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演进逻辑及其基本经验
2021-11-30冉洁
冉洁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态度与看法,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人民观为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百年实践中,呈现了从人民历史主体性被凸显,到人民价值主体性被重视,再到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人民价值主体性实践上相统一的演进逻辑。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逻辑还蕴含了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以社会主要矛盾为行动判断、以人民现实需要为实践导向和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观;马克思人民观;历史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76-03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形塑而来的观念与理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态度与看法。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以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为依据发展了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伟业。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规划迎来开局之年。在这重要的时间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奋进。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思想渊源,回望其百年实践历程,阐明演进逻辑以及总结基本经验,将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谋新篇提供历史借鉴与理论指导,从而助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创新与开拓。
一、从规律中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一)社会发展动力:人民是历史主体
马克思在借鉴、批判以往哲学家们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实践的观点,主张人民是真正的历史主体。人民是历史主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历史。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历史。人民在物质资料生产与其他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人民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作为实践的主体,理应是社会历史主体。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制度的更替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这一变革与更替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发完成,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进生产关系,从而推进社会制度的变更。人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的主要力量。
(二)事物评价标准:人民是价值主体
价值主体是“为了谁”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民是价值主体。首先,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价值是由实践创造的,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物质财富就是价值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人民通过劳动实践还创造了属于人的价值世界,满足了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其次,人民是价值的评价者。人民对于自己创造的价值要做出判断和选择,选择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形式。人民的需要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的选择能为价值活动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人民是价值的享受者。马克思认为,由人民创造出来的一切价值形式理应归人民共同占有与享受。人民不仅是价值的创造者,更应成为价值的评价者与享受者。
(三)活动驱动因素:人民是利益主体
利益是人类开展各式各样活动的驱动力。马克思认为,人民是利益主体。首先,利益使人成为社会的人。这是因为,“需要和私人利益”是连接人和社会的“唯一纽带”[1]42。馬克思认为,除了人的自然需求“吃喝住穿”外,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2]24。因此,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与人之间才有了联系,人才成为社会的人,从而共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其次,利益是人民群众开展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人民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而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87。“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利益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4]97。总之,人民进行的每项活动都是为了其利益的实现,人民在追求利益实现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四)终极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人应该是自由且全面发展的,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2]368,人类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是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3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不再依附于任何人与物,是社会、自然、自身的主人。最后,人的“全面性”发展意味着人的各方面、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意味着人的活动的全面性、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6]。
二、从实践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的演进逻辑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历史主体性在人民主体性中被凸显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带领人民顽强奋斗,突出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十分重视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的历史主体性被凸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是革命战争的主体,革命战争应当是群众性的战争,谁取得人民的信任,谁就取得革命战争的主导权,“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7]564-565。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发挥主体作用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带领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是物质文化的生产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事实上,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除了重视人民历史主体性,还承认人民价值主体性,兼顾人民利益。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8]1096在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加上了“全心全意”四个字,即“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9]285。
但是,由于当时特殊情况的限制,中国共产党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兼顾人民价值主体性,只能侧重人民历史主体性,这是符合历史规律也考虑了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此外,这一时期还存在对人民历史主体性认知不全面的问题,只停留在整体性上,对个体性认识不深,出现了人民主体性抽象化倾向。
(二)改革开放时期:人民价值主体性在人民主体性中被重视
重视人民价值主体性是改革开放时期人民观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对生存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聚焦人民生存与生活改善问题,既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又注重满足人民的正当利益诉求,确保人民价值主体性得到实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0]23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要求与代表广泛性的有机统一。2002年,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首次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1]9,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的真心与真意。与此同时,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性,指出“党持续推进发展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478。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强调的人民价值主体性包含人民普遍整体价值和人民个体价值的实现。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13]279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和各方面利益问题。”[12]7但是,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个人主义倾向,甚至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这种人民主体性个体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实践上的合一。
(三)新时代:人民歷史主体性与人民价值主体性实践上相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对生活有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需求,涉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中国共产党捕捉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注、回应了人民的需求。在党的十九大上,中国共产党重新研判社会主要矛盾,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当前的任何举措都要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展开。中国共产党对此做出系统性规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价值主体性并重视人民利益的实现问题,内含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相统一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强调使个体化倾向的人民具有整体主体意识;还注重在整合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关注每个个体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克服了主体性抽象化与个体化的倾向,使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真正完成了从理论统一到实践统一的转变。
三、从历史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不同时期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助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统一战线,为革命胜利增添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5]350这个“核心”就是革命的中心,没有这个“核心”,我们的革命前途就会飘忽不定。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认为,在我国,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这样,取得胜利要快得多,成绩要好得多。”[16]56邓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核心领导,用党的领导去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4]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引领力。总之,人民、历史和实践都不断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实现人民所盼,才能办好中国事情。
(二)以社会主要矛盾为行动判断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不同时段的主要矛盾,准确分析革命形势,做出科学判断,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恢复了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共八大上,中国共产党分析国内形势和变化,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7]314的判断。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继承和完善了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判断。由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中国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判断,并依据新判断做出新规划,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总之,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时代之问、国家之情、人民之需,在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
(三)以人民现实需要为实践导向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政党,它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必须以人民现实所需为导向。中国人民经历了从渴望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到生存问题与生活改善再到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变化过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针对人民不同的现实需求做出正确判断、制定正确战略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牢记人民渴望解放、民族独立的需求,带领人民成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捕捉到人民渴望发展、渴望富裕的现实需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选择,以期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尤为强烈。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前进。总之,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现实需要为实践导向,推动人民观不断发展。
(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终极目标下,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一时代人的发展的具体内容而奋斗。在革命时期,人的发展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人民摆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成为当家做主的主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前30年的经验与教训,为人的发展拓展了更多的具体内容,追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方面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保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之,中国共产党根据客观条件一步一步促进人更全面的发展,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时代的潮流中走向现实。
四、结语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勤于、勇于创新与发展人民观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坚持以马克思人民观为指导,根据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做出新判断,带领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愿望,发展了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积累了丰富又宝贵的经验。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在这历史性的时间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瞻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壮丽前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新征程将面对更多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新征程中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汲取基本经验,牢牢把握人民观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带领人民实现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衣芳,等.人民群众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易培强.马克思人民观的意蕴和价值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8(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鄧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