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油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2021-12-01张琳菡张双喜张串串史孟华吴毅娟张相安
张琳菡 张双喜 张串串 史孟华 吴毅娟 张相安
肛瘘位于肛周皮肤和直肠之间,是由慢性感染和引流管道的上皮化形成的病理性管道[1]。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痔,占肛肠疾病发病人数的1.67%~3.6%,常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2]。肛瘘一般不能自愈,手术切除瘘管管壁组织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3]。由于肛瘘手术多为开放性切口,愈合周期长,创面延迟愈合是常见的并发症。同时肛瘘的发病部位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末梢分布,因此其对痛觉和感觉异常敏感,加上术后创面炎症的刺激,粪便、肠黏液等的污染,极大增加了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渗液、创面水肿的发生[4];因此,如何加速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成为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运用自制蛋黄油通过术后换药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进行干预,与凡士林纱条对比,并进行观察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来自2019年4月—2020年8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术后住院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2岁,平均(37.8±8.57)岁;病程1~18个月,平均(2.2±0.97)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4岁,平均(38.1±8.24)岁;病程1~19个月,平均(2.1±0.87)个月。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1975年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统一分类标准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定义:只有1个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严重糖尿病、恶性肿瘤、结核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其他肛肠科疾病者(如肛裂、Crohn病等);肛周有炎症或严重皮损者;原有肛门部手术史或外伤史者。
1.4 剔除标准研究期间有病情加重者;耐受力差,不能持续者。
1.5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在腰麻下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保持排便通畅,每日便后给予院内制剂痔瘘洗剂坐浴,并及时换药。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消毒后,给予蛋黄油(统一由研究者制备,将煮熟的鸡蛋去壳取蛋黄,捣碎置于锅内,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武火炒熬,至蛋黄油析出,将油及时倒出,经消毒灭菌后装瓶备用)换药,将蛋黄油涂抹于无菌纱布上,厚约1 mm,填充于肛瘘创面,外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换药时给予凡士林纱条填充,余同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①创面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量表(VAS)为标准,患者根据自身感受以数值表示疼痛程度,分数越高,痛感越高,总分10分。记录2组用药前、用药后第2天、用药后第7天的疼痛评分。②创面愈合时间: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从术后第2天换药时起,统计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天数。③创面愈合面积:以术后第2天创面面积为原始面积,于术后第7天、第14天测量并计算创面面积。④创面愈合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于换药后第7天、第14天取患者创面中央的肉芽组织,行常规处理,于镜下任取3个细胞丰富的区域,观察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巨噬细胞比率,求取各自平均值。
2 结果
2.1 2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比较用药前、用药后第2天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7天,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用药后第7天,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2组原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创面愈合面积比较2组创面面积于用药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用药后第7天,第14天比较,治疗组创面面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创面愈合面积比较 (例,
2.4 2组患者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用药后第7天及用药后第14天,治疗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及巨噬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肛瘘主要是由于肛痈溃后,邪毒蕴结,血运受阻,气血失和,疮口不敛,日久所致;亦有虚劳日久,脏气亏虚,邪乘于下,蕴毒积聚,肉腐成脓,溃后成瘘。正如《太平圣惠方》云:“夫痔瘘者,由诸痔毒气,结聚肛边……穿穴之后,疮口不合。时有脓血,肠头肿疼,经久不差,故名痔瘘也”。肛瘘术后,病灶已除,但局部组织受损,脉络断裂,经络阻滞,血行不畅,创面失于濡养,愈合缓慢[4-6]。
现代医学认为,肛周脓肿是肛周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急性期,肛瘘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疾患,是其慢性期。肛瘘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肛瘘术后,创面多呈开放性,局部微循化紊乱,创面愈合较为缓慢。同时,肛门周围末梢神经丰富,术后创面暴露,加之肛门特殊的生理功能,排便时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极易诱发及加重患者术后创面疼痛[7]。
蛋黄油是广为流传的传统中药,《集验方》《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医林纂要》《本草品汇精要》中均有记载。《名医别录》云:“鸡蛋黄油,性甘平,能养阴宁心,补脾润肺”。心主血脉,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其具有化生气血、助长生肌之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滋阴润燥、敛疮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蛋黄油中含有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A、油酸、亚油酸、脂肪等多种利于细胞新陈代谢及损伤修复的成分,且蛋黄油本身具有疏水性,能够隔绝外来刺激,减轻疼痛,能够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促进上皮组织再生[8-10]。
本研究表明:蛋黄油可以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创面的组织形态变化,促进创面愈合。综合蛋黄油的药理基本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蛋黄油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具有以下作用:①改善创面血供,增加创面组织的新生毛细血管数,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②增加创面巨噬细胞比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③加速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增殖,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总之,蛋黄油能够明显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且本药成本低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符合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特色,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