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2015-12-16张丽刘涛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基本经验理论创新

张丽++++++刘涛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时代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坚定理论信仰与破除迷信相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认真反思并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牢牢把握理论创新的历史意识;立足中国现实且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牢固树立理论创新的国情意识;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不断夯实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契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理论创新的鲜明民族特色;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培育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6-0011-05

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动力,是永葆中国共产党的生机和活力的诉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党的主要领导人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具体实践者,他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鲜明的实事求是态度、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充满睿智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光辉篇章,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宝库,推进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厚重地积累了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发展、认识真理、理论创新,三者是永无止境的。在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特别是“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对于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精彩篇章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坚定理论信仰与破除迷信相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

理论问题蕴含着一个复杂的知行系统,涉及理论建构、理论认知、理论应用、理论验证、理论发展与创新等基本问题,理论问题反映在基于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领域就是思想问题。众所周知,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党人航行于本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灯塔,也是各国共产党人构建本国社会主义大厦的地基。在中国共产党用于指导行动的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把握着方向性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唯物辩证的观点、具体分析的方法,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理论自信问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自信,既来源于理论的真理性品格,也来自于理论指导实践的有效性特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信仰的坚定性,同时也是检验是否真正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更是在实践中应用、检验、发展与完善理论的首要思想前提。

必须看到,党的主要领导人历来强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信仰,是建立在对理论的理性认识之上的,这种信仰是建立在正确认知基础上的理性、自觉的科学信仰,不是“文盲式”主观主义的盲目崇拜,也不是“学院派”引经据典的教条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世界各国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实际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早已证明,党科学而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精神动力还在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在理论认知过程中“神化”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主义”,不是真正的理论信仰,而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亵渎。

从党的主要领导人认识轨迹演进来看,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在思想路线方面“创造新局面”具有极端重要性;[1]邓小平也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从时代出发阐发“新的思想、观点”;[2]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视野,反复论述了“与时俱进”的关键地位,阐明了“前人”与“后人”之间不断“突破”的代际传承关系;[3]胡锦涛则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时代命题,也就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社会主义事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4] “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4](23)这些论断,充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在坚持中发展的“进行时”,坚定理论信仰与破除迷信相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思想前提。

二、认真反思并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牢牢把握理论创新的历史意识

在理论自信、破除迷信的前提下进行理论创新,其基本要求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坚持认真反思并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为开辟正确的道路形成新的思想认识以及思路方法,所以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态度。正如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5]历史经验是实践活动的“过去时”在现实中的反映,是对智慧结晶和失误教训的主观反思,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和警示现实价值,对于揭示历史活动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方向具有指向未来的镜鉴作用。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新在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剖析党内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批评“左”倾和右倾等错误倾向,突破既有“城市中心论”的单一革命思维模式,从总结党的历史的高度敏锐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以新民主主义的新思想揭示了革命发展的历史走向。

历史意识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辟,得益于邓小平高度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觉精神。具体来讲,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大历史意识:一是深刻总结中国近代“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史和抗争史,彰显了历史使命感;二是理性反思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凸显了历史责任感;三是放眼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得失,体现了历史方向感。此后,江泽民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性的三大要求,涉及对生产力、文化以及人民利益各个方面。胡锦涛是在反思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得失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突出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发展战略,以新的排列组合思维方式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理论内涵,深刻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强烈历史意识。

三、立足中国现实且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牢固树立理论创新的国情意识

理论的生命力根源于现实的实践,现实的实践是历史的实践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当下中国的现实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包含自然条件、发展水平、政治属性、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性概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就是历史主体立足现实条件认知世界和变革世界以实现自身生存与价值的实践活动,历史活动说到底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方式。在现实社会中,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实现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历史目的,是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历史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较早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态度。建党之初,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就阐发了把“主义”当作“工具”,[6]应用于实际,因时因事而变化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从本质上讲,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现实且深刻把握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的逻辑必然。当然,牢固树立理论创新的国情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是由于国情本身处在变动之中,从某一时期来看国情具有相对稳定性,从相当长一个时期来看国情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把握变化了的国情,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更需要深入实际、付出艰辛的劳动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另一方面,是由于了解国情、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主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过程,这种主客观的一致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而是要在实践中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善于调查研究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正视现实发展的客观基础,对于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能够给予客观性的评价,对于存在的发展问题能够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可行性措施“对症下药”,不以主观臆想的理想化图景取代现实客观存在的真实现状。因此,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了解现实真实情况的过程,就是直面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把握基本国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理论才能在实践沃土中破土而出。由此,完全可以说,把握国情的过程就是产生理论、指导实践、验证理论、完善理论、变革现实的过程,牢固树立国情意识,是关乎理论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基础环节。

四、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不断夯实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看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创造历史图景真正的英雄。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不仅关注自身的切身物质利益,而且关注国家的发展形势和前途命运。所以,代表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诉求、引领人的发展沿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前进,是共产党人走向历史舞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代言”的理论学说,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实上,维护谁的利益是验证社会实践价值和政党属性的基本点,中国共产党代表、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经地义。在现实生活中,人民利益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如何满足人民的利益愿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战略性课题,也是理论创新要着眼解决的核心价值问题。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视阈来看,其理论创新始终以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为起点和皈依。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利益始终处于与日俱增的增量扩展状态,从横向的数量上看,人民利益包含了经济利益、政治权利、文化权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多维度内容;从纵向的质量上看,人民利益遵循了生存利益、温饱利益、发展利益、享受利益的递增序列,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发展态势;从平行的关系上看,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一致,但由于行业利益、地域利益、信息利益等的不同,人民内部还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具体利益。在对待人民利益问题上,作为执政党及其领导人最为重要的是不以主观臆想的理想化愿望取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愿望,作为执政党的党员要处理好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关系。强调人民利益至上是党自始至终的理论要求和实践标准,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四个全面”,其理论要旨都强调代表人民的利益、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坚决反对党员干部可能存在的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大众化的语言风格提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集中体现了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五、契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理论创新的鲜明民族特色

文化是人的重要生存方式,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要件。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文化中的真、善、美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但是文化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国家的,也就是说,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理论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内容上揭示的是带有人类普遍价值共识的科学知识体系,但在理论形式上是较为典型的欧洲语言和表达风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色。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积极寻求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语言的独特表达风格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民族特色。

第一,在理论使命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价值追求,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大同”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以及“和而不同”等理念,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关系及其局面,从现实性上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价值是适用于中国的。比如,毛泽东提出的政治生活的“六又”局面,文化生活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邓小平论及的“小康社会”;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等等。

第二,在实现力量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行有常”、“天行健”的知行精神。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中国古代先哲提出了“天行有常”的命题,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客观性,运用这一思想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极其有意义的。同时,人在自然界面前应该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论断是一致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号召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关于与时俱进的论述,胡锦涛指出的求真务实,习近平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思想,可谓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弥足珍贵。

第三,在道德人格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观点,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达己达人”的“君子” 人格修养的思想。人是世间最宝贵的,人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因素。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有着巨大的能动性作用 。因此,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的精神觉悟和道德意识,对于实现预期的社会实践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论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过人格修养实现“内圣外王”理性境界的思想得以落地生根,为中国共产党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孕育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六、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培育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

无论是实践还是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人都是其中具有主体性质的关键因素。中共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进程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为此,始终高度重视大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骨干群体,以便在理论研究、普及、运用层面发挥骨干群体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首先,必须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编辑研究工作,为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提供首要的文本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工作,建党之初较为薄弱,在延安时期才逐步步入正轨并驶入了快车道,建国后得以从大众化层面进入普及和提高的崭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从原著的完整性、科学性层面,修订、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进入新世纪,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编辑出版步入了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就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研究而言,应该从理论的整体性上“回到马克思”,从理论的创新性上“超越马克思”。

其次,必须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理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理论素养,既肩负着系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又肩负着从实际出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在党的理论建设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学术上关注的基本原则,不断造就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学术水平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

再次,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政治家,为理论创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提供核心主体保障。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立足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政治家,着眼于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这一重大战略性人事问题,这是落实“关键在人”和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告诫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2](380)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4](401)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清醒的基本条件,这是培养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理论条件,也是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

[5]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N].人民日报,2013-07-14.

[6]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1.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基本经验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