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1-11-30许宁心吴元圆

艺术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优化策略

许宁心 吴元圆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共享单车停放点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共享单车停放点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的优化策略,旨在改善南京市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共享单车;停放设施;公共环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7-00-04

随着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我国开始注重生态环境效益改革,并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在面对城市人口剧增导致的交通拥堵时,发展公共城市交通被认为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1]。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随取随用的共享单车以便捷优势迅速充斥我们的生活。然而仅仅几年时间,这个应时代而生的产物就被人诟病,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序停放[2]。

1 共享单车停放现状

1.1 国外现状——以日本为例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较早,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了日本当头一棒。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使日本很早就开始提倡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日本的共享单车也在此时孕育而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共享单车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有序。

深入探究日本的共享单车管理体系,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都市型,另一种是游乐型。都市型共享单车主要服务于城市中的上班族、学生等中青年用户群体,而游乐型共享单车主要被投放于景区等地,供游客往返景点时使用[3]。

日本作为一个格外注重城市环境的国家,对共享单车的规范相当严格,本土的共享单车停放用地划分明确,企业责任感强,如NTT DOCOMO公司在运营时要求用户必须将共享单车停放在自己公司的车桩内,并通过车桩内配备的传感器确保自行车的租借返还,加之有政府介入管理,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限制,不易出现道路因共享单车而产生拥堵的现象[4]。但凡事都有双面性,严格的管控同样会带来与之相对的问题,如停放点设置距离较远,配置不够人性化,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便捷出行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停放位置的严格规定常常使得两个专用停放点的距离超过一公里,且没有放置在人们出行的常用道路上,用户使用不便;二是日本的共享单车投放量较少,停车点的车辆放置也比较少,会出现停放点无车或停放点满车导致租借不便的现象。

总体而言,虽然日本的共享单车使用不够便捷,但其政府对租借共享单车强有力的管理、企业对停放点设备的资金投入和维修保养,使共享单车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2 国内现状

我国共享单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自2015年共享单车概念兴起到现在,共享单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不同城市政府管理下的有桩单车,二是由企业承包的有桩单车,三是由企业主导的无桩互联网单车[5]。其中,最普及、使用率最高,当下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主打投放的便是企业主导下的无桩互联网单车,依靠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快速支付的发展、GPS的精准定位以及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改善,脱离传统公共自行车停车桩的制约,自由度与快捷度都远超从前,所以很受市民青睐,此类共享单车一经投放,便很快蔓延至上百个城市。

共享单车具有便捷、节约、健康、环保等诸多优良品性,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还间接促进了我国绿色环保目标的实现,因而享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6]。不能逃避的是,共享单车计划的实施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从诞生之初就一直面临着无序停放这一重大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走访调研,大致可以将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归结为三点。

1.2.1 企业竞争导致的无序停放

在资本的推动下,近几年共享单车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蓬勃发展,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新企业。与此同时,我国共享单车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市面上投放的共享单车数目早已超过市民日常出行的使用量,大量的共享单车囤积,停放点无法满足全部的共享单车停放需求,剩余的共享单车只能被停放在路边或人行道上,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加剧了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问题[7]。

1.2.2 用户心理导致的无序停放

由于当前我国共享单车主打无桩互联网单车,用户停放单车时主要依据手机APP划分停放点停车,但规定的停放点范围较为模糊,有时甚至会包括部分机动车道。大部分用户为了方便,不会思考单车停放是否合理,而是盲目地将共享单车硬塞进所谓的停放区域,更有用户因为从众心理作怪而扎堆放置单车,将共享单车进行叠放或堆放处理,这种现象常出现于地铁口、公交车站旁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不仅破坏了城市面貌,也阻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

1.2.3 廢旧共享单车处理不当导致的无序停放

共享单车进入市场后,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企业监管不力、人为破坏等产生了巨大的损耗。对于企业来说,维修、保养所有有故障的共享单车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起将资金投入旧的共享单车的维修中,企业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制造新的共享单车中。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可以维修的共享单车就被毫不留情地丢弃。并且为了节省经费,有故障的单车通常会被放置在停放点、路边或其他不适合停放的地方,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会被回收处理,这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大量的废旧单车也占据了城市空间。

2 共享单车停放问题思考

面对三大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民众以及停放配套设施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前辈研究经验以及线下实际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看法。

2.1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及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企业盲目扩展市场、过量投入共享单车、部分人恶意损坏共享单车等诸多不良现象发生。针对这些问题,缺乏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条例,政府无法规范企业投入共享单车的数量、位置以及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后的维修处理[8]。

2.2 企业责任意识缺失,共享单车常规使用难以保障

共享单车的诞生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倡绿色出行,具有强烈的环保主义精神,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忘记初心,只注重共享单车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共享单车企业,因为经费问题而忽视有故障单车的回收维修,没有担负起应有的主体责任,不能很好地解决共享单车的常规使用问题[9]。面对市面上到处停放的共享单车,企业应加派人手进行督管,精确划分停车区域,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引导与约束用户的停放行为,进一步完善单车使用规范,这样才能实现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民众道德素质不高,不良停放行为普遍

民众作为共享单车的主要使用者,也是推动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民众必须增强自身道德意识,不做旁观者,从自身做起,正确使用共享单车,遵守停放法则,不恶意破坏、不私自占有单车,在面对周围人的不文明使用行为时,更要勇于检举、积极揭发。目前,共享单车用户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升,不良停放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仍比较普遍。

2.4 停放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共享单车停放设施建设问题,项目小组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本次问卷的对象集中在18~30岁以及4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大部分人在近距离出行时偏爱选用共享单车、地铁、步行、电动车、公交车等交通方式,其中共享单车被更多人青睐。调查显示,停车点分布的不合理导致群众体验两极分化。

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多项选择结果显示,在单车停放问题中,骑车人不爱惜单车以62.16%的认同率高居榜首,第二、第三分别为51.35%认同率的乱停乱放和29.73%认同率的规定范围内还不上车。43.24%的人认为共享单车提供的同步地图准确,而54.05%的人在使用单车时出现地图不准确的情况,所以同步地图协助共享单车停放的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强,否则会给使用者带来较差的使用感。根据统计数据排名,人们普遍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原因前三是赶时间、附近没有合适的停放点、素质低。

64.86%的人认为有必要将共享单车单独划分区域并设置标志牌,规划出固定的停放点。由此可知,大部分人认为应该设计专门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人们的停车点设置意愿排序由高到低是公交车或地铁口附近、学校或公司企业附近、商场附近、居民区内。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停放过于杂乱、停放点不够美观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市容市貌。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给出了以下建议(排序由高到低):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增加停放点、设立相关法规、设立奖惩制度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环境,更好地维护市容市貌,共享单车的停放点应当重新进行规划设计,以便更好地整理共享单车,使其停放整齐有序且美观。同时,共享单车是否干净卫生、是否受损也是影响居民使用意愿的一个要素,因此共享单车停放点还应当能够帮助单车抵挡天气带来的损伤。

3 共享单车停放设施优化策略

3.1 增加实体停放点,完善停放区域规划

共享单车从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到现在,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短短几年就有数十家共享单车企业涌入市场。据统计,2018年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投放量已超2000万辆,截至目前,共享单车的数量依旧远超停放区域可容纳的数量。并且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受访对象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企业提供的共享单车地图不准确,将近一半的人在寻找停放区域时遇到了困难。因此,企业应该增设停放点,完善停放区域规划。

停放区域范围划分较为随意、不符合现实容易造成用户胡乱停放单车,企业必须对自家停放区域的设置进行优化。可參考2020年在深圳正式启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高精度定点停放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在共享单车中搭载北斗高精准定位系统,并运用5G网络,将共享单车的关锁还车定位限制在了亚米级,使后台运营维护人员可以远距离实时监控,加强了共享单车停放管理。这一项目在深圳发展较为优异,不仅有效地改善了车辆胡乱停放堆积、私自占有单车、恶意破坏单车等现象,而且对规范用户不文明行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3.2 打造高功能立体停放设施

现阶段,大多数共享单车都是户外露天停放,没有相应的停放设施,仅依靠地面上画的白色范围框。这样的停放点设计容易使共享单车被恶劣环境影响,一旦刮风下雨,共享单车就会被淋湿,继而生锈;若是周围树木众多,鸟类活动旺盛,那么鸟粪的侵袭便不可避免。加上共享单车基数过大而管理人员稀缺,共享单车易毁率居高不下,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市容。对于企业来说,短时间的大量报废也会严重公司的盈利,阻碍共享单车企业健康发展。因此,不管是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来看,企业都应该大力完善共享单车停放点设施建设,增强停放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保证共享单车的停放安全。

停放点改建可以参照一些优秀的国外案例,比如日本新型停车场——由Giken设计的ECO地下自行车停车塔。这个车库在地面上露出的部分仅为一个小亭子,而深埋于地下的空间则可容纳204辆自行车[10]。其运作管理相当便捷,通过读卡处理,13秒内便可以轻松取到车。因为是封闭式的地下停车场,无须担心车辆被损毁、被盗窃、占用路面空间等问题,是解决停放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捷克也存在类似的自行车停车场,进口商Velo在赫拉德茨-克拉洛韦的一个地铁站附近建造了一座全自动自行车停车塔,存取共享单车仅需一台售票机就可完成。不同于日本的地下停车塔,捷克的停车塔裸露于地表,在设计上主要采用玻璃墙结构,共有7层,可存放117辆自行车。

我国共享单车停放点设计也应与土地使用相协调,提高共享单车停放空间利用率,借鉴国外优秀停放设施设计案例,采用新兴技术,打造高功能立体停放设施[11]。

3.3 结合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打造独特靓丽的停放风景线

公共设施是影响城市美观的重要因素,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情况,更直接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共享单车停放设施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共精神及对公共利益的维护[12]。我们应探索共享单车停放设施与城市文化融合的边界,做到将停放设施设备与城市周边文化环境有机结合,以达到展现独特城市风貌的效果。

具体措施有两点:一是联动周边建筑、景观、小品,在政府主管规划下,由企业投资打造设计,力争塑造出一个与城市结构一体化,与周边环境和谐交融的城市公共交互景观空间;二是将地域性设计理念作为主要设计理念之一,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点地域人文气质改造,力求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发展沿革、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历史。

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普及,其停放点的设施不能千篇一律。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就如同现在的地铁站设计传达城市人文理念一样,共享单车停放点设计也要彰显出每座城市的形象魅力,结合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打造独特靓丽的停放风景线已成为时代趋势。

4 结语

共享单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现阶段如何合理停放是共享单车发展的问题。我们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正视日益严重的城市空间资源浪费现象,从政府、企业、用户、停放设施设备等多方面深入探究处理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从共享单车停放设施设计的细节出发,打造多元化高功能的立体停放空间,结合城市环境、人文特征彰显现代文化气息更是推进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张子轩,吴蔚.共享单车的现状、问题以及其发展对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7(15):162-163.

[2] 徐盈婷.我国城市共享单车的停放设施布局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9):118-119.

[3] 丁诺舟.日本共享单车的历史、现状与启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36-43.

[4] 陈言.东京共享单车为何不火[J].特别健康,2017(8):57.

[5] 汪莹.基于共享经济的共享单车发展问题及策略分析[J].商情,2017(20):86.

[6] 吕星月.城市共享单车现状及思考[J].文学教育,2020(4):132-135.

[7] 王光榮.共享单车发展的多重困境与治理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54-64.

[8] 李琨浩.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2017(3):66-69.

[9] 金梦婷,张文昊,李路曼,等.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4):64-65.

[10] 李书博,隋晓莹. ofo小黄车共享交通工具停放空间的创意设计——多功能公共交通设施研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49-50.

[11] 徐盈婷.城市共享单车立体停放空间布局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3):44,46.

[12] 叶武.现代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2.

作者简介:许宁心(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吴元圆(200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叶洁楠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优化策略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