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2021-11-30张晓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辩论人大代表法治

张晓晨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厉行法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而言,法治围绕在身边,无处不在,从小接受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正确的法治理论思维方式去认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法律知识是法治思维的一个具体载体,法治思维必须以对法律具有一定认知为前提,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具备国家观念、规则意识,做到依法行事。然而,法律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照本宣科,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综合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活动,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等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法治思维。

1.以案说法,让法治思维“深”进去

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案例来启迪和激励学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以案说法,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具体事件中,设身处地地思考法律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理解相关法律规定,让法治思维“深”进去。

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把枯燥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呈现出来,通过预设问题逐渐向主题靠近,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的思维不止停留在知识领会层面,而是更深入地理解、分析问题,从而将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这一主题,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人大代表的相关内容,其中的第二板块“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的利益参与国家管理,同时懂得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对人民负责。因此,教师可以呈现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学校校长恰好是人大代表,于是,教师安排学生对其进行采访,充分了解身边的人大代表是如何帮助学校解决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的。采访结束后,教师在课堂中提问:“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他是如何履行职责的?你如何评价身边的人大代表?”在一个个核心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体会到人大代表只有尽职尽责,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2.情景辩论,让法治思维“动”起来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两难问题。为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情景辩论活动,學生在辩论的过程中,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待问题,甚至找到解决办法,使法治思维在辩论的过程中“动”起来。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单元教学中,多数小学生意识不到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不太清楚权利的边界,容易把权利行使绝对化。因此,通过组织情景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辨,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这一观点,可以在课堂中呈现“邻居装修影响周围人休息”事件,组织学生针对事件进行辩论——周围人是否有权干涉邻居装修?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提出观点,如自家装修,别人无权干涉;别人家装修不能影响我家人休息;装修时间要固定,不能在中午、夜里装修;物业、社区居委会应监督装修,等等。通过这样的思辨活动,学生更全面地分析了问题,也找到了解决办法,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3.角色扮演,让法治思维“活”起来

教学中,面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特别是学会遵纪守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在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法治思维“活”起来。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根据目标设置具体情景、安排任务,学生选择角色进行表演,表达观点。表演结束后,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以达到认知的深入和行动的落实。例如,在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这一单元教学中,小学生对消费并不陌生,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消费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消费欲望,但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身权利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在本课第四板块“维权意识不能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维权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表演情景剧“购物的烦恼”,呈现购物中权益被侵犯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面对同学的遭遇,你认为商家可以搜身、搜包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进行角色扮演,从商店保安、经理、自己、父母、警察等角色中感知不同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到忍气吞声或者大吵大闹不可取,要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依法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利才是正确做法。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使学生的法治思维“深”进去、“动”起来、“活”起来,更好地践行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猜你喜欢

辩论人大代表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