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与探索

2021-12-01衡昌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供应链银行

衡昌明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 神木 719300)

企业供应链金融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首先需要确定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往往规模较大而且信用度较高。其次再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度作为融资的基础,为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然而在供应链金融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一、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当中,核心企业属于整个链条的核心。作为核心企业,通常都会借助企业的核心地位对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协调,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中规模较小的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由于规模以及资金量都较小,并且市场竞争力较弱,使得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融资。为了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中规模较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供应链金融体系便应运而生。在传统的融资体系当中,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并且分散在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中,这些企业的数量较多,融资较为分散。这就使得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很难达到银行的融资贷款要求,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需要的贷款。而在当前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银行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或者是与核心企业有关的上下游形成的供应链作为发放贷款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模式当中银行与上下游各个企业之间分散的联系,转变为了银行与供应链当中的核心企业或者与供应链整体的联系。

二、企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主要是以核心企业作为基础或者是以供应链整体作为基础进行管理。随着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在许多处于供应链体系当中的中小微企业也逐渐地融入了体系当中。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小微企业原有的信用风险也随之进入了整个供应链中。而且供应链金融中的主要利益由核心企业支配,所产生的风险也主要由核心企业进行承担。一旦供应链体系当中的一条供应链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导致供应链整体都受到影响,使得核心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这就使得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作为核心企业必须拥有着更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银行都会根据核心企业的信用度将信用风险扩大,使得供应链体系当中的其他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授信额度,这无论是对于核心企业还是银行来说都具有较大的风险。

例如在许多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核心企业均属于行业重点企业,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态势良好,所以这些核心企业有着较高的授信额度。但是部分供应链当中的小规模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正常情况下在进行银行贷款时无法获得较高的额度,不过因为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影响,使得这些企业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地位获得银行较高信用额度。一旦这些小规模企业无法按期还款,那么将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二)经营风险

虽然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业中的中小微企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核心企业比较,还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而且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属于进入行业较迟且基础较差的企业,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无论是日常的运营管理制度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得这部分企业对于自身的经营风险抵抗能力差,进而影响到供应链体系当中的其他企业。

(三)信息传递的风险

在供应链体系当中的各个企业都是独立存在的,在核心企业的协调下将各个企业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随着供应链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供应链当中信息传递的距离也不断地拉长。这就使得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体系当中的各个企业合作失败。严重地影响了供应链整体的发展。

(四)贸易真实性的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自偿性。而自偿性的根本来源于贸易当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在供应链体系当中进行融资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主要是以供应链当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作为授信的基础,通过各企业之间交易所产生的有关款项以及货品作为抵押,为供应链整体当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在供应链中如果有企业的贸易背后并没有真实的交易或者是出现合同造假或其他货款违法的情况,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必将给整个供应链体系带来巨大的危害。

三、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做好风险防控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对于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的各个企业来说,更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有机结合。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的存货融资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在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时流程较为复杂,并且还需要将银行、物流企业以及仓储管理企业进行协调实现有机结合。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业务风险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解决。

企业可以建立起企业信息搜集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平台大数据沉淀,分析各个合作企业在业内的有关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另外,企业在涉及供应链物流的时候,也可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对于物流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货品在运输的过程当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针对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金融操作,有关核心企业也可建立专门的操作系统,确保每一项金融操作都处于合理可控范围内,一旦出现违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就可通过操作系统及时查处并且予以解决,最大限度上的降低供应链金融体系运行的风险。

(二)进行业务流程的改善,强化银行和企业间的合作

首先,要想有效地降低企业供应链金融当中存在的风险,就应当针对业务流程进行改善设计。在对于业务流程进行改善设计时,就应当充分的全面的了解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流程,然后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对企业内部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企业的现有的业务管理体系当中,除了需要控制好商品的管理体系,还需要有效地将商品有关信息展示给客户,同时制定出最为科学有效的销售方案。结合业务操作的流程以及商品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价格,再根据商品销售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物流实际情况对商品库存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避免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

其次,就是企业和银行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当核心企业做好了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流程优化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工作后,就应当寻找最合适的银行进行加强合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当中的风险。企业在选择银行进行合作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银行是否拥有高度专业化的运行团队以及银行的工作效率和配套的科学融资贷款机制等,从而让企业可以寻找到最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银行。

(三)明确供应链体系当中各方的权利义务

因为在企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涉及较多的主体,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一个物权在各方之间互相流转的情况,这就使得供应链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各个主体容易产生纠纷,加之当前供应链金融体系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欠完善。因此在进行企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都应当明确其权利义务,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合作的风险。

(四)做好供应链金融体系当中的供应链管理工作

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的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建立起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然后要将消费者、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还应实现深入供应链的各个增值环节,能够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达到总成本最小的目标。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应该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增强供应链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在当前科学技术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当中的竞争增强,而且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只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体系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因此各企业必须对于供应链金融体系进行重视,并且对供应链体系当中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预防,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供应链银行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