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实践与经典学习

2021-11-30张保红

英语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谋篇少校视线

张保红

从事翻译实践,离不开对双语语言、文学、文化、艺术等的广泛学习。那么,学习学什么?答曰:学经典。这话经常听到前辈先贤、同行同事说起。经典经过时间的淘洗,岁月的沉淀,经过机构、团体、专家、学者等的甄别与选择,经过读者或受众的广泛接受、认同与传承,已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经典最具典型性、典范性,最具民族性、代表性,也最具传承性与开放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典永流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知识体系,就有不同的代表性经典。戏曲有戏曲的经典唱段,电影有电影的经典对白,歌曲有歌曲的经典歌词,文学有文学的经典选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经典无论是在文化主题的选择、创作技艺的运思,还是在语言表达特色的营构、时代风格的铸造、文化情韵的濡染等方面,均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与影响。那么,翻译如何向这些经典学习呢?且引经典案例一二申说开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这是我们很多人上初高中时都会读到的经典片段。说其经典,不仅语言简洁凝练、自然晓畅,而且画面清晰、色彩和谐,极具动态感与层次感。更为重要的是,还在很大程度上可对接我们生活中曾经历过的相似情景,唤起我们对故乡永恒的向往与眷恋之情。细按作者的运思,我们看到作者先写天上的圆月,后写地上的沙地,紧接着写延伸至远方一望无际的西瓜地,然后再回来写近处眼前的少年,再接着写逃向远处的猹。合并起来看,作者演绎的造句谋篇思路是:仰观俯察,远近往还。这种谋篇思路在汉文化中十分典型,也极具代表性,借用到翻译实践中来对我们造句谋篇不无裨益。且看下例:

Within an hour, a white tablecloth was spread upon the lawn. And as gray streaks of dawn unraveled along the black seam of the distant hills, father and daughter watched the new day ripple across the neighborhood.(Jonathan Nicolas: First Snow)

这段文字写的是作者与襁褓中的女儿一天早起共同观看下雪的情景。翻译时按观者视线在空间中远近往还的原则组句——近处的草坪→远处的山峦→远处的曙色→来到近处眼前,语句通顺晓畅。且看相应译文:

不到一小时,草坪上就像罩上了雪白的台布。远处幽暗的山峦也披上了一道道灰蒙蒙的曙色,父女俩看到新的一天缓缓地向四周蔓延开来。

再如:

原文: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H. W. Longfellow:The First Snow)

译文:天地皆白,惟有河流蜿蜒而去,在雪景上画出一道弯弯曲曲的墨线。叶儿落净的大树在银灰色天幕的映衬下,枝丫盘错,更加显得奇伟壮观。

原文写的是雪后的景象,译文按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原则来造句谋篇,显得妥帖自然,动感十足,意趣横生。译文中为了明示远近往还、近大远小的特点,很自然地将“(the leafless) trees”译为了“(叶儿落尽的)大树”。

又如:

原文:The river curved here. On the opposite bank the down ended abruptly in a wooded cliff, giving a great depth and a hint of surrounding forest to the river color.(V. S. Naipaul: Ivy)

译文:河流在这里开始拐弯。河对岸,山崖耸立,树木丛生,崖下是一片开阔的高地,河水流经这里,水中林木婆娑,倒影深深。

译文同样遵循仰观俯察的原则造句谋篇,即仰观山崖之上、俯察山崖之下,便在行文中增加了“崖下”一词。从这里可以看到“俯察”时观者视线的进一步延伸:崖下的高地→高地下的河水→河水中的林木、倒影。这一点也启示我们在按视线俯仰往还的移动造句谋篇之时,还可按视线移动方式中的某一个环节来造句谋篇,比如仰观的视线等。例如:

原文:At one end of the big barn, on a sort of raised platform, Major was already ensconced on his bed of straw, under a lantern which hung from a beam.(G. Orwell:Animal Farm)

译文①:大谷仓一头有一个隆起的台子,少校已经安坐在那铺了干草的一个垫子上了,从房梁上悬挂而下的一盏马灯就在他头顶上方。

译文②:大谷倉的一角,有个搭建的高台,少校安坐在草铺中,头顶的横梁上挂着一盏灯。

译文①为某一出版物译文,传达的基本意思没问题,但读到第三个小句时,因仰观的视线路径被中断或改变,译文显得不大通畅。译文②则按仰观的线路顺序组织译文:先高台→后高台上的少校→再少校的头顶上。比照之下,译文②文字简练,节奏鲜明,更为通顺自然。

观察或移动的视点因功能、目的不同,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理论书籍中学习,也可从经典作品中学习。相比之下,通过经典作品学习,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直接具体,更为生动直观,也更便于借鉴模仿。经常从事翻译实践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借用经典元素为己所用的经历。大家将这种借用方式或称为套译,或称作互文。经典元素借用得恰到好处,往往能给译文增添一抹亮色、一顶光环,甚至别样的韵味。这对文学翻译或是非文学翻译实践来说都是如此。例如:

原文: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译文①:彩虹的颜色多种多样,从外面的红色到里面的紫罗兰。(Google译)

译文②:彩虹的颜色很多,从外面的红色到里面的紫色。(DeepL译)

译文③: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以上罗列的三种译文,若要选择哪一个译得更好些,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会选择译文③。因为译文①②虽然语义也可懂得,但给人有点话说一半,尚未完结之感。译文③语言简洁,语义对比鲜明,文意通畅完整,给人以美的享受。细究起来,因为其行文句式含蕴着鲜明的汉语经典元素。比如,有首经典民歌这样唱道: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还有经典诗词这样写道: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比照读来,想必读者君不难明白译文③借用汉语之长的经典元素所在。

经典经过时间的淘洗与沉淀,有时容易给人有点过时的错觉,但经典中的诸多元素流淌在我们文化记忆的最深处,永不过时。做好翻译实践,从熟读双语经典、借鉴双语经典开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谋篇少校视线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那座山
办法总是有的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实施“全阅读”提高教学实效
生死一球
被麻醉的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