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基本经验
2016-11-15王可卿
王可卿
[摘 要]开展民主生活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党要管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党以来在开展民主生活会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始终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始终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性地位;始终坚持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坚持群众观点;注重制度建设和保障;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等。
[关键词]民主生活会;中国共产党;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D26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13-03
开展民主生活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党要管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在中国共产党多年开展民主生活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实践告诉我们,开展民主生活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民主生活会的政治性、原则性,确保民主生活会的正确方向。
(一)民主生活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党内生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2]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指导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要求,如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民主集中制等,为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资源,也为民主生活会提供了方向。在党的幼年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深入透彻,党对于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因此,党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在党内开展民主生活普及党内民主理论,发展党内民主。从中共六大开始,党中央开始重视严格党的民主生活。1942年的延安整风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民主生活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和“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确立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坚持用整风方法解决党内问题。延安整风使得党内高度团结统一,大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民主生活会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检验。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能不能从思想上重视是民主生活会质量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民主生活会可以检查和衡量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中的实践。因此,民主生活会也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态度、政治素质、政治意识的具体体现。党的民主生活也是一个锤炼党性的平台,党员干部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不仅是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又是在党内生活中接受组织、同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的过程。党员干部要时刻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找差距,求帮助,真改进,时刻进行触及思想灵魂的政治洗礼,始终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仅‘班长要这样做,委员也要这样做。不要在背后议论,有问题而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3]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必须从会议的议题选择和会议开展上去思考和把握。
(一)中心议题是保证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前提。能不能通过民主生活会解决领导班子、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衡量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标志。突出问题就要抓住中心议题,中心议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紧扣党的中心工作,着重把解决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民主集中制、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入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领导成员之间会前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也就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互通情报”[3],以找准问题所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好形式,中心议题更加明确。从延安整风、土改整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党整风运动,到20世纪末的“三讲教育”再到2005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十七大后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十八大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功,都与中心议题的正确性有关。
(二)民主生活会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议题,避免偏离主题。民主生活会上始终围绕中心议题,不偏主题是提高民主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把握发展方向,注意及时引导是民主生活会保持中心议题的好方法。开展民主生活会要选好第一个发言人和第一个提批评意见的人,他们对民主生活会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很容易发生两种倾向:一种是沉默寡言,打不开情面,围绕细枝末节兜圈子;另一种是火药味太浓,出现人身攻击、无限上纲上线的势头,民主生活会陷入僵局。对前者,党委(党组)书记应引导大家抓住问题,开展批评,添油烧火;对后者要及时降温,扭转方向,肯定受批评同志的优点,强调批评是对同志负责,是为了达到新的团结。
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否真正开展起来,这是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能否开出高质量的决定性环节,也是衡量民主生活会是否取得实效、走没走过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传统、好做法有:一是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团结—批评—团结,最后达到团结同志一道前进的目的”。二是批评必须本着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批评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于思想问题,无论如何不能用压服的办法”。[4]三是以自我批评引路,批评要因人而异,讲究方式方法,坚持“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好办法,开展正确的互相批评。四是严于自我批评、自我剖析,是确保民主生活会高质量高标准的决定性环节。其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键。五是注意开展批评的严肃性、科学性、纪律性。批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民主生活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党员干部对于民主生活会的成功召开起着重要作用。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必须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导,主要领导能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在一份材料上批示强调,“一把手是关键。一把手以身作则并有力推动班子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很重要”。[5]会前,“一把手”要带头谈,主动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耐心帮助存在缺点错误的班子成员,做到坦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围绕单位中心工作,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会议主题。会上,“一把手”要带头讲,对自身的错误,要勇于自我批评,诚恳接受他人批评。同时,要负责集中议题,把握方向,对于偏离主题的发言,要及时纠正。会后,“一把手”要带头改,既抓好自身整改,又要抓好班子整改,明确责任,保证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发挥好了,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其他同志,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才会有可靠保证。
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程序和内容的监督,将民主生活会有效置于人民群众的活动和监督之下,这既是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具体举措和内在要求,又是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使党内民主得到充分发挥。
(一)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对民主生活会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会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工作,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一是要提升对会前广泛征求意见的认识。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应委托纪委(纪检组)、组织部或机关党组织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了防止意见收集之后束之高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正确对待意见和建议。二是征求意见必须注重方式和方法。合理、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是党内外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能够及时反映上来的关键。常见的方法有座谈会、个别谈话、发放意见表、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各种方法经常是综合利用,以确保达到广泛、有效、深入征求意见的效果。
(二)加强党内外群众对民主生活会的会后监督。人民群众对民主生活会的效果有着最深刻的体验,建立党内外群众监督的渠道,拓宽表达机制是实现群众对民主生活会有效监督的关键。如有的地方党组织建立了由党员群众进行监督的民主生活会的“五项制度”:会前意见公示制、会议内容旁听制、会议效果评议制、整改措施通报制、整改效果考核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整改意见能否落到实处是党内外群众监督效果的体现。民主生活会整改过程要将群众的监督进行到底,要坚持开门整改,整改问题要向群众征求,整改方案要与群众见面,整改目标要对群众承诺,整改过程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效果要由群众评价。
建党以来,我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建章立制予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党非常重视把民主生活寓于制度建设之中,使民主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党于1980年颁布《关于党内民主生活的若干准则》,促进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规范化。1988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各级党的组织中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评议把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为一体。1990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民主生活会的时间、范围、内容、意义、目标等制度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从此,民主生活会开始真正走向制度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新通过的党章中首次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民主生活会。1997年1月和2000年4月,中纪委、中组部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对民主生活会的要求、基本内容、程序等做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强化了民主生活的范围、内容、程序、意义、目标,明确了责任与权力,使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民主生活的质量。
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决定着民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为了更好地开展民主生活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多年来党的民主生活会在内容、形式、方法上不断与时俱进,确保了民主生活会的实效性。
(一)在创新民主生活会的内容上花心思。民主生活会质量高不高,内容是重点。新民主革命时期,民主生活会围绕革命任务,开展整党活动,创造整风形式的好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党解放思想、探索党内民主生活的新内容,创造了自上而下的“三讲教育”等专题民主生活会形式。红色革命教育也是一些地方党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常选内容,如参观古田会议旧址,重温古田会议内容,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启发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的团结、领导力问题。这些新举措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民主生活会的内容,也提高了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在创新民主生活会的形式上动脑筋。创新是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任何工作都会停滞不前,民主生活会也一样。在形式上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改变传统的民主生活会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开会地点由会议室走向实践教育基地或者在会议主题具有针对性的地点召开,进行民主生活会的拓展活动,让党员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采用更加灵活和更加人性化的民主生活会方式,营造更有利于开展思想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比如谈心方式,做到“真诚、虚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能更会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的空间障碍。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参加的小型民主生活会可以采用QQ、微信等通讯工具,更多人参加的民主生活会可以使用专业的视频或者电话会议系统,实现身处不同地方的党员就地参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一把手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3-07-30.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