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探析
2021-11-30曹丽
曹丽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时,常常会因为自我保护观念不强,导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为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工作,还应该提高毕业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分析现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权益侵害的主要形式以及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 D9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230-02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也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当前的高校教育往往忽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就业岗位没有这么大的接纳量,造成一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就业,一就业就失业。有些企业甚至歧视大学生,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无法正常享有。目前我国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加强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形式
(一)社会上出现严重的就业歧视
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有一些大学生受到了歧视,主要是受到大学生的就业性别、身体、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1.性别歧视
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会受到一些歧视和压力,比如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性别因素,遭受到不公平的就业压力。并且由于女性的生理、生育问题,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角色和男性有所区别,认为女性的用工成本会比男性高。因此,一些岗位的招聘就明确要求男性,并且可能会采用十分隐秘的方式只选择招聘男性就业者,对于男性和女性就业者来说,企业更愿意降低女大学生就业的福利待遇。
2.身体歧视
有些大学生就业时,经常会因为身高和健康状况被用人单位歧视,虽然国家尽最大努力在减少身高的歧视,但是就业市场中仍然有一些企业在招考要求上限制或要求竞聘者的身高。这对一些身体有缺陷或者对自己身材相貌不自信的競聘者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3.地域歧视
有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常常会受到自身生源地的影响,在就业的时候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从目前的就业行情来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岗位不足的问题,北上广等城市都会对学生的生源地、户口等指标进行限制,这使一些人被挡在门槛之外。地域歧视会使人才招聘会上无法对市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这也使社会的就业压力无法得到解决[1]。
(二)企业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
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就业,但是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严重的供需不足使用人单位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挑选更加优秀的人才,但是仍然有些用人单位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1.无故被企业辞退
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常常会以实习的理由,让毕业生先工作再签订就业合同,这对竞聘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可能会在实习生的实习期进行操作,比如在应聘后,只是被企业当作免费或者廉价实习生使用,最终却不给他们转正的机会。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
2.内定人员
一些用人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往往会内定一些人员,让职工的子女或有关系的毕业生在竞争市场很小或者没有竞争力的时候被企业聘用;也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会过于夸大企业的规模、待遇,一味地宣传自己,却不制订出合理的招聘计划,而是让内部员工的亲属直接聘用成功,这会严重浪费毕业生的精力。
3.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机制得不到保障
一些企业会经常加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却不支付相应的加班费,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处于被迫工作的状态,而且付出和薪资所得不成正比。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强行收取不合理的招聘费用,这都会严重损害应聘者的利益。
(三)毕业生权益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保护毕业生权益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在:
1.毕业生的权利维护功能不够完善
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般毕业生的经济来源就是用工企业,所以毕业生在许多方面会对企业言听计从,甚至包括企业的许多不合理要求。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目前还不够完善,因此难以为毕业生当好“保护伞”。
2.我国缺少合理的立法和执法
近年我国出台的许多有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其实在律法和执法方面还有缺陷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十分常见的地域歧视、户籍歧视等情况还没有明确地在法律上体现出来。在毕业生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毕业生企图通过法律的手段寻求帮助,却难以突破繁杂的程序,最后只能放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毕业生的权益是否能够合理地得到保护,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之后,才能够得出结论。
3.劳动仲裁制度对毕业生是不利的
目前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在解决仲裁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面临时间长、花费大的问题,这对于劳动争议的高效解决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我国的劳动行政部门常常会受到企业的干扰,这样会使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以免他们在就业的时候,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首先,大学生应该了解目前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毕业生来说,国家应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了解到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就业者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保护其法律权益。其次,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培养。大学生应该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法律权益,并且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勇敢地寻求法律的帮助,获得合理的法律保护。
(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1.打造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可以招聘一些关于心理学、法学等具有专业知识的队伍,为毕业生开展教育培训,使得大学生毕业之后减少盲目就业的风险。通过就业指导帮大学生分析相关案例,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让他们提前规避各种风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成立大学生就业保护权益维护组织
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就业保护权益维权组织,使大学生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寻求帮助,保护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在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及时地得到解决,同时还应该通过合理的途径,例如举报电话和网络,为大学生开设大学生维权在线等,保护毕业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保护意识
从大学生刚踏进校园开始,应该加大对其就业方向的法律意识教育,让法律知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鼓励大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让大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争取学生在毕业之前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国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工作
国家要解除市场的壁垒,构建一个有序、开放的招聘市场,就要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整顿,完善整个就业体系,为毕业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2]。
1.加强国家的维权功能
国家可以有序地调整争议,当有劳动争议发生的时候,通过自身的优势解决问题。因此,国家应该提升维权的功能,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使企业更加民主,合理地保护毕业生的权益。
2.加强劳动监管的力度
劳动法规定,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监管,为我国的劳动法律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但是,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市场中,企业处于优势地位,使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相关的规章制度,严重地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应該加强对劳动者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庇护。
三、结语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只有保障了大学生的就业权,才能让他们没有顾虑,安心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国权.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4(10):15-17.
[2]钟申娟.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19):280-281.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