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1-30梁艳祝家美王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1期
关键词:护理学思政育人

梁艳 祝家美 王晶

[摘           要]  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阐述,以“穿脱隔离衣”为例,把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运用BOPPPS教学模式,找准结合点,抓住切入点,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发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基础护理学;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18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十分重要,要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核心课程,对护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为护生养成职业素养、专业价值观奠定基础。当前,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护理职业素养不足,职业认同感偏低,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将课程与思政育人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才能培养更多德才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面以“穿脱隔离衣”教学设计为例,在专业知识讲授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体会护理的核心本质,为将来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护士奠定基础。

一、基本信息

(一)授课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一年级;教学章节:第四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四节隔离技术;使用教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课时:2学时。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程授课对象为一年级护理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学习动力不足,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学习方法欠佳,不善于自主学习。但他们思维较为活跃,模仿力及可塑性强,不喜欢“满堂灌”的呆板讲授方式,更倾向于护理实践操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穿脱隔离衣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穿脱隔离衣。

3.情感目标:具有隔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穿脱隔离衣步骤。难点:能正确分清隔离衣的清洁面和污染面,并在穿脱过程中不被污染。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确定思政育人目标

“穿脱隔离衣”是护理技能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传染病科室医护人员操作的基础,作为医护人员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必须掌握该项操作。因此,在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本次教学全过程,结合护理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要求,提炼出基础护理学课程德育元素,确立“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作为本次课的思政点,同时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政要点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注重学生的思想、体会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要求真、要力行”要求。

(二)BOPPPS模型与思政元素相结合

采用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模块分解,在模块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政元素渗透,既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能有效而无缝地将思政教育连接起来,确保既定的教学目标能圆满实现。课前,任课教师对护生进行学情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课上,有针对性地促使学生与教师进行合作提升及互动交流,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建立护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将课堂还给护生,突出护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将仪容仪表、课堂出勤、值日生任务等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借助职教云平台,在线上线下、做好课内外考核评价思政育人的效果;课下提供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三)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1.导入(Bridge):以“00后”医疗队队员刘家怡的例子作为导入,用她的故事以及她的那句“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来激励学生,用她作为榜样力量来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

2.目标(Objective):穿脱隔离衣是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项目之一,也是医护人员保护自我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学会穿脱隔离衣,充分认识到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并能切实做好自身及患者的防护工作,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3.前测(Pre-assessment):这个模块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通过创设情景案例,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是否具备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准确、有效切入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爱伤观念。

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环节紧凑,循序渐进。教师亲自示范标准的操作流程,并结合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真情流露让学生感悟什么是敬业、什么是无私奉献,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

5.后测(Post-assessment):通过测试方式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随堂抽查一个学习小组,派发岗位工作任务,其他小组进行评分及反馈,完成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同时连线医院专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专业点评,并给予职业素养的评定及提升指导。

6.小结(Summary):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利用口诀的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来巩固知识点。同时将思政元素渗透其中:“假如你是一名医疗队员,你该如何技能报国?”培养护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为人类健康的职业态度,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三、教学效果

(一)学生在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课程思政方面的典型资料作为基础护理学的思政育人素材,给予学生养成护理职业素养的正能量,增强职业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护理情感体验与培养得到了升华,有正确的职业观。

(二)教学过程中注意思政渗透,及时反馈、点评学生的典型作业、学习心得、感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热爱护理工作岗位的情感,乐于为患者服务。

(三)通过问卷星调查发现学生教学目标达成度98.5%,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穿脫隔离衣的方法,获得了一定的职业认同感,通过作业分析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达标率为94.76%以上,课堂质量及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

(一)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单一的知识、技能变得丰富多彩、有血有肉,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思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但课堂育人的意识仍需提高,挖掘更有意义的思政元素,设计更有效的途径,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最佳效果。

(二)采用BOPPPS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该教学模式模块太多,设计复杂,并且该模块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预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参与式学习,而少部分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这样会导致上课中要再预习一遍。

(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环节较多,而大多数学生长期接受被动式教学,对参与式课堂的适应性较差。如何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也是BOPPPS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四)在教学改革中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思政环节的评价仍需完善。应注重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借助职教云平台将学生参与的课堂讨论、发言、体会、感受等纳入课堂成绩中。

五、结语

实践证明,BOPPPS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较传统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更高。将思政德育元素有机融入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每一个模块中,充分调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单一的护理专业知识及传统的护理技能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纯洁的护风、高尚的护德,进而全面提高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龙娟.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解析[J].青年与社会,2020(10).

[3]石小盼,张文静,朱华云,等.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护理学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