桃树1 700棵左右。同期开垦村内荒地约5.26 hm2,计划用于种植茶叶。总体看,目前L村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第一产业,且以茶叶种植为主,其他农作物和生猪养殖为辅。
2 产业发展困境
2.1 耕地面积少
西藏整体海拔高,山地与河谷交错纵横,耕地多分布于地势狭长的河谷地带。由于受自然条件约束,西藏耕地面积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少及占比重最小的地区[22]。L村的基本状况同样如此,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配套耕地加上茶园及新开垦地仅31.9 hm2左右,除去机耕道等公共用地,人均种植面积不足0.12 hm2,土地稀缺,种植规模小。另外,尽管部分耕地是以前被周边村民耕作过的土地,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当,耕地质量较差,缺乏肥力,导致部分农作物长势不好,产量较低。在生猪养殖方面,养殖规模小,平均每户不足2头,且村民没有出售习惯,主要是用于家庭自给自足。因此,L村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小,无法依靠单一农业生产经营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达到支撑当地村民致富的目的。
2.2 产业基础薄弱
L村12.8 hm2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和青稞,其中,部分水田积水严重,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所种农产品主要是满足家庭自用及作为牲畜饲料,未将其作为商品出售,无法从中获取经济收入,生猪养殖亦是如此。新种植的黄桃规模小,且生长周期较长,见效慢。L村未来实现创收的产业主要以茶叶种植为主。但茶叶种植时间短,还不足3年,且土地肥力低,部分地块容易积水,茶苗长势较差,少部分积水严重区域,茶苗则存活率低,缺苗、死苗现象严重。加上分包到户之前茶园疏于管理,茶叶长势差。2020年春将茶园分包到户后,村民生产积极性虽然有较大提高,大部分村民积极地对茶园进行除草、剪枝等。但是,由于村民从未种植过茶树,缺乏茶树种植管理的经验与技术,且村民的文化水平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如茶叶种植技术人员到L村对村民进行茶叶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训的效果较差。首先,村民对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较少有村民通过培训认真学习掌握其实用技术。其次,由于村民不懂汉语,技术人员无法与村民进行直接交流与沟通,尽管有翻译,但达不到茶树科学种植与管理的要求,进而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总体看,L村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低,村民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不足。
2.3 产品附加值低
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粗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入市场,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农产品的利益差大多被中间环节得到,农产品的价值收益真正到农民手中的很低,农业生产变得无利可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极大影响。
农业生产变得无利可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极大影响。目前,L村茶叶产业主要以出售茶青为主,2020年春季采摘茶青卖给茶叶加工企业约100 kg。据相相关茶叶专家介绍,清明前后采摘茶叶的时间不同,茶青价格存在一定差异,茶青平均价格按50元/kg计算,以5 kg茶青制作1 kg成茶,加上其他加工费用,每1 kg成茶的成本是400元左右,而像L村这样没有任何污染的有机茶青经加工企业加工的成茶,平均销售价格为2 000元/kg左右,由于茶青采摘茶青时间及加工工艺不同,成茶销售价格可能较平均价格更高。可见,大部分利润流入茶叶加工及销售环节,村民只能赚得很少的辛苦钱。茶叶种植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单纯依靠出售茶青对村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有限。
3 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与关键所在,其重要路径在于产业融合发展[23]。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就提出了“第六产业”理念,意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实现从单一农业生产经营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延伸,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增值,解决农民在全产业链溢价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通过产业融合把产业、人气和利润留在当地,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23,25],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3.1 茶叶种植与茶叶加工融合发展
L村应充分利用当地茶叶原料优势发展茶叶加工业,通过纵向延伸将高度相关的外部产业分工转化成产业内部的组织行为,由加工产品代替初级原料输出,提升茶叶产业价值链,实现最大利润本地化。由于L村所在镇正在筹建茶叶加工厂,为避免原料不足引起加工设备的闲置,可成立一个较小规模的茶叶加工合作社,主要对本村茶叶进行加工。针对村内茶叶种植面积小,原料不足等问题,可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将L村用于种植玉米和青稞等耕地改种茶叶,提高本村茶青的供给率;二是适量收购相邻村庄茶青,在茶叶收购端打破垄断,形成一定的价格竞争,有利于保证茶农的利益。合作社经营主体应优先培育本村文化水平较高的致富能人,使其成长为新的农工商经营主体。政府通过搭建平台,对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管理等技术需求,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措施,一方面让L村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到茶叶发展成熟的地区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到L村定期进行指导和培训。另外,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
3.2 发展乡村旅游业并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3.2.1 发展乡村旅游业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节奏快等“城市病”使得生活在城市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乡村由于其生态文化多样性、亲自然特征,提供了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26],成为人们离开城市释放压力、放松休闲的互补场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10月的报告,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27],绿水青山、乡风民俗对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来说,能够满足其休闲、放松、亲自然的多样化需求,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的三产化开发,带来的收益远高于一产和二产[26]。L村海拔1 700 m以上,具有典型的藏东南高山峡谷立体气候特征,山顶冰峰、刀脊林立,白雪皑皑终年不化;山腰森林浓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麓气候炎热、潮湿,植被丰富,四季常青,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整个村庄周围林地繁茂,植被丰富。通往村庄的道路宽阔、整洁。村外山脚下清澈的河水奔流而过,是名副其实的“绿水青山”。村庄整体规划整齐,基础设施完善,村民房屋均为院落式藏式民居,美丽而富有特色。村民保留了搬迁前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拉弦子、跳锅庄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民俗文化使得L村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交通便利,距离镇政府仅20 km,距离县城80 km,村庄新建道路直接与219国道相连。而219国道是未来察墨公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内地游客通过滇藏新通道进入西藏、去往墨脱的优选线路。墨脱是很多游客向往的神秘之地,每年有大量游客自驾前往,L村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游客途中休憩的理想之地。再加上村周边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各色水果以及特有的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因此,L村村民可利用自家房屋发展家庭旅馆,必要时可专门新建藏式特色的民宿,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而激活长期沉淀的生态资源,把无限的自然风光、自然资源变为实实在在的资产[26]。
3.2.2 农旅融合 我国农耕文化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关注点也在发生改变,从关注价格逐渐转向关注健康、安全及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亲自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体验茶文化,契合了周边城镇居民以及内地游客的休闲旅游需求。据到村内进行种茶、制茶技术培训的专家介绍,普通绿茶制作工艺简单,村民在家中即可完成,且手工制茶比机器制茶味道更浓郁、更好喝。将L村茶叶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在茶叶采摘季,让游客亲自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直接建立产销对接,省去中间商环节的利益分成。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村民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消费茶叶产品的同时,充分了解农耕文化,在休闲娱乐中增长了知识。另外, 2020年4月L村种植的黄桃预计3年后可大规模挂果,将成为村里农旅结合的又一项目。总之,通过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克服耕地面积的局限性,使传统农业发展的劣势转变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提升价值链,将更多的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3.3 以茶叶种植为中心的种、加、销、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L村在以茶叶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后向延伸,发展茶叶加工业、茶叶销售、物流运输、休闲旅游业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传统的外部分工转化为农村内部产业组织行为,使村民收益最大化。一方面,在茶叶种植与加工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加工方借助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如援藏资源、驻村单位资源等)及网络资源(如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及抖音等宣传平台)等,发展B2C模式,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出售茶叶,避免中间商从中赚取差价,且茶叶本身附加值高,满足经济学家阿尔钦和威廉·艾伦提出的当附加成本过大时,只有精品才值得运送的条件[28]。另一方面,L村在发展农旅融合的同时,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叶加工环节直接向游客开放,让游客直接参观茶叶加工过程,进而产生购买需求。同时也可为游客提供专门的传统茶叶加工场所,游客通过自己采摘、购买茶青,然后亲自加工茶叶,全方位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企业通过收取一定的加工费来获取收益。在此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建立L村特色农产品品牌。
4 结语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地理位置偏僻,这使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村产业发展面临特殊的困境,但同时由于这些区域往往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使其具有特殊的发展机遇。西藏察隅县L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耕地面积少、基础薄弱和产品附加值低等。结合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打破产业边界,L村产业发展路径是茶叶种植与茶叶加工融合发展、利用其良好的气候特点与自然风景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并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和以茶叶种植为中心的种、加、销、旅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